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春晓 西湖十景主要分布于杭州市西湖景区西湖水域内或周边,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湖十景为景观设计作品,始创于南宋(13世纪),元明时(14~16世纪)维系和复兴,清代时(17~19世纪)达到鼎盛。其“四字景目”系列组成方式,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诗、画、景在审美和哲学层面上有机结合、达到完美统一。以西湖十景为代表的“四字景目”系列题名景观的景观设计手法自兴起之后,不仅在中国景观设计领域中广泛运用,同时在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园林等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并伴随着文化交流广泛传播到东亚、东南亚各国,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东方景观设计经典手法。曲院风荷 西湖十景景名为: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这一系列景观涉及了春夏秋冬、晨晌昏夜、晴雾风雪、花鸟虫鱼等关于季节、时段、气象、动植物的景观特色,以及堤、岛、桥、园林、宅院、佛寺、水上园林、佛塔、亭、台、楼、阁等极为丰富的景观元素,并各有侧重地表现出或生动、或静谧、或隐逸、闲逸、冷寂、禅境、仙境等审美主题。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御题西湖十景,并分别于十处地点刻石立碑,称为“十景碑”。乾隆帝六下江南时,每次分别为西湖十景作诗十首,均叠前韵,并刻于十景碑之上。辛未年(1751)初次题咏时,刻于十景碑背面,字体硕大。丁丑年(1757)第二次、壬午年(1762)第三次分别使用了碑身两侧的狭长平面。乙酉年(1765)第四次题咏时,将碑额的背面磨平,分八行刻诗。庚子年(1780)第五次、甲辰年(1784)第六次,则分别把碑额的两侧磨平,刻四行小字。从康熙三十八年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历经86年,七次题刻,最终完成。 惜因历史变迁,现仅存苏堤春晓和曲院风荷两通御碑。苏堤春晓御碑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是北宋大诗人苏轼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轼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 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苏堤春晓”景观是指寒冬过后,苏堤报春的美妙景色。苏堤春晓御碑位于苏堤压堤桥畔,碑额碑身俱全,曾经太平天国破坏,清末修复。该碑是现存唯一留存全部康熙、乾隆题刻的西湖十景御碑,十分珍贵。 曲院风荷御碑 曲院风荷位于苏堤北端西侧约22米处,范围约0.06公顷。原名“麯院风荷”,在赵公堤西侧,因南宋时酿制官酒的作坊“麯院”及其周边的荷塘景观而闻名。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景观因康熙帝巡游杭州而复兴,在苏堤跨虹桥西北的西湖北岸建造蜿蜒曲折的园林院落。据此以同音异意的“曲院”代替原指酒坊的“麯院”,配以沿岸水域种植的荷花,形成西湖北岸苏堤北端西侧的“曲院风荷”景观单元。 曲院风荷御碑位于苏堤北侧跨虹桥畔,碑额缺失,碑身完好。三首乾隆帝诗刻位于“曲院风荷”碑身背面和两侧面,分别为乾隆帝前三次下江南所题。后三次题诗由于碑额缺失,现已不存。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