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禹杭履迹
 
斗茶味兮轻醍醐——宋代前期斗茶之味与香
来源:《点茶——南宋皇城根下的文化记忆》  作者:  日期:2022-09-15

如果说唐代茶文化以精致为特色,那么宋代就是以雅致为导向。点茶法的盛行,正体现了时人对雅致的无限追求。

但宋代茶文化更令人惊艳的是,雅致之外,还有一股潇洒。当时,全国上下,在点茶盛行的同时,还流行着风韵潇洒的斗茶,又称“茗战”。

斗茶,始于唐代福建建安一带。到了宋朝,建安北苑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茶区,为决出进贡朝廷的上品茶,遂使斗茶兴隆起来。

微信图片_20220915100438.jpg

斗茶,是茶叶品质和冲点技艺的比试较量,是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相当风雅的一项文化娱乐活动。

斗茶,是茶叶品质和冲点技艺的比试较量,是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相当风雅的一项文化娱乐活动。斗茶是重在观赏的综合性技艺,包括鉴茶辨质、细碾精罗、候汤、熁盏、调和茶膏、点茶、击拂等环节,每个步骤都须精究熟谙,最关键的工序为点茶与击拂,最精彩部分集中于汤花的显现。

衡量斗茶胜负的标准,一是看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汤花色泽鲜白、茶面沫饽如乳粥琼糜为佳;二是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没有水痕出现,汤花保持时间较长、紧贴盏沿不散退的为胜,而汤花散退较快、先出现水痕的则为输。

斗茶时,操作者需要心到、手到、眼到,既专注谨慎、一丝不苟,又运作自如、风致潇洒;观赏者屏息静声,视操作起落倾旋,观茶汤变幻聚散,既兴味热烈,扣人心弦,又妙趣横生,雅韵悠深。

斗茶时,白色汤花与黑色建盏争相辉映的外部景观,芬芳茶香与浓郁茶情注入心头的内在感受,不仅给人物质的享受,更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

宋代斗茶起始于福建路焙制贡茶的北苑。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有句:“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规模精致严谨的北苑龙焙,在御造龙团凤饼将进献皇家时,当地的名公先达或山人逸士会在林下先作几场斗茶活动。范仲淹这首《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据台北故宫博物院廖宝秀研究员悉心的考证:“应于景祐元年(1034)范仲淹四十六岁出知睦州(治所在今浙江省建德)时所作。(廖宝秀《茶韵茗事——故宫茶话》)

如此,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创作时间应在丁谓任福建路漕监督造龙凤团茶之后,却在蔡襄创小龙团、撰《茶录》之前。

如果把宋代斗茶大致划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斗味斗香,后期斗浮斗色;那么,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应是前期斗茶的一个标志。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片段

微信图片_20220915100441.png

前期玩斗茶互相较量的是“茶味”和“茶香”,斗试的末茶尚绿色,点击出来的沫饽则以青翠为佳。

前期玩斗茶互相较量的是“茶味”和“茶香”,斗试的末茶尚绿色,点击出来的沫饽则以青翠为佳。《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有句云: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心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前期斗茶用盏以“碧玉瓯”为贵,堪与黄金碾相匹配,这应是那种越窑青瓷瓯或青白瓷盏。

北宋前期茶瓯以越窑称最。宋初隐士魏野《谢长安孙舍人寄惠蜀笺并茶二首》之二有句:

谁将新茗寄柴扉,京兆孙家小紫微。

鼎是舒州烹始称,瓯除越国贮皆非。

同样,宋祁之兄、北宋文学家宋庠在《新年谢故人惠建茗》中也吟赞越瓷:

左䥶沸香殊有韵,越瓷涵绿更疑空。

从来酪茗嘲伧鬼,莫枉奴名立异同。

还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杨亿《北苑焙》诗称:

越瓯犹借渌,蒙顶敢争新。

鸿渐茶经在,区区不遇真。

此外,北宋名臣、“庆历四谏官”之一余靖《和伯恭自造新茶》云:

江水对煎萍仿佛,越瓯新试雪交加。

一枪试焙春尤早,三盏搜肠句更嘉。

前期斗茶时碾成的末茶是青绿色的,这在宋人诗词中有颇多描述。前述宋庠诗中“越瓷涵绿”、杨亿诗中“越瓯犹借绿”,这“绿”描绘的就是茶乳的颜色。还有丁谓《北苑茶》有句:

头进英华尽,初烹气味醇。

细香胜却麝,浅色过于筠。

他形容这未茶茶乳的颜色犹如竹子的青皮。

五代至宋初文学家徐镇在《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中也说:

任道时新物,须依古法煎。

轻瓯浮绿乳,孤灶散余烟。

茶的沫饽似“绿乳”般浮在浅淡色的茶瓯上。正因为前期末茶是自然的青绿色,所以选择的茶瓯茶盏都是与之相匹配的青白瓷。


相关内容
湘湖轶事|湘湖《小竹里馆图》旧事 2024-11-20
《走近西湖》论文集|徐吉军、董顺翔:南宋临安西湖饮食文化浅析 2024-11-20
我荐|钟毓龙:《诗词曲语辞汇释》作者张相小传 2024-11-19
思想汇|司马一民:李白有没有到过湘湖? 2024-11-19
淳安“四石” 2024-11-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