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马卫光一行走访杭州文史研究中…
杭州文史研究馆新春活动集锦
新春快乐
 
特别关注
 
汪华与忠天庙
发现良渚文化的双子星座
瀛涯星槎 览胜杭州——亚洲文…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禹杭履迹
 
西湖之谜系列|西湖龙井茶“出世”在何年?
来源: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非常西湖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5-02-11

微信图片_20250211104219.png

龙井茶

兼具优良自然秉性和丰厚人文内涵的西湖龙井茶,是“人间天堂”杭州的标志性物产,以至当人们为西湖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时,也打出了大书特书着“西湖·龙井茶”字样的“旗号”。这款享有“世界绿茶皇后”盛誉的名茶,该是如何的至尊和珍贵呵。

然而,说起来实在难以置信,让海内外众多名流也为之倾倒和钟情的“绿茶皇后”,是何年何朝翩然“出世”的?至今居然仍是一个“西湖之谜”! 

西湖产茶的历史,唐代茶圣陆羽(733—804)最早在《茶经》中提供了信息:“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 (茶经》成书是在公元9世纪的中、晚唐,由此可以推知,西湖产茶的历史,至迟不会晚于这一时期。

微信图片_20250211104227.png

陆羽《茶经》

但是,大诗人苏东坡的诗作,却另有暗示西湖产茶时间更早的“蛛丝马迹”。他在《送南屏谦师》这首诗中说:“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在?”

据后世的茶博士们考证,“天台乳花”,是借煮茶时水面泛起的白色泡沫,指东晋诗人谢灵运当年在灵隐时曾常常饮用的“天台白乳茶”。言外之意,西湖产茶的历史,可以上推到与佛教开始在西湖传播同步的公元4世纪前后东晋、南朝时期。尽管,这一“考证”尚缺确凿无疑的实证和书证,然近年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攻读和研究的韩国茶学博士生李恩京,通过运用生物遗传学和比较形态学的方法,对韩国双溪寺茶和浙江天台茶、西湖龙井茶进行了比较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考察茶树的外表形态如性状结构、叶片形状和对生数,还是从相对更具稳定可靠性的茶籽和花粉的显微结构及遗传性状加以比较,这三种茶之间,都有令人惊讶的一致和相似。

这一研究成果不但说明韩国出产的“双溪茶”起源于中国浙江天台山的历史记载是可信的,而且也为杭州西湖龙井茶同天台山茶之间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佐证。

微信图片_20250211104229.png

不过,西湖产茶的历史即使真的可以比《茶经》所记载的再往前推,也无助于解开“西湖龙井茶”始产于何时的谜。因为,西湖产的茶,并不等于就是现在的“西湖龙井”,更有甚者,西湖产的茶早先并不是以“龙井”来命名的,而是历代各有大号。

拿北宋的时候来说,下天竺的“香林茶”、上天竺的“白云茶”和葛岭的“宝云茶”,都因为品质优良而被列为“贡品”。它们的名号都和出产地直接相关:“香林”的产地,指下天竺寺后(北)、飞来峰东麓的香林洞(现题刻称青林洞)前一带;“白云”的产地,是上天竺寺的坐山白云峰上下;而“宝云”呢,则是葛岭南坡的宝云寺和宝严院(分别位于今玛瑙寺东、西两侧)所在的宝云山茶坞;从这些“贡品(茶)”的名号,足以感受到西湖出产的好茶总是以产地来命名的由来已久的“古风”。

西湖的龙井,和产茶以及茶事活动发生直接联系,始于北宋后期。元丰二年(1079),年届古稀的上天竺寺方丈辩才法师,在白云峰下住了20多年之后,告老退居到位于如今西湖南山龙井村的寿圣院。由于钦慕他德高望重,不怕林深路隘前来深山幽谷探访和问学的人上至郡守,下到乡民,络绎不绝。辩才为了方便客来客往,便化缘筹资,整治山林,开辟通道,广植翠竹,形成一条风韵萧爽的入山通道,寿圣院香火渐盛,来客大增。辩才好客,还在上天竺的时候,他就常常以“白云茶”款待来访的贵客,退休到龙井,依然门风不改。来客多,茶的需求量大,寿圣院寺院周围的山林,渐渐出现了一垄垄、一片片的青青茶园。

微信图片_20250211104231.png

辩才在龙井以好茶接待贵客最生动的实例,可以举他和杭州知州苏东坡的深情交往。北宋元祐五年(1090)二月,苏东坡在龙井留下了一款有纪年、有名姓的“题名”,记下了他和几个同僚好友,一起到龙井为辩才贺寿并品尝香茶的经历:“元祐庚午(五年,1090),辩才老师年始八十。道俗相庆,施千袈裟,饭千僧,七日而罢。眉山苏轼子瞻、洛阳王瑜忠玉、安陆张王寿全翁、九江周焘次元,来馈芗茗。二月晦日书。”“来馈芗茗”,是前来品尝香茶的意思,可以说是西湖最早的为品茗而留下的题刻。

照这么说来,西湖龙井茶始产的年代,不是可以确定为北宋了吗?其实不然。

原来,龙井的茶事,虽然早在北宋后期已经兴盛,但是当年辩才、苏东坡们所喝的“芗(香)茗”,却和号称“龙团凤饼”的团饼茶相似,它们是经过发酵、蒸煮、紧压等工序之后才制成的,这与以散茶撮泡为饮的“西湖龙井茶”,不可同日而语。

微信图片_20250211104233.png

现在人人爱喝的龙井散茶的初步形成,最早大概也要到元朝之后。这款绿茶的成型、成名则应当已经到了明朝。明朝中后期,文人、墨客凡游龙井,必记、必咏在这方世外清静佛地品茶尝新、以文会友的雅趣和情韵,并且还时有关于专程来此“鬻茶”(买新茶)的记录。晚明有一位名叫冯梦祯的退休高官,就曾经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日记中记录了专程赴龙井买新茶的遭遇和经过,并且在一则随笔中,记述了某年去龙井村买新茶,竟因为以次充好的假茶骚扰,而落得空手而返的尴尬。

以今龙井村为中心的西湖龙井茶原产地出品的绿茶最终升格成“贡茶”,要直到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先后四次上风篁岭为龙井和龙井茶品题赋诗之后,估算一下,大概也就不过300年的历史吧!看来,西湖龙井茶这位“绿茶皇后”出世何时虽说尚未有定论,但“她”可谓大器晚成,后来居上,却是可以肯定的。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汪华与忠天庙 2025-02-18
浙江文史记忆丨杭州:依水而兴的千年灵秀之城 2025-02-18
【城纪精选】鹫岭望海潮 2025-02-18
湘湖轶事|湘湖吟社雅聚湘湖 2025-02-14
春节期间西湖又登上热搜,杭州这位老市长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2025-02-11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