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杭城旧影
 
茅以升旧居
来源:杭州文史  作者:  日期:2018-04-19

上城区河坊街西头有条小巷,叫“荷花池头”,曾是南宋临安府治所在地。20世纪30年代,这条古巷中的一座中西式别墅(今荷花池头31号),一度成为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居所。

茅以升

茅以升旧居建于1930年代,别墅坐北朝南,两层,角尺形二开间,青砖砌墙,木板铺地,石膏天顶,木质曲梯,落地式木花格玻璃门窗,坡形房顶上覆以灰黑色洋瓦。楼下东侧前厅是客厅兼饭厅,西侧一间为会客厅。后间有楼梯间、厨房和洗盥间。楼上为卧室、书房。主楼前有一小庭院,楼西是花园,用影墙相隔,开有月洞门,可出入花园。四周围以高墙,东面临巷开有大门,方便汽车进出。

茅以升旧居

钱塘江上造桥

“钱塘江上造桥”,本是杭州人描述一件不可能办到之事的口头禅,因为钱塘江潮水汹涌,波涛险恶,江底又有厚达40余米的流沙,水流冲刷变化莫测,钱塘江上造桥之难,难于上青天。可是,随着铁路沪杭、甬曹、杭江线的相继开通和浙西公路的逐步拓展,受钱塘江一水之隔影响,铁路、公路均未能衔接相通,南来北往的人员、货物过江,只得依赖舟渡,相当不便。

民国二十二年(1933),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倡议兴建钱塘江大桥,他说:“钱塘江上建桥,是全体浙江人民多年的愿望。我一来杭州,就想推动各方促成其事。”于是,他成立专门委员会深入调查,收集有关水文、气象、地质等资料,又亲自奔波筹款,物色造桥人才;通过杭州浙赣铁路局局长杜镇远的关系,请来了时任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教师茅以升;并拟定了赶工和逼工的办法,要求将原定两年半的建桥工期缩短至一年半完成。他对茅以升说:“我一切相信你,但是,如果桥造不成功,……你得跳钱塘江……我也跟在你后头跳。”茅以升在结束了北洋大学工学院的讲课任务后,立即赶到浙江省建设厅,担任钱塘江桥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接着又在由浙江省政府设立的钱塘江桥工程处担任处长,具体负责钱塘江大桥的设计和施工。他深感责任重大,说:“我为钱塘江桥工程日夜奔走,精神紧张,忽尔愁闷,忽尔开颜,有时寝食皆废。”

钱塘江桥工程处设在湖滨路上的西湖饭店。一开始,茅以升住在西湖饭店,后来为了方便与曾养甫、杜镇远的联系,才搬进荷花池头这幢新建不久的别墅居住。从1933年8月到1949年9月,前后16年,茅以升都是钱塘江桥的主持人、钱塘江桥工程处的处长,其中除抗日战争撤离杭州的8年外,实际负责的时间近8年,前一段4年零4个月为筹备、兴工、通车及炸桥时期,后一段3年半为复原及修桥时期。在近8年的时间里,茅以升基本上居住在这里。后来,他写过《钱塘江建桥回忆》一文,从“建桥动议”、“筹建经过”、“开工赶工”、“八十一难”、“战起桥成”、“工人伟绩”、“开桥炸桥”、“战后修桥”8个方面,叙述了钱塘江上造桥的来龙去脉,“其建造经过包含了一些复杂曲折的斗争,值得记下来作今昔对比;同时,从技术上说,造桥所经历的困难,也还有值得参考之处”。

钱塘江大桥

1937年9月26日清晨4时,钱塘江大桥终于建成通车(火车)。随后,公路桥面也于11月17日开通。大桥对战时的军旅转运、民众疏散、物资抢运等,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据悉,当时通过大桥疏散的铁路机车达数百辆、客车上千辆、难民数十万,物质更是不计其数。身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曾挥笔写就《钱塘江桥记》一文,高度赞扬了茅以升等人的贡献。文章说:

钱塘一江,汇徽、衢、婺三港之水源,中受沿境诸江之分注,蜿蜒东渐,以入于海,下游流经杭州、萧山处,江面辽阔,水流劲急,值风涛交作,则摧樯折楫,行旅惮马。近纪以来,一二好义之士发为悯恻,创立义渡,官府更因而广其规制,吾民由是始稍免于病涉。然或潮汐迎期,霪霂愆度,风霆漰磕,阴霾蔽亏,则舟楫之用有时而竭,此特就羁旅所苦言之也。乃若近代文明之流播陆行于地,实藉铁道公路展其辙迹,今日纵横亘贯于浙省境内之沪杭甬、浙赣两路及全省之公路网,胥为此一江所阻,譬诸脉络截然塞矣。岁癸酉曾君养甫服政浙疆,拓辟交通,引为深憾,因力主建桥之议,先之以研究,继之以擘划,规抚渐具,询谋佥同,既得请于中央政府,由铁路协筹资款,复赖地方贤硕及金融界诸君子一致匡赞,经始以基,将毕益钜,曾未三载,聿观厥成。桥身修千四百公尺,分上下两层,公路铁道轮轨并达,左右坦途,往来不悖,器材所取,钢铁为主,水泥佐之,用资永固,总计是役历时九百余日,用费五百余万,更萃集千万人之心力体力,几经顿挫,乃克有成,方其虑始,万难纷乘,众险环伺,使非主事者之计周虑,决屹然不挠,则荆榛间出,波澜叠兴,中道艰难,容更倍蓰。其事既竟,而回顾向者所经礧砢荦确之境,盖蔑如也,君子观此,其知治事之本矣。世间艰巨之业,理无幸致,险阻艰危,势所应有,惟能积大诚、奋大勇以将之,不馁其气,不易其信,桑流得坎,是用底绩,循是以进,何功不克?夫岂特一桥而已!总理垂训,知难行易,昔人有言,人定胜天,彼西方文明之精神所在,亦惟奋人力与自然抗,且进而征服之耳,斯桥之成,盖信乎!力行之必有获,而人工创造之力之洵,足以弥造化之缺憾,增烝民之福祉也。登斯桥者睹结构之宏伟,缅经营之不易,其必将憬然于斯世斯民之所亟,共兴济川作楫之怀,而使举国咸登坦荡康庄之域,则是桥因以振奋疲苶,激扬志气,以取法于行健不息之义,复兴之道,其在斯矣。

一桥飞架南北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茅以升担任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用什么方法建好桥基呢?这是他动脑筋最多的问题,也是建长江大桥的关键所在。在龟、蛇两山之间建桥,优越性很多,但是,因大江被两山所夹,江水很深,流速湍急:江底泥沙层深浅不一,岩石层比较复杂。怎么办?经过反复思考、比较,认定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确定了《大桥设计施工方案》。具体内容是:在蛇山、龟山之间,造一座铁路、公路两用的“联合桥”。下层是铁路,铺有双线轨道,两线之间空4.1米,来去火车可以同时通过;铁路两旁各有2.25米宽的人行道。上层是公路,宽18米,有6条汽车道;公路两旁也各有2.25米的人行道一条。

在武汉长江大桥建造期间,茅以升参加了中国科学代表团,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团长郭沫若把各位科学家介绍给毛主席。当介绍到茅以升时,毛泽东风趣地说:“啊!我们是本家嘛。你的钱塘江大桥我已经走过八遍了,你为人民做了件大好事。现在又主持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希望你再立新功。”

茅以升组织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先后解决了建桥中的14个技术难题。1957年10月15日,全桥落成通车。中国人民在亚洲第一大河上,建成了亚洲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举行(1957年10月15日摄)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毛泽东在这首词中写的“一桥飞架南北”,指的就是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为建造这座大桥,倾注心血,奉献才华,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我建议叫人民大会堂

为了庆祝建国10周年(1959年),从1958年下半年开始,北京开工兴建十大建筑: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美术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华侨大厦。其中,人民大会堂的规模异常宏伟,由万人礼堂、5000人宴会厅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楼三大部分组成,建筑总面积为17180平方米。周恩来提名茅以升担任结构组组长。

茅以升牢记周恩来嘱托,对所有构件及其布置一一作了复查,对原设计不妥之处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拟成报告书呈报周恩来。周恩来亲自审阅,一再询问万人礼堂和宴会厅的安全程度,最后说:“请茅以升组长签名保证。”

茅以升奉命对报告书再次核算,最后签名保证:

周总理大鉴:

遵嘱,我奉命对报告书再次核算。在保证材料和施工质量及使用期间作经常检修的情况下,大会堂和宴会厅的安全是可以保证的。

  此致

敬礼!

茅以升

1959年3月6日

1959年初秋,经10个月的艰苦奋战,人民大会堂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广场。周恩来带领专家们视察这座震惊世界的壮丽大厦,对大家说:“咱们给她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请总理起个名字吧!”

“还是大家起名好,集思广益嘛!”

“叫人民宫好吗?”

“共和宫是否合适?”

“首都会堂可以吗?”

茅以升斟酌良久,说:“总理,我建议叫人民大会堂。”

周恩来眼睛一亮,兴奋地说:“人民大会堂,这个名字取得好,我要向主席汇报,由他最后确定。”说完,紧紧握住茅以升的手。

9月26日夜晚,周恩来陪同毛泽东视察人民大会堂,汇报了取名的设想,毛泽东当机立断说:“人民大会堂,这个名字很好,可用。”

相关内容
档案中的老字号记忆——方回春堂 2024-12-23
云端档案丨大诸桥 2024-12-18
西湖别墅系列|恒庐 2024-12-04
云端档案丨张同泰药店 2024-12-02
梵天寺经幢 2024-11-2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