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杭州宋史论坛2025年第三期…
书讯 |《杭州文史》第40辑
讲座预告丨胡可先:白居易的杭…
文史探秘·杭韵传承——杭州市…
 
特别关注
 
杨素修杭州城的经过
十年结缘《杭州文史》
杭州自来水厂创办前后
解放时期笕桥开往菜市桥的航船
文史动态
 
良渚考古,又有新发现!
来源: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4-01-24

提到著名的良渚古国,许多人都会想到良渚玉器,而在5000年前,石器在良渚人的生活中也非常重要,要用它们伐木建房,耕田割稻。杭州最新发现的沈家里遗址和沈家畈遗址中,都有良渚时期的石器加工场。在1月20日至21日举行的“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汇报会”上,考古学者介绍了上述发现。

微信图片_20240124105917.jpg

图为沈家里遗址现场图。(受访者供图)

沈家里遗址和沈家畈遗址分别位于杭州市的萧山区和桐庐县。2023年7月至11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和萧山博物馆对沈家里遗址开展考古发掘。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桐庐县博物馆联合对沈家畈遗址开展考古发掘。

微信图片_20240124105920.jpg

图为沈家里遗址出土的石器。(受访者供图)

沈家里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考古发掘面积325平方米,考古工作者在此发现了专业程度很高的良渚文化石器加工场遗迹。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青年副研究员李唯介绍说,沈家里遗址附近有自然山体,“良渚石匠”是直接开山取石,主要的产品是石锛、石凿、石斧和石镞,有不少石器的半成品磨制得很好。

微信图片_20240124105922.jpg

图为沈家里遗址出土的石器。(受访者供图)

李唯说,这个石器加工场并不是良渚先民创办的,在距今约6300年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先民就已在这里采石制器。

微信图片_20240124105925.jpg

图为沈家畈遗址现场。(受访者供图)

沈家畈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考古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沈家畈项目现场执行领队关欣玉介绍说,这个遗址可以分为良渚文化时期、宋元、明清及近现代四个阶段。考古发现灰坑、墓葬、柱坑、石器堆等遗迹200余处,共出土遗物3.7万余件,多以良渚时期的石制品为主,既有石器生产不同阶段的产品,也有制作石器的原料和工具。

微信图片_20240124105927.jpg

图为沈家畈遗址出土的部分石器。(受访者供图)

关欣玉介绍说,此前就有多位专家判断分水江流域会有时代延续、系统性的石器加工点。而沈家畈遗址的发现正好填补了长江流域史前石器生产制造链条的一处空白。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宁远研究员介绍,他们曾对良渚遗址群内出土的石器作过系统鉴定和分析,发现不少石器的石材并非采自良渚古城周边的山体里,而沈家畈遗址就有此类石材的石器,这为良渚石器来源的研究提供了考古实证。

王宁远说,先民选择在江边建立石器工场是经过精心选址的。“条纹状硅质岩质地不一,开山采出的‘山料’质地不均匀,其疏松部分直接用于制作石器容易开裂,而经过水流冲刷的山石形成的‘籽料’,质地普遍坚硬,更适于制作石器。我们可以依托这个遗址,开展良渚文化时期石器制作流通的全链条考古分析研究。”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杭州宋史论坛2025年第三期纪要(总61期) 2025-07-17
书讯 |《杭州文史》第40辑 2025-07-16
讲座预告丨胡可先:白居易的杭州传奇 2025-07-10
文史探秘·杭韵传承——杭州市文史研究馆暑期研学营今日开营 2025-07-09
杨斌:《江南以南:被湮没的严州府》出版 2025-07-09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市政协文史研究中心 杭州文史研究会  电话/传真:0571-8770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