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禹杭履迹
 
【杭城迹忆】话古迹 道往事:梁祝蝶飞书院情(一)
来源:杭州万松书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3-06-06

梁祝蝶飞书院情

(一)

夜归

唐·白居易

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镫辔珑璁。

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

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

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烛红。

640 (17).jpg

万松书院

    万松书院为浙江右参政周木在万松岭宋报恩寺遗址上改建,位于上城区凤凰山西麓万松岭,地处湖山之间,左衿钱塘,右带西湖,高明幽雅,风景优美,因取白居易《夜归》之“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句意而得名。

    清康熙十年(1671),巡抚范承谟重建,改称太和书院。五十五年(1716),康熙帝赐“浙水敷文”额,书院因此更名为敷文书院。

640 (18).jpg

 

万松书院历来被统治者重视,清康乾两帝屡次御驾亲临,政治地位颇高。雍正十一年(1733),被赐为省城书院。以后更以齐备的祭田祭祀、完备的学规章程、丰厚的藏书典籍而位居“杭城四大书院”之首,成为浙江省最高学府,学生遍及全省十一府,造就无数人才。

    清代后期,书院屡修屡圮,终因地处僻山而生源骤减。为此,光绪十八年(1892),浙江巡抚叶赫崧骏和布政使刘树堂筹款购屋,将书院迁至城东葵巷,更名为“敷文讲学之庐”。原院舍修缮后作为古迹加以保存,后也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光绪二十八年(1902),“敷文讲学之庐”改为安定中学堂。

640 (19).jpg

 2002年,杭州市人民政府按明式旧制在原址上重建,再现五百年前的“名校”风采。

    2000年7月9日,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0月,在遗址上复建成万松书院。

    在著名剧作家李渔创作于明末清初的《同窗记》中,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万松书院同窗读书的故事,之后,这个版本的“梁祝”也通过不同艺术形式的改编和宣传,逐渐声入人心。故而如今,在复建后的万松书院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与梁祝爱情故事有关的人文景观。

640 (20).jpg

毓秀阁

    毓秀阁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由御史潘景哲所建,当时是专门用来接待四方云游之士的。毓秀阁也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同窗三载刻苦攻读诗书的地方,也被称为梁祝书房。

640 (21).jpg

  厅堂正中摆放的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塑像,可以通过柳叶眉、发鬓、纤细的兰花指、耳洞这些特征来辨别哪一位是祝英台。关于耳洞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故事,大家都说梁山伯是一只呆头鹅,其实不然。相传有一天晚上,两人正在书房用功读书,这个时候梁山伯读书读累了,就开起了小差,开始注意起正在低头看书的祝英台,发现她耳朵上有个耳洞,于是他就问她了:“英台啊,你一个大男人家打什么耳洞啊?”祝英台见此,想了一想就回答道:“在我的家乡以前要举办庙会,相邻相亲们都见我长得眉清目秀的就让我扮观音,耳洞就是在那个时候留下的。”于是乎耳洞事件就这样被搪塞过去了。

640 (22).jpg

  厅堂四周是关于“梁祝传说”的史料汇编以及梁祝传说与万松书院的相关文献资料。一侧的幻影成像播放的就是用真人演员和实景的表演方式来演绎的梁祝化蝶经典桥段。

640 (8).png

“独立石”、“卓尔”摩崖

    院内的独立石、卓尔摩崖石刻为清代布经张文炳所题,同时也寓意着祝英台身为女子,女扮男装离开家乡到杭州来求学,在当时的社会中,祝英台是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有着与众不同的思想和个性。

640 (23).jpg

观音堂

    传说中梁山伯送与祝英台十八相送从书院出发,途经观音堂,祝英台请观音菩萨做媒,假借家有九妹欲许梁山伯为妻,然山伯并不知道这其实是英台的芳心暗许,依然懵懂。现多有善男信女前来观音堂求烟缘天成,或许是真的有灵验吧,经常可以看到有人给菩萨披衣送花的来还愿。

640 (24).jpg

双照井

    “梁祝”十八相送途中的场景。“梁祝”又经双照井,英台指着水中的倒影对山伯说:“你看,一男女笑盈盈。”山伯恼道:“你怎能将我比女人?”如今,来书院游玩的游人喜欢去双照井中照一照,想象故事中英台的慧黠、山伯的痴憨,总是忍俊不禁,发出会心的笑声。

640 (25).jpg

可汲亭

    据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载:书院有四个亭子,分别称振衣、见湖、可汲、依云。可汲、依云两亭皆为周木所建。由此可见,可汲亭是书院最早的建筑之一。今重建的可汲亭为木构建筑,攒尖圆顶,屋面覆草,俗称“草桥亭”,暗合“梁祝”草桥结拜的场景。

640 (7).png

独木桥

    “梁祝”十八相送途中的场景。祝英台因为家中有事,需要提前回家,梁山伯前去送行,两个沿着凤凰山走了十八个来回,依依不舍。走着走着,前面突然有一座独木桥,祝英台就想暗示梁山伯,说:“我心又慌胆子又小”,梁山伯就说:“愚兄扶你过桥去。”祝英台又说:“你与我好一比牛郎织女渡鹊桥!”梁山伯对于祝英台暗示自己是女生,却茫然不知,一点没有醒悟。

640 (26).jpg

浣云池

    浣云池是唐代报恩寺就有的景观。当年报恩寺是杭州非常有名的大寺院,文人幕客常往来其间,并且留下了大量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有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浣云池》及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万菊轩》。山体上的摩崖题刻记录的是光绪十八年(1892),万松书院由这里迁移至城中葵巷的一段历史。池中的大白鹅,暗指梁山伯。在十八相送的途中,祝英台借景喻情聪明机智,向梁山伯表达爱意,梁山伯却憨厚老实不解风情,笨得像呆头鹅。

摩崖题刻

    万松书院毗邻有小九华山石林。石林嶙峋剔透、姿态奇特,且留有历代名士的摩崖题刻二十余处。这些题刻书艺精湛,凿刻细腻,风格迥异,是书院又一道赏心悦目的人文景观。

    留月崖是万松书院石林中地理位置最高、也是环境最为清幽之处。留月崖旧有留月台、玉壶台,诗人们常在此"坐石弄花忘却归",留下了诸如"一亭梅影影还无,曲折春风绕玉壶"等众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名篇。

640 (27).jpg

“望湖石”摩崖

    进入留月崖区域,最先入眼帘的则是望湖石题刻。顾名思义,从题刻的角度再来审视和欣赏西湖的美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难怪康熙年间巡抚张鹏翮都惊叹于此处美景,题下了“山水多情似画图,瑞云深处见城隅”的诗句。

    留月崖原有清泉缓缓而下,泉水清冽,汩汩潺潺,顺流而下,一直汇入山脚浣云池。可惜的是,泉水今已无存,独留下摩崖题刻“石匣泉”,静穆依旧。

640 (28).jpg“石匣泉”摩崖

    题刻“宝座”和“石倚”相向而立,“宝座”下方石头凸起,似有一石头座椅,惟妙惟肖;“石倚”表面已被青苔部分覆盖,不经意路过,偶然发现露在岩壁上的字清晰可见。

640 (29).jpg

“宝座”摩崖

640 (30).jpg

“石椅”摩崖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西湖之谜系列|济公活佛是僧还是神? 2024-12-20
西湖百亭|杨堤景行碑亭 2024-12-19
湘湖轶事|“八龙”韩纬在萧初探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2024-12-1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