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特别关注
 
英国飞行员在杭州的一段佳话
来源:《余杭抗战纪实》  作者:康烈华  日期:2021-07-13


1990年秋季的10月22日,家住英国伦敦洛茨路切尔西港的英国作家古恩·霍克斯莱,在英国驻华大使朱莉娅·怀尔克茵斯小姐和中国文化部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了浙江余杭的安溪镇,找到了镇政府,查访一位名叫祝育元的老人。

 

这位老人是抗日时期安溪乡乡长,又是游击队队长。他虽然是安溪人,但早在抗战胜利时,他就迁居杭州。时间过去近半个世纪,在安溪已没有亲人,而且在安溪期间他使用的是奶名小毛,故安溪知道祝育元这个书名的人并不多。乡政府工作人员当然也不知道,故安溪乡是“查无此人”。

 

“查无此人”的回答使得霍克斯莱十分纳闷。于是他拿出了从英国带来的一张照片,这照片却是清清楚楚的,背后写着摄于“大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六月八日于浙江杭县安溪”,并有祝育元的签名。照片上的祝育元当时还是个青年,他抱着他儿子坐在正中,两旁边坐着两位外国朋友,后面又站着三位外国朋友,站在左边的那一位就是古恩·霍克斯莱的父亲托马斯·霍克斯莱。照片的反面是祝育元当年用中文写的一行毛笔小楷字:

 

大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六月八日于浙江杭县安溪

祝育元 立人

这五个外国人除托马斯·霍克斯莱外,一个叫迈尔莱凯特,一个叫李维,另外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名叫由莱克,一个已叫不出名字了。由莱克会说华语,通过他的翻译,当时才知道他们都是英国人,是从上海龙华的日军集中营里逃出来的。而祝育元是他们逃出日军集中营后救助他们的其中一个留有地址和姓名的中国人。

 

托马斯·霍克斯莱是抗战时期的盟国飞行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幸为日寇所俘虏,被日军关进了上海集中营里。在日军的集中营里,还有一些英国人,他们吃够了日军的苦头。终于等到一个机会,托马斯·霍克斯莱与另外四位英国人逃出了集中营。他们知道日军沦陷区里到处都有游击队,只要逃出集中营,总能找到游击队寻求帮助,最终就不难找到一条返回祖国的通道。

 

果然,他们一逃出上海来到郊区后,找到了游击队,受到了我方军民的热情接待,并一站一站地护送他们到大后方去。由于他们黄发碧眼的面相特征,目标很大,不能走被日军控制的城镇,不能乘火车与汽车,只能在乡村里迁回曲折地抄小路走,或者隐蔽在船舱里从水路走。有时步行、有时乘船,所走过的村镇都叫不出地名,也不知道属于哪一县。就这样,那天,他们途经嘉兴,从德清方向来到了杭县安溪乡。安溪乡乡长祝育元也是游击队的队长,知道了这件事后,很周到的接待了他们。

 

安溪在抗战的头一年就成了沦陷区,离鬼子的据点瓶窑和良渚都很近,平日里鬼子说到就到,所以游击队不住在镇上,只能住在较为偏远的村子里。那时,祝育元就住在安溪镇南两里路外的小村子—彭家桥,一个名叫叶梓堂的人家家里。

微信图片_20210713093701.png

日本山炮队在双溪一带“扫荡”



祝育元将盟国朋友接到住地,在招待他们时也着实费了一番心思。他们一到,就烧饭给他们吃,菜肴很丰盛,有肉有鱼有蛋。但看到他们用筷子不方便,只用一只筷子插蛋吃,就派人到安溪镇上买来馒头,这才适应了他们的习惯。他们一下子就把一蒸笼馒头狼吞虎咽地吃了个精光。与此同时,他还派出了好几道便衣步哨侦察鬼子的动静,又派人备船安排好退路,作了种种应变的措施。

 

其时,安溪镇上有家照相店,祝育元为了与盟国朋友合影留念,就去叫来拍了一张合影,并在照片背后写了合影时间地点和自己的名字。当时完全是习惯性地随意而写的,兵荒马乱的年代,根本没有考虑日后能起到什么作用。照片洗出后祝育元自己留了一张,每个盟国朋友各存一张。


微信图片_20210713093704.jpg

祝育元与盟国朋友合影


当天时间已晚,祝育元留盟国朋友在住地宿了一夜,第二天一早,祝育元派人护送盟国朋友们坐小船通过京杭国道(104线)线上的长命桥。接着转小路顺利到达安全区临安的横畈,一到横畈,盟国朋友就平安无事了。鬼子的嗅觉也十分灵敏,第二天他们就到安溪来扫荡,只不过盟国朋友已走,他们扑了个空,什么也没有得到。

 

就是临时拍的一张照片,却留下了后话。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仍然动乱不已,托马斯·霍克斯莱在英国的家里时常看那张照片,睹物思人,感慨丛生。他真想到中国来看一看,可是形势不允许他来,就是信也不好通。这样一直拖到了改革开放,他终于可以来中国了,也准备来了,可是却生了病。于是他先差遣儿子古恩·霍克斯莱到中国来找旧地故人拍录像,一是为了代他父亲向中国老朋友表示感谢,二是遵父命要把那一段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帮助美国人脱离险境的真情实况用电视录像追记下来,留作永久纪念。

 

古恩·霍克斯莱在安溪乡政府吃了闭门羹后并不灰心,他想政府不知道,难道民间也不知道吗?于是他就在安溪镇上及周边向老人们打听祝育元这个人的下落。被问者一听是姓祝的人,就指示他去问安溪徒门头祝家里的人,一定会有收获。果不其然,一问姓祝的人,问题立刻就解决了。祝姓人告诉他祝育元解放后一直居住在杭州,并更名为骆德祥。经过找杭州公安部门的帮助,一星期后,古恩·霍克斯莱在杭州城站的一条小巷中找到了祝育元。这对祝育元来说,真是做梦都想不到五十多年前偶然的一件事,还有人记得如此真切与认真。

 

古恩·霍克斯莱告诉祝育元说,照片上的五个人已有三个逝世,他父亲也垂老多病,常年在瑞士疗养。他虽然非常想到中国来,但恐怕不可能了。而祝育元也因患中风,已四肢瘫痪,依靠老伴的照料对付日常的生活。在录像工作完成后,双方互赠礼物,依依惜别,并约定今后互通音讯。

 

又过了两年以后的1994年11月,托马斯·霍克斯莱的身体好转了,他终于自己亲自来了。他先到上海,想去龙华看看关他的集中营,但上海飞速发展,集中营早就变成高楼大厦了。他来到杭州祝育元家,与老友相见之下,想起当年的救助之恩,急于要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却一时无法表达清楚。后来他一边狼吞虎咽地吃起馒头来,这倒使人看懂了当年祝育元买来馒头来给英国朋友饱餐一顿,在集中营里饿够了的他们当时就是这样一副吃相。


微信图片_20210713093707.jpg

50年后重逢



两人谈到分别以后的经过和各自的家庭情况,祝育元因已丧失说话功能,他那九死一生的遭遇只能由他老伴作简略的介绍,霍克斯莱难于评知。至于他自己的经过,他借着手势和地图,用半生不熟的华语说,离开安溪到横畈后,先到天目山,想能到取道温州回国,但走到台州就知此路不通,只好回转另觅通道。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重庆,再从重庆出发,五个人分乘两辆汽车开到云南再去缅甸。他与李维同一辆车,但中途车子抛错,只好改为步行。在缅甸找到英国部队后,又因为自己的证件都已丢失,被当成奸细而遭监禁,通过反复审查,终于搞清楚事实,才重返部队。抗战胜利后,被派往日本参加接收工作,他带的照片里有一张就是在日本天皇那辆小汽车旁边拍的。现在他儿子在瑞士搞国际贸易,英国家中有夫人和两个女儿。李维在加拿大经商,另外三位均已去世了。霍克斯莱为五十年后老友重逢而激动得泪流满面,一桩想了五十年的心事终于实现和完成。

 

可恶的战争制造了人们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也演绎了人间悲欢离合的不少故事。一次救助盟国飞行员的一帧照片及其曲折离奇的寻友故事,不但表达了国际主义精神的伟大与高尚,并且谱写了正义者历五十年艰难跨国寻友且重逢叙旧的一段世间佳话。







相关内容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喻守真事略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2024-12-18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2024-12-16
打造展示杭州历史文化的优质平台 2024-12-1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