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著名的六和塔、保俶塔、雷峰塔、白塔均始建于吴越国。灵隐寺、梵天寺的石塔和经幢也是吴越国所建,但年代已进入宋朝。 灵隐寺大雄宝殿前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石塔,始建于北宋建隆元年(960)或稍后数年间。双塔皆用白石精工雕砌而成,八面九层,仿木构楼阁式。塔高约11余米,塔刹已毁,第三层有一方小石匾额,上书“吴兴广济普恩真身宝塔”。灵隐寺另有两经幢位于天王殿前东、西两侧,建造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原在钱氏家庙奉先寺,景祐二年(1035)灵隐寺住持延珊迁建于今址。两经幢皆由湖石雕凿,逐级叠砌而为多层八面型石幢。经幢下部采用三层须弥基座,束腰部分雕有佛像,幢身上刻“大佛顶陀罗尼”和“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经文,西经幢经文后刻有建幢记,文末署“天下大元帅吴越国王建,时大宋开宝二年乙巳岁闰五月日”。 灵隐寺双塔 梵天寺为五代吴越国名刹,后梁贞明二年(916)钱镠迎鄮县阿育王寺释迦舍利塔到杭州时建城南塔珍藏。后城南塔毁于火,乾德三年(965)吴越国王钱弘俶重建。今天梵天寺已毁,仅存两座南北相对的经幢,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双幢结构基本相同,南北对峙,幢高15.76米,基座雕有覆莲、幡龙、菩萨像等。其上是八角形幢身,南幢身刻有《大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经》,北幢身刻《大佛顶陀罗尼经》,均刻“乾德三年乙丑岁六月庚子朔十五日甲寅日立,天下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建”。 梵天寺经幢 后续内容,请见《南宋都城三部曲》之《杭州寻宋》。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