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别号光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富商家庭。徐锡麟自幼秉性刚强,好天文、喜算术,遍读历史书籍,崇拜英雄豪杰。二十一岁中秀才,但他无意功名,好纵论国事,同情劳苦群众,常解人之危。光绪二十七年(1901),被聘为绍兴府学堂算术兼经学教习,后提升为副监督。二十九年借参观大阪博览会名义赴日本,结识革命志士陶成章、龚宝铨等人,积极参加拒俄运动和营救章太炎的活动,产生反清革命思想。 回国后,他在家乡创办热诚学堂,提倡军训,同时在绍兴设立书局,传播革命思想。三十年赴上海,拜谒蔡元培,并经陶成章介绍加入光复会。回绍后率学生游历诸暨、嵊县、义乌、东阳、缙云等地,暗中联络会党。三十一年,与陶成章创建了第一所由革命党人领导的大通师范学堂,即大通学堂。吸纳绍兴、处州等地会党头目入学,倡体育,讲武事,进行兵操训练,培育干部,将大通学堂作为革命活动的中心。是年秋瑾自日本回绍兴后,即在徐锡麟的介绍下加入了光复会。 为掩护革命活动,捐资入官,得道员衔,分发安庆。去皖前与秋瑾等握别称“法国革命八十年始成,其间不知流了多少热血。我国在初创的革命阶段,亦当不惜流血,以灌溉革命的花果,我这次到安徽去,就是预备流血的,诸位切不可引以为惨而存退缩的念头才好”,并约定安徽和浙江两地联合行动。 到安徽以后,徐锡麟初任安庆小学堂会办。他忍辱负重,遇事韬晦,由于他办事干练、沉稳,深受安徽巡抚恩铭的赏识和器重,不久即擢升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他利用合法身份,宣传革命,鼓动学生,争取新军,积蓄力量,以巡警学堂的学生为基干力量,准备起事。三十三年春,徐锡麟与后来主持大通学堂的秋瑾相约,皖浙两地同时起义,然后会师南京。时秋瑾已在浙江组织由会党分子参加的光复军,秋瑾得徐密信后,向会党发了出师命令,终因处事不密,消息走漏,秋瑾与大通学堂被暴露。 徐锡麟获悉后,决定提前起义,先杀恩铭及皖省大员,夺取兵权,占领安庆。七月六日,安徽巡抚恩铭率文武官员参加安庆巡警学堂的学生毕业典礼。恩铭坐在巡警学堂礼堂正中,徐锡麟率学堂教员立在台前。典礼开始,徐锡麟向恩铭举手行礼,呈上学生名册,同时大声报告说:“回大帅,今日有革命党起事。”这句话实际是发动起义的暗号,话音未落,徐锡麟突然从靴筒里拔出双枪,向恩铭连续射击。恩铭身中七弹,致其毙命。徐锡麟成了近代革命史上击毙清巡抚的第一人。 随后徐锡麟率几十名学生冲出学校占领军械所,准备开仓取枪,发动更多的人参加革命,但是被尾随的清军所包围,激战四小时终因准备不足,后援无继,未能控制住局势,以致兵败被俘。徐锡麟被俘后凛然不屈,从容壮言:“功名富贵,非所快意,今日得此死且不悔矣!”当夜即惨遭清军剖腹挖心之酷刑,英勇就义。 1912年,浙江军政府派人迎灵柩回浙,安葬于西湖孤山南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