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新书 | 桑兵《国学与汉学:…
杭州市苏东坡研究会成立大会在…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
 
特别关注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
年年雅集茶人家
湘湖师范第一任校长
武林旧事
 
碑中识名人丨西湖岛主与朴学大师的梅缘
来源:名城杭州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3-12-18

“三潭明月,孤山梅花。年年岁岁,来游来歌”,三潭、孤山与梅花,在杭州孔庙碑林的史实廊内有一方碑石——《西湖退省庵记》,碑文中提到了两处景点和梅花的关系。孤山梅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孤山林和靖的“梅妻鹤子”,而这里指的是孤山西南麓,依山临湖的“俞楼”主人俞曲园;三潭明月,指的是西湖三潭印月退省庵主人彭玉麟。他们俩有着什么样的友情?与梅花又有怎样的渊源?

微信图片_20231218100818.jpg

俞曲园

俞曲园,即俞樾(1821-1907),被誉为朴学(考据学)大师。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等职,后来因为被御史曹登庸以“试题割裂经文”为由,弹劾罢官。之后他便开始了教学授业,在苏州紫阳书院、上海求知书院、德清清溪书院等处讲学。同治七年(1868)任杭州诂经精舍山长,主讲经学三十余年,弟子有吴大徵、徐花农、章太炎、吴昌硕等。

微信图片_20231218100820.jpg

彭玉麟

彭玉麟(1816—1890),历任两江总督,兵部尚书,是清代朝廷重臣之一。出生于1816年,祖籍湖南衡州衡阳。父亲彭鸣九早年赴安徽安庆谋生,生下彭玉麟,回乡后不久就病故了。家族长辈谋夺了属于彭玉麟母子的田产,生活无着落的彭家母子只能搬到衡州府谋生。彭母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即使为人帮工,也要供儿子读书,因此彭玉麟得以在石鼓书院学习。彭玉麟成年后,投身军营做文书,领一份军饷赡养母亲。

彭玉麟的勇敢果断与聪明睿智还得到了曾国藩的赏识与信任。咸丰三年,曾国籓治水师,“倚玉麟,隐主全军,草创规制多所赞画”。七年,曾国籓还籍治父丧,彭玉麟与杨岳斌同领其军。之后,他为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自设长江水师,晚年又被派往巡阅长江。光绪十六年,他七十五岁过世,赠太子太保,依尚书例赐恤,建专祠立功地,谥刚直。

微信图片_20231218100822.jpg

彭玉麟 红梅通景四条屏图片来源:国画家艺术研究院

除了官场上的功绩之外,彭玉麟的文采也出众,“生平奏牍皆手裁,每出,为世传诵。好画梅,诗书皆超俗,文采风流亦不沫云。”

一个是曾国藩的得力爱将,一个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两人的交往始于1869年春,时任长江巡阅使的彭玉麟因喜爱梅花,他巡视长江水师,来杭州就医之时,就居住在广植梅花的赏梅胜地孤山,恰好俞樾在孤山的诂经精舍讲学。天时地利人和,加上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两人一见如故,互相欣赏。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是他们俩的友情很是深厚。两人好到什么程度呢?彭玉麟不仅建“退省庵”与俞樾做邻居,而且还出资为俞樾建俞楼。

微信图片_20231218100824.jpg

俞楼旧照

俞樾在诂经精舍执教的第三年(1870),他教授的学生们参加乡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由此,俞樾的声名大振,诂经精舍也一时名闻全国,学生们更是对他怀有感激和尊敬之情。为了俞樾免于苏杭两地奔波,诂经精舍的众弟子集资为老师在孤山建造俞楼。

微信图片_20231218100827.jpg

俞楼内景旧照

微信图片_20231218100830.jpg

俞楼新貌:俞曲园纪念馆

俞楼的主体建筑是一幢二层三开间的楼房,坐北朝南,东、西两面开窗,利于采光,又能远眺西湖。主楼北面,筑木构栏廊,经过廊道,可以方便快捷地登上孤山,直达西爽亭。从西爽亭循石径而下,穿过一满月洞门,可去六一泉。

微信图片_20231218100831.jpg

《红梅图》碑石

一日,彭玉麟由退省庵前往俞楼看望俞樾,刚到楼下,发现一枝红梅鲜艳盛开。他因养病借寓诂经精舍时,许诺俞樾画梅花一幅,以当屋租。于是见到这株红梅就雅兴大发,铺纸挥笔,泼墨染彩,立成一幅红梅图,并题跋于上。俞樾大喜,视为珍宝,裱后高挂在俞楼堂中,闻者竞相争睹,成为一件盛事。之后,徐花农觅得一块太湖石,俞樾在《红梅图》左上方以篆隶结合之字体题写七绝两首,将《红梅图》勒石建碑。1881年,《红梅图》碑成,立于俞楼之后。碑上刻有一画三跋,画、跋、诗、字俱佳,堪称珍贵历史文物。此碑目前藏于西泠印社。

微信图片_20231218100833.jpg

作为好友,彭玉麟补资完善了俞楼。俞楼的主体建筑,原仅筑成两开间,续增的西偏一开间,是彭玉麟添建的两间楼屋,遂称“三楹”。不仅如此,他还为俞楼增添了水池、假山、庭院。主楼后有一小水池,池南,设石桌、石凳。水池起初称“曲池”,彭玉麟扩凿后,定名为“瓢池”。一则取“瓢”虽小,其字却有“包涵”之义,以赞誉俞曲园先生的学识渊博包容古今;二则取圣贤颜回的风骨,“甘居陋巷,箪食瓢饮”。以此颂扬俞樾不事敛财,惟以著述自娱的风范。自此以后,俞楼便有了“西湖第一楼”的美誉。

为了方便,彭玉麟自筑别业于杭州西湖。每逢巡阅到长江下游,他就可以在杭州歇息几日。因为在他老家衡阳有一处府邸取名“退省庵”,所以西湖岛上三潭印月边的寓所也取同名。彭玉麟去世后,清廷将退省庵敕改为彭公祠。辛亥革命时又改为浙江先贤祠,奉祀黄宗羲、吕留良、杭世俊、齐周华等人。

微信图片_20231218100836.png

《西湖退省庵记》

由俞樾撰写的《西湖退省庵记》,记载了彭玉麟于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筑“退省庵”之缘起。文后还作歌一首,以向海内彰显彭公之勋业。碑高40.5厘米,宽106.5厘米,厚12.5厘米,刻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由俞樾撰写并书丹,碑文39行,行16字,字径约1.5厘米,隶书。碑石完整,碑面略风化。

微信图片_20231218100837.jpg

俞曲园在诂经精舍担任主讲三十余年,并长住在西湖孤山俞楼。在他的《别俞楼》诗中写道:“占得孤山一角宽,年年于此凭栏杆;楼中人去楼仍在,任作张王赵李看。”彭玉麟与俞曲园,一位是西湖岛主,另一位是朴学大师,这一对好友都已仙逝,唯留存孤山的俞楼向南对望着西湖三岛。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余杭史海钩沉】津口船影(一) 2024-04-29
校史寻踪|竺可桢: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1936年04月25日) 2024-04-29
年年雅集茶人家 2024-04-26
湘湖师范第一任校长 2024-04-26
红色胜迹:杭州桐庐分水起义旧址 2024-04-2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