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王“知人善任”之罗隐 钱镠奉行“保境安民”的国策,筑捍海塘、疏浚西湖、发展农桑,使当时的吴越地区“富甲一方”,为江南的繁华奠定了基础。钱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他个人的能力以外,也离不开谋士的辅佐和建言献策。 钱 镠 与 罗 隐 钱王很重视人才,皮日休、罗隐、胡岳等人来投靠他,他都以礼相待,还给他们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特别是钱镠知人善用,与驴头秀才罗隐留下一段佳话。 罗 隐 罗隐,出生在现在的富阳区新登镇。从小就非常聪明,善于写诗作文。长大后,更是才华横溢,诗文俱佳,京城的达官贵人都以能得到他的诗作为荣。后来,罗隐和许多人一样也想借助科举考试踏入仕途,一展宏志,可是他连考了七年都榜上无名,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最终还是铩羽而归。 罗隐虽才高八斗,但是他恃才傲物,性格怪异,言词犀利,喜欢讥讽朝廷,为当时的世俗所不容。而且他相貌奇丑,这也是为什么别人都叫他驴头秀才。所以在他28岁到55岁之间,一直在科举与谋生之中,饱受人间冷暖和权贵的欺压,满腹经纶一直得不到施展。 罗隐55岁时,科举考试再一次失败他落魄回到家乡后,想投靠钱镠门下做事。他担心钱镠看不起他,就做了一首诗,与自荐书一起交到钱镠手里。诗里有这样两句:“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慢英雄。”罗隐在诗句里借用汉末三国时,荆州黄祖不用名士祢衡,反而将他杀害的典故,提醒钱镠不要步黄祖后尘。 钱镠当然懂得罗隐的用意,欣然提笔写道:“仲宣远托刘荆州,都缘乱世;夫子辟为鲁司寇,只为故乡。”罗隐接到钱镠的回条,喜出望外。钱镠在字里行间把他比作王粲、孔子,使他受宠若惊。他非常感激钱镠的知遇之恩,下定决心要为钱镠干一番事业。 钱镠自从用了罗隐,如鱼得水,真有相见恨晚之感。先是让他当钱塘县令,后又让他当司勋郎中、节度使判官,很多重要的文告都出自他手。 罗隐的文采特别好,成为钱镠创建吴越国大业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有一次,唐昭宗改名晔,罗隐替钱镠起草贺表,将“晔”字拆得妙绝天下,京师收到各藩镇的贺表以后,都称赞来自吴越的这份贺表文采第一,为吴越在朝廷中赢得了声誉,让钱王大有面子。 还有一次,钱镠率宾僚登城楼巡视,得意地说:“如今城上每百步就有一敌楼,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大家都纷纷称赞附和,只有罗隐认为,敌楼全都是对付外敌的,但不能防御城内敌人,万一敌人从内部突破,那就危险了。 他建议在城楼内增加防御护栏设施。两年后,武勇都指挥使徐绾叛乱,许再思作内应,里应外合连破杭州西、北两城门,幸好城楼内防御设施严密,守军与叛军展开巷战,保住了杭州城免遭沦陷。事后大家都夸赞罗隐料事如神,未雨绸缪。
罗隐的前半生过得漂泊流离心情郁闷,到晚年得到钱王的重用,心情舒畅地活到七十多岁。 909年,罗隐久病不起,钱镠还亲自去病床前看望他,还在墙上题了一句诗:“黄河信有澄清日,后代应难继此才。”意思就是黄河水有可能变清,但在你之后再也不可能有超过你才能的人了。罗隐很感动,拖着病体,在钱镠题的诗句旁,续写了两句:“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后来,罗隐还让人在诗壁上披罩红绸。 罗 隐 钱镠与罗隐的宾主情谊被后人传为佳话,一直到现在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