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特别关注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远逝的灶头画和印糕版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禹杭履迹
 
亚运风采 文博添彩|西湖风俗系列:泛舟游湖(下)
来源: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非常西湖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3-03-06

湖上泛舟的情趣一言难尽,于是人们又会关心起西湖的游船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做过杭州刺史,从他的诗句“小航船亦画龙头”来猜测,我们大概可以说出这样两点:一是直到唐代,西湖的船还称“航”而不称“游”,恐怕湖里的船主要是用来运载和摆渡的;二是当年的船头绘龙头,高高翘起,一似今天我们还可以见到的那种龙舟。

北宋时的湖船,往往漆成红颜色,有不少文人诗词提到,申屠仲权诗“红船撑入柳阴中”,释道源诗“水口红船是妾家”,姜白石词“闹红一舸”,都可以用来做证明。南宋,这里成了都城,情况也就大不一样。周密的《武林旧事》卷三提到,那时候皇帝游湖用的是“大龙舟”,后面还有百官随从,“各乘大舫,无虑数百”。有趣的是那时候皇帝游湖,倒并不禁止百姓“游观买卖”,于是“画楫轻舫,旁舞如织”,湖上也就热闹起来。当年的湖船,“头船如大绿、间绿、十样锦,百花、宝胜、明玉之类,何翅百余。其次则不计其数,皆华丽雅靓,夸奇竞好”。

《梦粱录》卷十二专辟“湖船”一节,记叙更详。说到其中有一种大船称“一千料”,约长二十余丈,可以坐一百多人;“五百料”则可坐三五十人,以此类推,“皆精巧创造,雕栏画栱,行如平地。各有其名,曰百花、十样锦、七宝、戗金、金狮子、何船、劣马儿、罗船、金胜、黄船、董船、刘船,其名甚多,姑言一二”。书中还提到各种名目的湖船,说贾似道的府上造过一种“车船”,不用人撑驾,却用车轮脚踏着前进,在当时来说,也是很“超前”的了。有个赵节斋,造了艘船取名“乌龙”,每次出游,总会遇上风浪,于是只好弃置不用,成了一段话柄。再是各种小船,称为“瓜皮船”,用来打鱼、放生、做买卖、送茶水,很是方便。另有种“小脚船”,专载贾客妓女、荒鼓板、烧香婆嫂、扑青器、唱耍令缠曲,又是一种风流。贵官内侍的“采莲船”,则用青布幕撑起,只容一二人坐。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值得一提的是,《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提到了西湖游船,描述颇为详尽:

在余所至之湖中,供游览用之大小游艇甚众,可载十人十五人,有二十人不等。长十五步,至二十步,底平幅广,航行甚稳,有欲有妇女或朋辈同游者,可雇湖艇一艘,船中桌椅及其他筵宴应用之具,一律齐备。篷顶平坦,舟人立其上,湖水深不过两步,是以一稿篙容与,任意东西,篷内及内部其他各处,俱绘以悦目之颜色。船窗圆形,可以启闭,故湖船缓进时,游客亦可据案眺赏两岸景物也。游湖较陆行为胜,容与船上,全城在望,官殿寺院园囿,以及陂陀间参天乔木、秀丽风物,俱入眼底。而市民一日之事既毕,午后辄约家中妇女,或平康女子,或则泛舟湖上,玩此美景,或则驰车城中,游目六街繁华。

宋元时西湖游船风光,由此可见一斑。顺便还要提到的是,据元佚名《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后集卷二《泥孩儿怪》提到:“临安风俗,嬉游湖上者,相尚多买平江泥孩儿,仍与邻家,谓之土宜像。”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六《幽怪传疑》也说:“宋时,临安风俗。嬉游湖上者,竞买泥孩、莺歌花、湖船回家,分送乡里,名曰湖上土宜。”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些民间工艺品是作为一种旅游纪念物来出售的,游客买回去分送给左邻右舍,平添了几分情趣。而这种旅游纪念物里居然有一种就是小巧玲珑的湖船。

明代湖船,《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有载,据说做得比宋代的要小巧些,槛牖敞豁,便于倚眺。其中几艘特别出挑的,取名“水月楼”、“烟水浮居”、“湖山浪迹”。更有一艘“烟波钓筏”,居然“编巨竹为桴,放湖中,随波流止,渺然莲叶也”,当年风雅,由此可见一斑。

清代,厉鹗《湖船录》和丁午《湖船续录》有所记载,西湖游船的名目繁多,不下百数十种。究其大类,则可归成三个档次。划子最小,一船可坐七八人,供游人租借,和今天的游船大致相仿。其次是渡船,比较简陋,专作摆渡之用。再是篷船,又称画舫,装饰精美,可蔽风雨,还可供应饮食,专供有钱的主顾享用。

辛亥革命以后,西湖游船也有所变革,有一种小型游船,两侧设有竹栏或铜栏,正中顶部撑起白篷,轻便舒适,令人耳目一新。

上个世纪30年代,丰子恺写过一篇文章《西湖船》,对西湖游船形制的变化,有过比较详细的记述。据他说:“二十年来,西湖船的形式变了四次。”他说西湖船总是那种白蓬的两头尖的扁舟,这一直没变。变的是船舱里客人的座位。起初,是藤穿的木椅,坐着很舒服;后来改成全都是藤编的椅子,两旁还有藤的靠手,放在那里似乎和木船不大协调;再后来又改成躺藤椅,人躺在椅子里不能看风景,倒是在看船篷了;接着又改成沙发,还是觉得不协调。于是他认为变了四次是“愈变愈坏”,“游客的座位愈变愈舒服,愈变愈奢华;而船身愈变愈旧,摇船人的脸孔愈变愈憔悴,摇船人的衣服愈变愈褴楼”。言简意赅,还是很发人深省的。

时至今日,西湖游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适应不同层次游客的要求。一方面,大批自划船作为一种群众体育和休闲的好形式,已经成为新的时尚。许多年轻人都喜欢三五结伴,或是一对情侣,租一艘小船,倘佯湖上,随心所欲。一些大型画舫则采用现代科技,行驶平稳,结构精致,诸如画中游、浮梅槛、菡萏舸、晴方好、雨亦奇、总相宜、玉龙、金凤、水秀,一艘比一艘漂亮。远远望去,犹如飘浮在湖面上的园林建筑群。画舫里的游客领略湖山景色,仿佛画中游;而岸上的游客看这些画舫,同样会觉得美不胜收。当然,最为常见的,仍然是那种可以乘坐五六个人的小型游船,专门有船工为游客划船,又可以随处停泊,显得更为潇洒自由。

资料来源:《西湖风俗》,顾希佳著,杭州出版社,2004年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湘音汇|杨时开筑湘湖,北宋水利工程的丰碑 2025-01-21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2025-01-20
年味好浓!杭州最有烟火味的弄堂,这几天车水马龙!它还是个历史满满的地方… 2025-01-20
西湖之谜系列|“三潭”如何印月? 2025-01-16
浙水敷文 · 名碑赏析丨名门进士 科学巨擎 2025-01-14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