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暮色浓。极目西城,不见炊烟,唯见逶迤群楼,苍茫一片,心中怅然。那首曾无数次萦绕于我心房的邓丽君的歌《又见炊烟》,被眼前的景象,篡改成这样的歌词:“不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去了哪里……” 不见炊烟,泣涕涟涟;曾见炊烟,载笑载言。曾几何时,炊烟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图腾,在我们的精神天宇,袅娜出无比亲切、无比熨帖的温暖和诗意,抚慰着我们心灵的沧桑与孤寂。炊烟,在五千年的农耕文明中,是与母亲以及天上的明月联系在一起的。那一缕缕或浓或淡的炊烟,寄托了多少美好的人间情愫。 如果把炊烟比作一株水墨兰花,那么灶房里的土灶,便是养育这株幽兰的泥盆。民以食为天,是家必有灶。进入文明史以来,人间烟火,靠的正是这灶膛里柴火荜拨、火焰熊熊的土灶的热焐,才得以四季飘香、绵延不绝的。从掘地为灶,到砌砖成台,土灶母亲般无私地养育着自己的孩子,忠诚地守望着尘世的幸福。 土灶是五谷的冶炼场,它是神的居所。灶神崇拜,便是中国民间一种朴素而虔诚的普遍信仰。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为司灶之神。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是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神,供上水果、糕点,尤其是又香又甜又黏的糖果,为的是粘住灶神的嘴,祈求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各地风俗,农家新打了灶台,往往要请画师在灶头上绘画,用来装饰和美化灶台。画师多为打灶台的泥水匠。绘画内容不外乎灶神画像、神话人物、历史故事、自然四季、山水风景、花鸟草木,譬如“喜鹊登梅”“松鹤延龄”“福禄寿全”“万事如意”“五味生香”“百年好合”等,寄托农家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灶沿饰以万字符、回纹、流水纹、方格纹等纹样。 灶头画多为彩绘,也有以单色绘成的。一组完整的灶头画,简直就是一部绚美的乡村民俗文化的交响曲。灶头画绘好了,即意味着灶台的竣工,紧跟着便要暖灶、祭灶、谢灶王。旧时中国农村,打灶与结婚、生子、建房、搬家同等隆重,新灶砌好,须供上鱼肉、蔬菜、馒头、粽子、米粿、印糕等,以谢灶王;点燃蜡烛、燃放鞭炮、爆炒豆子,以讨超发、响响亮亮的吉彩;宴请前来贺喜的亲戚、朋友,并回礼答谢。 ▲灶头画 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寿庭,便是一位灶头画高人。盛夏的一天下午,笔者驱车来到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的王寿庭老人家里,对他进行采访。 王寿庭17岁时开始做泥工,只跟着师傅(舅舅)打了一个灶台,第二天便自立门户了。自此,他打灶台、绘灶头画,一直做到50多岁,做了将近40年,一共打了1000多个灶台;业务从三墩做到了蒋村、周浦、袁浦、勾庄、瓶窑、萧山和老杭州城区。打一个灶台,通常要耗时2天,有时东家催得急,3天也可打好2口灶。绘一套灶头画,一般需要费时半天。在生产队时代,王寿庭靠着打灶台、绘灶头画,一天可挣6元钱,上缴给生产队4元后,自己也能落下2元。而做木工、泥工,一天只能挣1.8元钱,其中还包含要上缴给生产队的公共积累。 打灶台有许多讲究。一是要“抠日脚”,选择良辰吉时开工。由于大家都想挑个好时辰砌新灶,撞日子的情况经常发生,这样王寿庭有时一天之内便要同时打三四个灶台,只好都先起个灶架,再慢慢完工。因为起了灶架,便意味着新灶动工了。二是打灶台时,禁止女性进入厨房。三是绘灶头画,必须趁灶台尚未全干时进行,这样涂上去的色彩就容易渗入潮湿的灶台,日后随着灶火的烘烤以及水分的自然挥发,灶台渐干,灶头画与灶台就能紧紧地吃在一起,可历经一二十年不脱落、不褪色。 旧时农村的手艺人,大多出身极苦却极聪明,并且上进心极强,王寿庭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绘灶头画,基本上属于无师自通。后来,他又学会了画漫画、水粉画、国画和油画。如今在他家客厅,挂着一幅题为《梅开五福》的国画,就是他自己创作的作品。王寿庭告诉笔者,27岁时他又学会了木工,他家现在所住的套房,就是他自己装修的。他还会打造和刻雕各式家具,连女儿结婚的嫁妆,都是他亲手做的。他甚至还会雕龙船。我看到在他的客厅、房间和工作间,陈列着很多花架、龙头与龙灯,无不雕工细腻、精美,让人惊艳。 说话间,王寿庭的老伴从卧室捧出一大沓资料,放在桌子上。我展开一看,有王寿庭获评“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证书,有他荣获“江浙沪灶头画邀请赛”一等奖的奖证,有《杭州日报》《钱江晚报》等媒体对他的报道,也有他的灶头画照片。王寿庭看着这些,脸上却并没有显露出丝毫的得色,而是表现得很失落。他幽幽地说:“这些都没用了,农村都改烧煤气灶了,没人要打土灶台了,现在土灶都拆光了,没人需要灶头画了!” 从王寿庭老人家出来,笔者继续驱车,前往三墩镇绕城村王家斗村,采访印糕版制作人骆春根老人。 糕点是盛行于中华大地的传统美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中华民俗文化中,“糕”“高”同音,寓意“步步高升”“芝麻开花节节高”,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每当逢年过节、造屋上梁、添丁加口、婚嫁拜寿,中国人家家户户都要制作各式糕点,用来自食和馈赠亲友。它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也是舌尖上的亲情,更是舌尖上的民俗,代代传承。 与糕点密不可分的是印糕版。印糕版是糕点制作的模具,肩负着规整糕点、美化糕点、传递祝福、凝聚人心的“美容师”功能和“巫师”功能。制作印糕版的首选材料是樟木,原因如下:一、樟木木质细密,雕凿时雕刀不易跑偏,易把握;二、樟木芳香,不会败坏糕点的味道;三、樟木质地坚韧,不易开裂和腐朽,可以留存上百年。材料选好后,接着便是打槽、雕刻、修光、打磨、上漆。这一系列的工序完成了,一块印糕版便宣告诞生了。 ▲印版糕模 印糕版是中华美食文化与民间雕刻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印糕版上所雕刻的图案,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一是祈福求财类。如元宝图案,寓意发财致富;花鸟瓜果、牛羊鸡鹅、胖娃鲤鱼图案,寓意和乐兴旺;“鲤鱼跳龙门”“状元及第”图案,寓意出人头地。二是婚丧嫁娶类。如枝开叶散的树形图案,寓意人丁兴旺。三是延年益寿类。如福、禄、寿、喜等吉祥字图案,寓意吉祥美满。四是祭祖祈神类。如猪头图案,用来代替真猪头进行祭祀。 制作糕点,是一种喷香的尘世幸福。先将粮食磨成粉,拌入蜜糖、桂花等作料,置于印糕版中一一揿实、刮平,再翻过来拍打几下,一只只造型精美的糕点就“脱颖而出”了。再将它们一只只排在蒸笼里,搁在铁锅上蒸。用不了多久,一缕缕香味便会从蒸笼里钻出来,弥漫整个灶房。揭开笼盖,待到蒸汽散去,一笼笼色香味形俱全、令人垂涎的精致糕点便大功告成了。 骆春根介绍,他从6岁起开始做印糕版,没有正式拜过师,全靠自己用心琢磨。60多年来,泥水匠、木匠、箍桶匠、篾匠这些手工艺活,他样样都做,一年四季没有停下来的时候。种田只能吃吃饭,家里的油盐酱醋,全指着他这个活计。“文革”时,他因为偷偷地做印糕版,被诬为办“地下工厂”挨过批斗。改革开放后,他重操旧业,并且领取了营业执照。 骆春根说,他做的印糕版,从来没有出门去卖过,都是人家上门来预订、购买的。订户多为开食品店的老板,也有地摊小贩。周边地区常有人来批发,最远的订户来自江苏常州。订量大时,根本来不及做,天天被人逼着、催着。说到这里,老人轻叹了一口气:“唉,这些都成陈芝麻烂谷子了!原先三墩做印糕版的有五六个人,现在都死了,只剩下我了!也没人再需要樟木印糕版了,都用塑料和不锈钢代替了,都用机器压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