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特别关注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远逝的灶头画和印糕版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武林旧事
 
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全省第一家纯棉布出口免检产品的生产工厂,为国家出口创汇近40个年头
来源:名城杭州微信公众号  作者:浙江一建  日期:2022-08-01

工程简介

1958年,浙江建筑公司(浙建集团)以第一工程处(浙江一建)为主力建设的杭州第一棉纺织厂西纺车间和东织车间顺利竣工并陆续投产,两期工程均获评省优质工程,扩建后杭一棉规模全国领先,纺织质量全省之冠,成为全省第一家纯棉布出口免检产品的生产工厂,为国家出口创汇近40个年头。

微信图片_20220801101810.jpg

1895年至1914年通益公纱厂大门

杭一棉的前身是清光绪15年(1896年),丝商南浔巨富庞元济等集资筹建的通益公纱厂,是当时国人自办最大的纱厂,浙江最早的民族工业,杭州近代民族轻纺工业创建、发展史的实物见证。此后几十年间,历经战乱变迁,1955年10月经上级批准,正式并厂并更名为地方国营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厂址设在杭州市拱宸桥桥西直街,是当时杭州唯一的一家大型国营企业。

微信图片_20220801101814.jpg

扩建后的杭一棉大门

1956年3月3日,经杭州市工业局批准,浙江建筑公司承担起了杭一棉扩建土建任务,杭一棉成立基建科,由厂长虞瑞德直接领导,设计工作由浙江省城市设计院完成。新建西纺车间当年开始动工,并于1958年2月竣工投产,建筑面积为10696平方米。同年7月,又建成新华车间(后更名东织车间),建筑面积为6925.61平方米,扩建后的杭一棉棉纱、棉布产量比解放前增长了一倍。

微信图片_20220801101819.jpg

杭一棉老厂房复原示意图

工程建设
巧手纺纱忙,施工需钻研

微信图片_20220801101821.jpg

杭一棉锯齿形金属屋顶

杭一棉主业是纺纱,一建人在施工前特别研究了自然光线辅助纺纱问题。光线太强容易对纱线有损害,光线太弱又让工人看不清纱线,在与设计单位的合作商讨下,决定采用锯齿形金属屋顶,侧面远看像一个个三角形排列,朝向北面,光线适宜,有效提升了自然光的利用率,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纺纱工人的视力。

战绩显赫获认可,三次合作显专业

两期厂房工程交付后,浙建铁军的战斗水平和施工能力给业主留下深刻印象,次年再次承担起杭一棉共计5200平方米的新建厂房施工任务。新建厂房及附属厂房建筑结构以土洋结合、勤俭办厂原则,全部采用毛竹简易结构。

微信图片_20220801101824.png

杭一棉认可浙建公司建造水平

1959年1月,杭一棉在《725锭土洋结合粗疏毛纺织染工厂设计改造任务书》中写到,“全部二期可出包给浙建公司建造,该公司经验丰富,如材料供应问题不大,全部工程只需一到一个半月时间可以全部完成。”最终,新建厂房从1959年2月15日填土动工,4月竣工,到1959年5月1日便投入生产。

微信图片_20220801101826.jpg

杭一棉厂房全貌

在中纺部的支持关怀下,杭一棉于1979年着手筹备东纺车间危房翻建工程,再次将战旗交至浙建集团手中。建设团队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向空中要土地,厂房建筑由原来单层改成三层,建筑面积由15600平方米扩大为26447平方米,总投资额1481万元,于1986年9月30日土建竣工,经过三年努力,一座高23米五层楼厂房(三层主厂房、二层技术层)拔地而起,这也成为杭一棉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工程于1987年四季度投产,改变了老厂的面貌,增强了企业后劲。

建设百年工厂,胆大心细可靠

微信图片_20220801101828.png

原杭一棉厂长方鸿尧向一建青年回忆厂房建设故事

“杭一棉的百年发展离不开三件大事——并厂、扩建、老厂改造,其中两件大事都有一建人的参与”,从1952年进厂到1992年离厂,杭一棉老厂长方鸿尧见证了杭一棉的发展历程,也身在厂房扩建的一线,当年还担任过厂房地下室工程的监理工作,“一建人胆大心细、不怕吃苦,在施工过程中没让我们操过心,快速高效地完成了施工任务,为我们工厂实现投产增效赢下前战!”
成就经典
百年国营大厂:为国家创汇40个年头

公私合营及并厂扩建后,杭一棉职工的政治和劳动热情空前高涨,生产水平和生产规模不断提高和扩大。1956年新建西纺车间安装国产新设备细纱2万锭和撚线9120锭,设备在当时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投产后使杭一棉的产量扩大了一倍,品种和产品质量跨上了一个新台阶。由于产品质量稳定,棉纱供不应求,自1960年7月至1961年6月,又增加纱链一万枚。

微信图片_20220801101831.jpg

杭一棉纺织工人正在厂房内作业

1957年我国外贸业务刚起步,中国产品走向世界还很罕见,纯棉布是一个大宗出口产品。1958年东织车间投产后,拥有480台62英寸阔幅织机,年产“50~54”出口阔幅布1500万米,运销英国、瑞士、民主德国、瑞典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棉布质量优良,国际市场反映良好。杭一棉成为全省第一家纯棉布出口免检产品的生产企业,为国家出口创汇近40个年头。

传承经典
2011年:杭州市历史建筑

2011年12月,“杭一棉医务室旧址”被杭州市政府列为第六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现用作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办公用房,不仅延续了原有的使用功能,还传承了老厂房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延续新的生命力。

微信图片_20220801101835.jpg

作为杭一棉老厂房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并反映了上世纪工业类办公建筑的独特风貌,整幢建筑为西式风格,共三层,三进深九开间,红墙黑瓦,歇山屋顶,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丰富的文化渊源。

工业遗产类建筑的焕发新生

2019年4月12日,杭一棉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名单中,拱宸桥边的手工艺活态馆就是当年杭一棉厂房旧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改建后作为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静态展示的动态延伸,成为全国少有的集工艺表演、体验、教学、销售为一体的全新概念的“非遗文化”开放式展馆。

微信图片_20220801101841.jpg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杭一棉已成为历史,但一建人参与建设的老厂房却伫立至今,见证着中国纺织业的发展足迹和变迁,又焕化新生成为博物馆群,述说新时代的故事,陪伴着一代代杭州市民成长。

微信图片_20220801101843.jpg

五十年代

微信图片_20220801101845.jpg

二零二二年

延伸阅读

杭一棉医务室旧址·蝶变新生

微信图片_20220801101848.png

杭一棉医务室旧址

杭一棉医务室旧址始建于20世纪50-60年代,是百年前浙江民族资本在杭州创办最早棉纺织工厂——通益公纱厂(后称杭一棉)的办公建筑。整幢建筑为西式风格,共三层,三进深九开间,红墙黑瓦,歇山屋顶。作为“通益公纱厂”老厂房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杭一棉医务室旧址承载与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工业类办公建筑的独特风貌,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丰富的文化渊源。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湘音汇|湘湖砖瓦业对湘湖、萧山的利与弊 2025-01-23
西湖别墅系列|放庐 2025-01-21
古今西湖名人缘|弘伞募建华严塔 2025-01-21
缅怀周恩来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总理的第一次杭州之行 2025-01-13
百年前的杭城“小菜场” 2025-01-0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