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特别关注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文史动态
 
书讯|“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出版
来源:浙大文史出版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4-12-06

“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是浙东运河第一部以水环境、水历史、水文化为基础的百科全书。这套丛书全面涵盖了运河史、文化遗产、运河生态廊道、名人行迹、文学诗歌、名城名镇、民俗民风、传统产业等方面内容,既独立成题,又相辅相成,生动展现了浙东运河水利水运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充分反映了浙东运河博大精深的总体面貌和历史底蕴。

丛书主编:谭徐明 邱志荣

微信图片_20241206103348.png

《浙东运河简史》

微信图片_20241206103352.png

署名:邱志荣 著

字数:529千

书号:978-7-308-25238-6

定价:168.00元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内容简介:

一部浙东运河宏伟史诗,一篇越地文化璨华章,一宁绍山水风物图卷。本书按时间顺序,以水利、航运为主线,工程体系为重点,较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浙东运河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了其与经济、社会、人文以及对外交流活动的紧密联系,凸显了浙东运河的历史地位、特殊价值与地域特色。本书是在作者以往对浙东运河长期、多学科研究基础上的又一次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体现了学术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有机统一既是浙东运河历史文化普及读本,也是学者研究对外交流历史的重要文献。

《浙东运河工程文化遗存》

微信图片_20241206103356.png

署名:邱志荣 戴秀丽 著

字数:616千

书号:978-7-308-24967-6

定价:168.00元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内容简介:  

大运河文化主要包括遗存承载的文化、流淌伴生的文化、历史凝练的文化三部分。作为首部有关浙东运河工程文化遗存、水文化的综合性著作,本书广收第一手资料,重视田野考察并广泛结合考证研究,图文并茂,融史料性、原创性、可读性为一体。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对浙东运河水利工程体系遗存进行了分类介绍,对大治水与历代浙东治水核心精神的传承关系进行了厘定,并辑录、整理了一批相关文献,以供相关学者进一步研究。下篇收入本书作者十余篇相关考证文章,涉及浙东运河的多学科研究和浙东运河沿线重要文化论题。本书意在为大运河相关研究留存史料,弘扬大运河文化精神,促进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浙东运河传统产业》

微信图片_20241206103358.png

署名:茹静文 陈志坚 著

字数:450千

书号:978-7-308-24956-0

定价:128.00元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内容简介:

浙东运河不仅贯穿了宁绍平原,是这一地区的交通网络的骨干线,而且也将这一地区与广大的外部世界紧密地沟通起来。浙东运河与其流经地区的各种生产、生活、文化活动之间,显然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书试图以传统产业为对象来展开探讨,选取八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产业: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制茶业、蚕桑丝织业、黄酒酿造业、渔业、造船业、青铜冶铸业、陶瓷制造业。这些都是浙东地区较有特色、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甚至在全国都有重要的地位。本书希望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浙东运河地区的产业成就,并借此来展现浙东运河与其流经地区之间重要的依存关系。

《浙东运河名城古镇》

微信图片_20241206103400.png

署名:丁兴根 徐瑾 编著

字数:317千

书号:978-7-308-25331-4

定价:138.00元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浙东运河流域城市群的展示,梳理运河与城市的共生关系,探寻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密码,尝试解答新时代如何推动城市与运河和谐共存。在对浙东运河流域文化梳理的基础上,探源溯流运河文化、“浙东唐诗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名人文化的形成等;同时,对运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街区辟出专章作了介绍,展现了当下各地在发展和保护上作出的努力和探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寻找新的动力源提供了一种思路。

《浙东运河廊道景观》

微信图片_20241206103402.png

署名:金小军 著

字数:443千

书号:978-7-308-24936-2

定价:138.00元

出版日期:2024年9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探讨浙东运河历史变迁、自然环境及景观特性的苦作,不仅全景式地展现浙东运河廊道景观概貌,也特写式地呈现典型代表性景观。本书结合历史学、地理学环境科学、景观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进行综合研究,创新性提出浙东运河廊道景观概念、“山原海”的廊道景观特色,系统揭示其景观的动态变化性,并从纵横两大体系阐述了其作为水运廊道景观的历史演变和对周边社会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通过大量实例,全面、深入闸述浙东运河廊道景观的变迁、保护和建设。

《浙东运河诗路文化》

微信图片_20241206103405.png

署名:张环宙 陈鹏儿 钟小安 著

字数:365千

书号:978-7-308-25048-198

定价:98.00元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内容简介:

浙东运河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杭州湾南翼,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效地促进了沿岸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本书对越国“候人兮猗”南音之始到当代文化旅游线的形成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提出了“运河诗路文化"的学术概念,以及“海上诗歌之路"的观点。同时,本书将水利史,历史学、地理学、城市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相结合,进行了交叉研究;将尧舜禹文化、越国文化、孝德文化、山水文化等与诗路文化相融合,拓展和增强了浙东运河诗路文化的广度、深度和空间。

《浙东运河民俗风情》

微信图片_20241206103407.png

署名:赵任飞 编著

字数:298千

书号:978-7-308-25334-5

定价:98.00元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内容简介: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浙东运河自西向东汇入东海,与神奇的北纬 30”线近乎重叠,人类文明在此留下了深深的记忆。运河沿岸的先人们以渔猎和种植为主业传承至今的生产商贸、日常生活、文化信仰等民俗,不仅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更具有独特的越族风情。本书熔历史资料、考古成果、口口相传的故事以及作者的研究于一炉,原生态展现了浙东运河沿岸的多彩民俗文化。

《浙东运河名人传记》

微信图片_20241206103409.png

署名:谭徐明 李云鹏 陈方舟 等著

字数:316千

书号:978-7-308-25266-998

定价:98.00元

出版日期:2024年9月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百科体例,以名人活动的时间为序,将浙东运河置于大运河、区域人文时空中,传和纪并存。传为名人运河行迹,为史;纪系出自名人的文存,与史互鉴。本书以名人行迹勾勒运河及区域历史,客观地揭示史前之东越归于中国的演化轨迹、秦汉山阴水道融入大运河体系的进程、唐宋以降浙东运河通达江海的历史使命。本书兼容了历史名人、当代学者有关浙东运河、大运河史的代表作,文化名人记录的历史细节与今人运河学问互为印证,将浙东运河史、大运河史、区域史以及中国历史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呈现。

《浙东运河历代诗歌总集》

微信图片_20241206103412.png

署名:张卫东 张伟兵 林林 戴秀丽 辑注

字数:522千

书号:978-7-308-25019-1

定价:168.00元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浙东运河历代诗歌,重点收录与古今著名水利水运工程、名人、自然文化遗产相关的诗词歌赋,绘成一部别样的浙东治水历史画卷,突出展示浙东地区在魏晋之风、唐诗之路、两宋辉煌、海上丝路、改革开放等各个重点时期的璀璨文化。本书以导读等方式突出江河流域和水利工程特色,注释有关水利工程与运河文化的专有名词,普及水利水运专业知识,创新性地设计了九个专题索引,方便读者查阅及开展延伸性研究。

《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

微信图片_20241206103414.png

署名:徐淑华 著

字数:355千

书号:978-7-308-24968-3

定价:98.00元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明晰了两者的发展脉络和变迁轨迹,在考察各自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间的互动关联,动态地探寻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的变迁、交通航线的发展、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连通的区域和国际商贸网络、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和浙江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而探究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应有的地位及影响。


点击查看详情《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

“绍兴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序


文化是观察世界的窗口,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符号、价值和历史。文化是理解自身的钥匙,我们的身份认同、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都深深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文化更是纵览时空的明灯,它映射着我们来时的足迹,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绍兴是中华文明体系中一个极具辨识度的地域样本,早在近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嵊州小黄山就有於越先民繁衍生息。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尧、舜、禹等,都在绍兴留下大量的遗迹遗存和典故传说。有历史记载以来,绍兴境域和地名屡有递嬗,春秋时期为越国都城腹地,秦汉时期为会稽郡,隋唐时期称越州,南宋时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改越州为绍兴,至今已沿用近千年。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神奇的北纬30°线把绍兴和世界诸多璀璨文明发源地联结在一起。绍兴有会稽山脉南北蜿蜒和浙东运河东西横贯,“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基于坐陆面海的独特地理环境,越地先民以山为骨为脊,以水为脉为魂,艰苦卓绝,不断创造,形成了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的壮丽人文景观。

越史数千年,可以说是一部跨越时空的文化史诗,它融合了地域特色、人文特质、时代特征,生动展现了绍兴人民孜孜不倦的热爱、追求与创造,早已渗透到了一代又一代绍兴人的血脉中。绍兴文化以先秦於越民族文化暨越国文化为辉煌起点,在与吴文化、楚文化等交流融合中,不断吐故纳新、丰富发展,逐渐形成了刚柔并济的独有特质,这在“鉴湖越台名士乡”彪炳史册的先贤们身上得到充分展现:从大禹的公而忘私、治水定邦,到勾践的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从王充的求真务实、破除谶纬,到谢安的高卧东山、决胜千里;从陆游的壮志未酬、诗成万首,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真三不朽”;从徐渭的狂狷奇绝、“有明一人”,到张岱的心怀故国、“私史无贰”;从秋瑾的豪迈任侠、大义昭昭,到蔡元培的兼容并包、开明开放;从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的凌云志,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民族魂”······一代代英雄豪杰无不深刻展现着绍兴鲜明的文化品格。

“稽山何巍巍,浙江水汤汤。”世纪之初,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敏锐感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强调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把“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纳入“八八战略”总体布局。他曾多次亲临绍兴调研文化工作,对文化基因挖掘、文化阵地打造、文化设施建设、文化队伍提升、人文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重要指示,勉励绍兴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作出新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多种场合反复讲到王充、陆游、王阳明、秋瑾、蔡元培、鲁迅等绍兴文化名人,征引诗文、阐发思想,其言谆谆,其意殷殷。这些年来,绍兴广大干部群众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厚爱牢记于心、见效于行,努力把文化这个最深沉的动力充分激发出来,把这个绍兴最鲜明的特质充分彰显出来,把这个共富最靓丽的底色充分展示出来,不断以人文底蕴赋能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助推文化繁荣,全力打造人文经济学绍兴范例。这种人文经济共荣共生的特质,正是这座千年古城穿越时空的独特魅力,也是其阔步前行的深层动力。

2022年3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实施十五周年座谈会精神,绍兴在全省率先启动绍兴市“十四五”文化研究工程,对文化历史与现状展开全面、系统、有序的研究。一方面,借此挖掘和梳理绍兴历史文化资源,繁荣和丰富当代文化建设,规划和指导未来文化发展;另一方面,绍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当代的研究与传承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体现,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绍兴实施文化研究工程的初心和使命。

绍兴文化研究工程围绕“今、古、人、文”四个方面展开,出版系列图书,打造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绍兴样板”。在研究内容上,重点聚焦诗路文化、宋韵文化、运河文化、黄酒文化、戏曲文化等文化形态,挖掘绍兴历史文化底蕴;深入开展绍兴名人研究,解码名士之乡的文化基因;全面荟萃地方文献典籍,编纂出版《绍兴大典》,梳理绍兴千年文脉传承;系统展示古城精彩蝶变,解读人文经济绍兴实践。在研究力量上,通过建设特色研究平台、加强市内外院校与研究机构合作、公开邀约全国顶尖学者参与等方式,形成内外联动的整体合力,进一步提升研究层次和学术影响。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浙江考察,对浙江提出“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的新要求,赋予绍兴“谱写新时代胆剑篇”的新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期待,通过深化绍兴文化研究工程,进一步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和“东亚文化之都”的金名片,通过集结文化研究成果,进一步夯实赓续历史文脉、推进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坚实根基。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坚持历史为根、文化为魂,必将能够更好扛起新的文化使命,打造更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创造新时代绍兴文化新的高峰。

是为序。

中共绍兴市委书记

2024年8月

“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序

四十余年的水利史、运河史及相关研究厚积薄发,多学科的学者合力推出了“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十卷本,将水利史、运河史研究扩展到水文化、运河文化研究领域,绍兴文化界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季。丛书即将出版,主编嘱我作序。绍兴本就是蕴含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城市,如今重点组织完成一套围绕浙东运河的包括历史、文化、地理、水利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是顺理成章的事,不需要他人多语。但是绍兴市领导为这个项目的启动和完成注入精力颇多,诸位作者付出了诸多心血和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因此必须表示祝贺!并附带着对水文化研究的意义以及水历史与水文化的关系,谈点个人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历史上的水文化研究蔚为大观。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附属于长江流域的三星堆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大都保有水文化的内容。当然考古学所揭示出来的物质创造和生产力水平,远落后于当今社会的计算机技术、航天工程所代表的物质进步和科技水平。但由于时代久远,这些远逝的物质成果和精神创造,都已演变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可见,文化概念是和历史密切相关的,如都江堰、大运河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既是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历史文化。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孔子、管子、荀子等先祖,对水的物质性和社会性也有许多深刻的阐释。《管子·水地》揭示了水的物质性,认为水是造就地球、构成生物的基本物质:“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万物莫不以生”。在水的精神文化方面,大师们也都有生动的阐释。例如《荀子·宥坐》记载了孔子和弟子子贡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颇为生动有趣。子贡问孔子:您为什么遇见大水都要停下来仔细观察呢?孔子答曰:你看,水滋养着万种生物,似德;水始终遵循着向低处流的道理,似义;水浩浩荡荡无穷无尽,似道;水跌落万丈悬崖而不恐惧,似勇;水无论居于何种容器,表面都是平的,似法;水满不必用“概”而自然平整,似正;水能深入细小孔隙,似察;水能使万物清洁,似善化;河水虽经过万种曲折,必流向东,似志。因此君子见到大水必然要停下来仔细观察。孔子阐述了对水文化的认知,他说水性,又从水性中提炼出人性和社会性,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展示水文化的美丽、丰富、生动和深刻。类似的认识不胜枚举,这里仅举此例。

近代以来,文科和理科相互融通的理念颇受推崇,许多著名学者纷纷倡导。祖籍绍兴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在1918年前后曾多次在文章中提倡文理融通的理念。他曾力主“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要求学生“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习文科各门者,不可不兼习理科中之某种(如习史学者,兼习地质学;习哲学者,兼习生物学之类);习理科者,不可不兼习文科之某种(如哲学史、文明史之类)”。他还指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他坚信文理融通可以生发新思考和新认识。今时今日,融通的理念更应成为学术界的共识。近现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曾致力于科学与人文的相互融通。1931年,他在对加州理工学院学生的演讲中提出:“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爱因斯坦自身贯彻实践了他科学应该服务于人文的理念。由此,视文化为政治、经济、科技的原动力,亦无不可。

文化体现出一种思维方式。

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科学在古代都与人文处于同一体系,后来才发生分化。近百年来,西方更强调分析,而东方更强调综合。历史上的水问题,本来是在多种复杂条件下发生的,如果脱离了人文的背景,将难以获得全面的解读。历史、人文与科学相互融通,才能寻得可信的答案。以水利所属的学科为例,早前它是属于土木工程类的,后来单独分出来,再后来又分属水资源、泥沙、结构、岩土、机电等学科门类。学科门类越分越细,但各学科并非原本就是这样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于我们一时从整体上认识不了那么复杂的水问题,于是将其分解成一个个学科来研究,一个学科之中再分若干研究方向。然而细分以后,分解的各个部分就逐渐远离水利的整体,甚至妨碍对整体的理解。对学科的细分促进了认识的深入,但原本的整体被拆分后,在使用单一的、精密的分析方法去解读受多因子影响的问题时,可能得出与实际相差甚远的结论。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利时物理化学家普里高津就认为,“现代科学的新趋势已经走向一个新的综合,一个新的归纳”,他呼吁“将强调实验及定量表述的西方传统,和整合研究的自在系统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倡导对已有的学科门类进行整合,并要求历史和人文研究的加入。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一些思想家力求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优秀思想中寻找智慧。如今,我们在科学研究和方法论上是否也需要“复兴”点什么?这种“复兴”或可以使人们的认识得到某种程度的升华。

自然科学需要持有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而其来源之一便是比较与融通,便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新的学科生长点往往便生发于可以激发更多想象力的交叉领域研究。苏轼在观察庐山时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自然千姿百态,有无数个角度可以解读它,科学是一个,人文是另一个,而科学与人文的交叉融合将会使认识更加全面和丰富。既然现代基础科学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依然能够推陈出新,正如数学家吴文俊和药理学家屠呦呦的工作所展现的那样,那么像水问题这样以大自然为背景、受人文因素影响更多、边界条件更复杂的学科领域,更要发挥交叉研究的优势。

古往今来,水问题的历史研究相沿不断。即使在近百年来水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水问题的历史研究仍不失其光辉,其本质便在于具有整合融通的优势。例如,近几十年来,水利史在着重探讨水利工程技术及其溯源研究的基础上,又加强了水利与社会相互影响的研究,其着眼点是进一步考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对水利的影响;同时引入相关自然科学学科如地理、气象和相关社会科学学科如哲学、经济的研究方法,以及开发相关的整合研究途径与方法,在师法古今中引申出对现实水问题,特别是宏观问题有实际价值的意见和办法。

研究水问题,水利史的加入甚至是提供了一条捷径。水利史的研究在大型工程和水利思想建设中的作用是有迹可循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就曾提出有说服力的成果。1989年,《长江三峡地区大型岩崩与滑坡的历史与现状初步考察》被纳入《长江三峡地质地震专家论证文集》;1991年提出的“灾害的双重属性”概念,被200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所吸收;1991年在“纪念鉴湖建成1850周年暨绍兴平原古代水利研讨会”上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被时任水利部部长认为是“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1994年完成的“三峡库区移民环境容量研究”项目,提出“分批外迁到环境容量相对宽裕的地区,实施开发性移民”的新方针,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上报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两年后直接引起原定的长江三峡水库移民“就地后靠”方针的根本改变。2000年以来,多项中国灌溉工程遗产的历史研究被国际组织认可,多项工程被纳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围绕京杭运河、隋唐运河、浙东运河全线及其重要节点的一系列成果,对中国大运河申遗起到了基础性支撑作用。这些成果是水利史基础研究长期积累的显现,其中一些成果既是水历史研究,又是水文化研究。

现代人有时轻视古人,认为他们的认知“简单”。但哪怕是“简单”的水问题,也包含了最基本的水流与建筑物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最基本的理解。这种“简单”其实是在排除了一些非基本的复杂因素的干扰后,问题本质得以更清晰地呈现,体现了大道至简、古今相通的智慧。爱因斯坦曾在1944年尖锐地指出:“物理学的当前困难,迫使物理学家比其前辈更深入地去掌握哲学问题。”这句话不仅限于物理学范畴,实乃振聋发聩的警世恒言,提醒我们所有学科领域都应重视对历史与文化的探究。在此再一次重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古老历史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它又为历史研究的深入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科学的发展非但不应排斥历史与文化,相反地,把历史的经验和信息科学化,正是科学所要完成的重要课题。”

文化还是一种精神。

大禹治水的“禹疏九河”“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铸就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其中蕴含的改造与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尤为宝贵。世上许多民族有大洪水再造世界的故事流传,但只有大禹治水是讲先民在领袖带领下通过众志成城的奋斗战胜了洪水,奠定了中华大地的繁荣发展,并使得禹文化从此成为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又如都江堰飞沙堰与分水鱼嘴和宝瓶口配合,实现了自动调节内外江的分流比,既使枯水期多送水入宝瓶口,又利用凤栖窝前的弯道,强化了弯道环流,使洪水期多排沙到外江,把水力学与河流泥沙动力学原理发挥得近乎完美,可谓“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哲学思想在工程实践中的生动应用,深刻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有赖科学与人文的结合,都江堰实现了运行两千多年的举世公认的卓越成就。

在水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永恒的主题。北宋时期,黄河堤防频繁决溢,治河思想因此空前活跃。苏轼在《禹之所以通水之法》一文中提出:“治河之要,宜推其理,而酌之以人情。”这里的“理”,是治河的科学原理,“人情”则是社会。他认为:“古者,河之侧无居民,弃其地以为水委。今也,堤之而庐民其上,所谓爱尺寸而忘千里也。”他继承了大禹的治水理念,结合宋代人居情况,建议设置滞洪区以减轻洪灾损失,极有见地。

重视水历史和水文化研究不是一时兴起,它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水利工程技术已经陈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水利的成败得失不仅取决于对水的运动规律的认知和水利设施安全的保障,也直接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离开广阔而深刻的人文、历史背景来孤立地就水利谈水利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认为,对许多水问题的解答,只靠自然科学是无能为力的,急需人文学科的参与。我们在五千年文明史中积累的许多经验和教训,都来自传统文化。因此,面对水问题,我们需要跨学科的综合视角,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紧密结合。如果我们只寄希望于人为设计的各种各样的模型,其局限性显而易见,我们必须同时向大自然学习,因为大自然才是真正的大师。

以上对水历史和水文化的认识,是我有感于本丛书的布陈表达了类似的理解而就此说点补充的话。

至于夏商周三代之后的我国早期运河工程,《史记·河渠书》就曾历数。司马迁说:“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此中所言也包括吴越一带的运河在内。《越绝书》具体记载的有吴国境内太湖西边的胥溪,东边围绕太湖并入长江的常州、无锡、苏州间的水路,再向南横绝钱塘江而直入山阴(即今之绍兴)。山阴再向东则有“山阴故水道”直通曹娥江,这就是本丛书重点讨论的浙东运河的前身。越国有了古代浙东运河之利,就有了向北与吴国争锋以及与诸侯争霸的资本,于是演绎了“卧薪尝胆”和“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历史剧目。交通的便利更促进了本地区文化的发展。

学习文化,理解其中丰富的内涵,对研究运河的历史发展大有裨益;同时,深入钻研运河工程和运河历史,也会对其文化内涵有更深度的解读,二者相得益彰,非只注重一方可比。“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十卷本的布陈涵盖了运河史、文化遗存、运河生态廊道、通江达海交通衔接与文化传播、名人行迹、历代文学与诗歌、名城与名镇、民俗与民风、传统产业继承与发扬等诸方面。丛书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吸纳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近年来对史料的进一步挖掘和多视角的解读,以及对文化遗存的新发现,还原了浙东运河历史文化的诸多细节,将浙东运河与中国大运河的相关性、独特性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更为生动地呈现了出来,诠释了主流学界对文化的定义,即文化是“人类知识、信仰和行为的整体。在这一定义上,文化包括语言、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禁忌、法规、制度、工具、技术、艺术品、礼仪、仪式及其他有关成分”(《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由此也可见本丛书的内容丰富和意义深远。

丛书作者们通过努力完成了一项创新性的工作,促进了水利史尤其是运河史和运河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成长。由此继之,也期待浙东运河与文化交叉研究的再深入,产出更多的优秀成果,让古老的浙东运河展现出时代的风采。

谨致祝贺。

2024年1月26日于白浮泉畔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作品成果展(三) 2025-01-21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作品成果展(二) 2025-01-15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为人知的故事 2025-01-14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2025-01-13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作品成果展(一) 2025-01-0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