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似水年华
 
【围垦岁月】 我所经历的萧山围垦与撤市设区——虞荣仁口述(三)
来源:萧山史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4-07-30

三、萧山撤市设区

采访者:接下来请您谈谈萧山撤市设区的情况,首先请您介绍一下背景。

虞荣仁:萧山撤市设区的时候,我时任杭州市政协主席。20世纪90年代以前,杭州市区面积430平方千米,人口100万人左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狭小的城区越来越不适应杭州经济总量的急遽扩张,杭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与闻名中外的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产生了矛盾。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杭州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既保持杭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又切实保护好西湖这颗东方明珠?在这一背景下,全市各界都围绕着杭州的区划调整,进行了不断的呼吁与不懈的探索。

我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初,杭州市委曾就沿钱塘江两岸的发展有过设想。20世纪90年代,杭州市委进一步提出了沿江发展战略,经过省、市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经国务院批准,1993年4月杭州市委将余杭的下沙区块设立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996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将位于钱塘江南岸的浦沿、长河、西兴三镇划入市区,新设立了滨江区;同时,将余杭的三墩镇、九堡镇、下沙乡分别划入西湖区和江干区,杭州市区面积增加到683平方千米。这样,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沿江发展战略”进入实质性的起步阶段,拉开了杭州“建设大都市,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的序幕。杭州市政协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集中各界有识之士,围绕杭州区划调整,积极献计献策。市政协提出的许多重大意见、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采纳,为“构建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95年4月,杭州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市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吴兆申和杭州铁路分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赵大立,共同撰写了《关于调整杭州行政区域》的提案。他们在提案中指出,杭州行政区域范围过小,已严重影响了杭州的发展,杭州调整行政区域势在必行。他们分析,杭州市与萧山、余杭在历史上和近代的政治、经济上都是一个整体。因此,两位委员郑重建议撤销萧山、余杭两个县级市,全建制并入杭州市,使杭州市区总面积扩大到3068平方千米,形成“大市区、大郊区”的城市格局。

两位委员指出,上海跨江发展和宁波、温州、苏州等城市扩大市区范围后都迎来了社会经济大发展。杭州是浙江省的经济中心和中心城市,扩大杭州城市区域,组建大都市,从战略角度看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乃至长三角南翼发展的大问题。

两位委员继而指出,实行该方案有四个优点。一是城市区域面积3000平方千米左右,人口300万人左右,这是大城市发展的最佳规模。二是从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看,沿沪杭甬铁路、高速公路和钱塘江发展,向上海、宁波、乍浦等大港口靠拢,有利于与国际接轨。三是由于地域广阔,可以尽可能地把握城市发展形态和用地布局,节约建设用地,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区域关系,避免恶性竞争。四是可以在较大地域范围内统筹解决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城市快速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合理布局问题。他们建议,行政区域调整后,继续保留萧山、余杭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权。杭州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要发挥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优势,重点发展以旅游服务、信息咨询、金融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高新技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政协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据我所知,吴兆申和赵大立两位委员的提案,是杭州市政协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向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将萧山、余杭划入杭州市区以扩大杭州发展空间的一件建议案。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十分赞同,表示将积极向省政府反映,争取得到省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

采访者:2000年9月中旬,杭州市政协由您牵头组成了一个调研组,对钱塘江两区块的发展进行考察,请您谈谈这次考察的过程。

虞荣仁:2000年9月中旬,杭州市政协由我牵头组成一个调研组,对钱塘江两岸区块的发展进行考察。当时,胡克昌、施锦祥、卜昭晖等几位第七届政协副主席,以及市政协机关的有关同志参加了这次调研活动。调研组考察了钱塘江两岸的部分地块,与市计委、经委、建委、滨江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市规划局、交通局、环保局、土地管理局、市政公用局等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研讨。考察结束,调研组提出《杭州市政协关于加快沿江两岸发展的几点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送市委决策参考。

《建议》认为,市委、市政府提出沿江发展的战略十分正确,当务之急是要加大力度,狠抓落实。一是实施沿江发展,有利于西湖风景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有利于形成沿江、沿河发展的特色布局,提升城市品位,推动产业升级,改善城市环境和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化发展。各级领导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不移地实施沿江发展战略。二是杭州在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上,要体现“城市东扩、旅游西进”的原则,严格限制向西发展,保护西溪湿地,为“旅游西进”留足空间。城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应该适当控制,有序发展,避免工业企业三次搬迁。城市唯有向东沿江发展,才是杭州新一轮发展的最佳方案和必然选择。三是要高标准、高起点地编制沿江发展规划。规划必须突破现有行政区划限制、改变区块功能混杂状况,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要实施规划法定原则,以确保规划严肃性,对一时无条件开发的地块,应先进行保护,不盲目开发;分区规划基本完成后,抓紧编制控制性详规;要在沿江规划一条景观长廊,使钱塘江两岸成为杭州新的旅游热点;可设置一条保护带,规定在沿江一定范围内,禁止兴建任何与景观无关的建筑。四是尽快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1996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杭州城市发展空间狭小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根据专家的意见,杭州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合理的人口规模应在400万人左右,现有区城的空间难以容纳。至“十五”规划期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工贸收入将达到850亿~1000亿元,而江南新区土地大约只能满足其开发两年,发展空间明显不足。再次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必须有利于杭州新一轮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的共享共建、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推进沿江发展战略的实施。五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而严重制约沿江发展的状况,解决好高新区和滨江区的结合问题,加快滨江新城建设步伐。

时任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对《建议》予以充分肯定,并于2000年9月18日做出批示:“市政协围绕拓展我市发展空间,对实施‘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战略进行了深入调查,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市委、市政府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高强度投入的指导,尽快启动。涉及沿江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市委、市政府近期将进行专题研究。”

采访者:2000年11月3日,时任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时雍代表中共杭州市委向市政协主席会议通报了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并协商征求意见。同时与会者就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请您谈谈当时的情况。

虞荣仁:2000年11月3日,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时雍代表中共杭州市委向市政协主席会议通报了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并协商征求意见。我和副主席沈者寿、陈士良、胡克昌、施锦祥、徐兆骥、董燮清、管竹苗等出席会议。会议对市委、市政府扩大市区行政区划的决策表示赞同。同时,与会者就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选择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当时,市委提出三个方案供大家讨论。第一个方案是调整余杭并作为首选方案;第二个方案是调整余杭和萧山部分乡镇;第三个方案是一步到位调整余杭和萧山。我记得,在讨论中大家提出的一条重要建议是萧山市和余杭市应当而且可以同步划入杭州市区。大家对三个方案进行了充分比较,认为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先余杭后萧山”的方案虽然比较稳妥,但仅将余杭划入,发展腹地有限。如果实施“先将余杭和萧山沿江部分乡镇划入市区”的方案,将影响萧山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可能会产生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引起各方不满,该方案难以实施。

我详细说一下我们提出要把萧山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调整,撤市设区的几个理由。第一,这一方案符合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杭州市委、市政府已经提出的“跨江沿江发展”的思路。如果只是调整一个余杭,就没有达到“跨江沿江”的目的。沿江这块土地,是最好的一块“鸡胸肉”,最具发展潜力。第二,余杭划进来的区域大部分是山区,是“骨头”,没有什么“肉”。比较“肥”的下沙这一沿江区块,已经变成经济技术开发区了,并进来的其余部分实际上都是“骨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看,这样做缺乏发展经济的空间和潜力。第三,杭州既然下定决心要调整行政区划,并向国务院民政部报批,就应该两个县(市)同时动,不能今天上报一个,要求批准余杭撤市设区,过两天再上报一个,要求把萧山划入杭州,上面也不会轻易同意。第四,对萧山来说,要动就整体动。整体并入杭州,萧山原有的利益格局能得到最大限度地保留,这一结果比较容易被当地的干部和群众接受。第五,这次调整涉及萧山,而我在萧山工作时间长,各方面情况都比较熟悉。如果调整工作中出现什么问题,我去解决也比较方便。萧山当时是全国百强县,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经常被当作模范去各地介绍经验。在每年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萧山的发言也都是很精彩的。因此,当时省里的领导也有顾虑,不敢轻易调整萧山。基于上述理由,我们提出了“萧山同步动”的建议。

大家一致认为,萧山、余杭同步划入杭州市的方案是合理的。11月20日,市政协办公厅将主席会议的意见、建议书面报送中共杭州市委。我也向市委书记王国平和市长仇保兴单独汇报了主席会议的讨论情况,并建议市委再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尤其是萧山同志的意见。

采访者:2000年11月,您到萧山找一些老同志进行了专题座谈,他们的意见是什么?

虞荣仁:2000年11月,我到萧山走访了8位老同志,并进行专题座谈,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我做萧山老同志的思想工作,整个过程说起来也不复杂,就是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把两个道理说清楚:按照原来杭州市委书记厉德馨的发展思路,萧山沿江的10千米都将作为科技城的区域,这里是萧山最好的一片土地,相当于“鸡胸肉”,涉及7个乡镇,浦沿、西兴、长河、宁围、新街、南阳、河庄(河庄为现在的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如果行政区划不调整,萧山不实行撤市设区,这7个乡镇将全部按照原来的规划,归杭州市统一规划利用。那么,到头来萧山失去了最好的区块,经济发展还会有什么前景?这个不利的后果,萧山的老同志应该看清楚。按照当时的情况,萧山撤市设区,相当于搞“整体撤迁”,把以山区为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萧山南部地区一起并入杭州市,可依托杭州的整体发展优势,带动整个萧山同步发展。从这方面看,萧山撤市设区并不“吃亏”。老同志们分析了各种方案后,也认为萧山、余杭应同步划入杭州市区,对萧山发展前景看好,应作为首选方案。我回来后,立即赶到正在黄龙饭店开会的王书记和仇市长那里进行了汇报,并建议市委考虑大家提出的“同步走”的方案。

杭州市委经过反复研究,采纳市政协将萧山和余杭同步划入杭州市区的建议。事后,王国平书记在市政协七届五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结束时讲话,当谈到“只有坚持协商在决策之前,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时他说,“行政区划调整可以说是杭州市1999年最大的决策。市委原来有个想法,准备分‘两步走’:先划余杭市,再划萧山市。后来市政协同志提出变‘两步走’为‘一步走’的建议。市委经过反复研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也和省领导反复沟通商量,最后定下来的行政区划调整还是一步到位。现在看来,‘一步走’是比较平稳的,是可行的。正因为在这件事情上坚持协商在决策之前,原来的一些不很完善的想法能够得到完善,在决策之前,可以及时改正一些错误的想法,避免出现大的失误”。

微信图片_20240730093337.jpg

2001年3月25日,萧山撤市设区挂牌仪式举行

采访者:2001年2月2日,国务院国函〔2001〕1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浙江省萧山市余杭市设立杭州市萧山区余杭区的批复》同意撤销县级萧山市、余杭市,设立杭州市萧山区、余杭区。这之后,市政协围绕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城市化进程和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在出谋划策、参政议政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虞荣仁:2001年2月2日,国务院国函〔2001〕13号文件下发,萧山、余杭正式撤市设区,标志着杭州市由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开启了大都市建设的新篇章。市政协围绕着杭州区划调整后的城市化进程和县域经济发展参政议政,继续为市委、市政府出谋划策。

2001年6月25日至26日,杭州市政协七届常委会二十八次会议协商讨论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城市化进程问题。会议形成了《关于我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化进程中几个问题的建议》,分送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该建议指出,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市区面积由683平方千米扩大到3068平方千米,这为扩大杭州的发展空间、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杭州城市品位提供了重要条件。该建议就杭州城市化进程中亟须重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提出意见。一是新一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要增加优化杭州人口素质规划、生态城市建设规划、都市农业发展规划、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城市管理的法律保障体系规划等内容。二是要发挥好杭州在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区域中的功能作用,使杭州真正成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贸、金融、科技、信息、文化中心。三是要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发展城市,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强化政府在城市土地运营中的主导地位;尽快控制萧山、余杭两区与原杭州市区结合部的地块,为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留足空间;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高起点制订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把老城区和萧山、余杭两个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纳入统一经营和服务范畴。四是努力创建生态城市,营造“蓝天、碧水、绿色、清静”的城市生态环境,构筑具有杭州特色的大都市空间景观形象。五是注意历史文物和历史街区的保护。市政府复函:“市政协常委会所提建议合理、全面,对我市今后城市化工作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市政府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采纳。”

我认为人民政协是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代表人士团结合作、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从杭州市政协积极为杭州区划调整建言献策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必须坚持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必须坚持抓大事、议实事,必须坚持发挥政协人才优势建言立论,做到政治协商围绕中心,民主监督推进改革,参政议政服务大局,才能发挥好人民政协这个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大舞台作用,为杭州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采访者:萧山撤市设区已经过去17年了,请您谈谈对这一历史事件的体会。

虞荣仁:这些年的事实充分证明,省、市两级党委和政府当年做出的决策是正确的。杭州行政区划调整后,萧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同整个“大杭州”一道不断加快,发生着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多,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

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有一点,就是杭州市政协在推进杭州区划调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试想,如果没有杭州市政协及时建言献策,力主将萧山和余杭同步撤市设区,当年省里仅仅把一个余杭上报国务院,那么杭州行政区划调整就失去了意义,“跨江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杭州市政协的位置比较超脱,当时省领导在萧山撤市设区这个问题上想说又不便说的话,想做又存在顾虑的工作,作为市政协主席,我就可以说,也可以做。当然,这样做既要有担当精神,又不能乱拍胸脯,还要有全局观念。实践证明,行政区划调整,无论是对杭州的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起到了扩大发展空间、促进经济腾飞的决定性作用。从“沿江跨江发展”到开发大江东战略的实施,现在看应该是比较成功的,萧山在各方面都是得到了实惠的。因此,考虑任何事情都要从大局、全局着眼,从长远考虑,千万不能只看到眼前的既得利益,固守狭隘的地方主义。

本文采访于2018年9月10日,节选自《我所经历的萧山围垦与撤市设区——虞荣仁口述》,收录于《春江水暖——萧山改革开放40年访谈录》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打造展示杭州历史文化的优质平台 2024-12-12
回忆余杭鸬鸟羊毛衫厂 2024-12-10
钱茂伟|杭大学习生活忆旧 2024-11-20
因为历史,所以现在:一位老人的抗美援朝记忆 2024-11-11
良渚古城发现记 2024-11-0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