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作品成果展自开展以来,共展出馆员和特约研究员的著作成果100余种、书法作品20余件。著作成果汇集通论著述、专题研究、文艺创作等多种精品,视野开阔、富有创见,在注重放眼整体全局的同时,又关照地方社会,可谓佳作纷呈。书法作品包含主题创作和自由创作两大类,立足思考、提炼杭州传统人文精神,承载着书法家的情怀寄托、艺术主张和价值追求。 05 
孙跃,1958年出生,浙江杭州人,杭州市政协原常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2023年3月获聘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被聘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多年研究吴越国、南宋和杭州地域文化,出版《西湖边的王朝》《西湖边的佛国》《西湖边的红颜》《西湖边的墨迹》《西湖的历史星空》《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杭州诗词》《白云来往青山在——元代杭州诗词散曲》《涌金门外柳如烟——明代杭州诗词散曲》《樟亭倚柱望潮头——杭州历史中的樟亭驿》《雷峰又映夕阳红——雷峰塔的前世今生》等十余部著作。主编《杭州百镇通览》《西湖文化》等。 
《西湖的历史星空》 本书将杭州历史上的重要的节点、历史和人文的细节、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的痕迹,挖掘、梳理、展示出来,主要研究自古以来散落在杭州各个时空中的历史碎片,比如“杭州”城市名最早是何时出现的,州城最早建于何时,西湖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等等问题,书中都有解答。 全书不仅让读者真切地了解杭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还展示这座城市曾经的灿烂辉煌、岁月沧桑、独特魅力和特有风采。2012年11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杭州百镇通览》 本书以上世纪90年代初为时限,主要介绍了杭州各建制镇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名优特产等,着重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各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1996年4月,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陈江明,1968年出生,浙江义乌人,杭州市政协机关党委一级调研员,2023年3月获聘杭州市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 专注于清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杭州近现代史等领域。发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梁启超与胡适》《陈望道与早期民国生育节制运动》《旗人文学著作<尘世奇谈>作者本名及身世考》等论文10余篇,出版《清代杭州八旗驻防史话》《八旗兵马拥湖山——清代杭州旗营史话》《遐邦贡使过武林——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杭州之行》《钱塘真合是吾乡——陈寅恪家族的杭州因缘》《补柳在西湖——林纾与杭州》等专著,整理《杨效春合集》,《八旗会馆史论》即将出版。 
《清代杭州八旗驻防史话》 本书是关于清代杭州八旗驻防史的第一本著作。作者在详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在世界史、中国史的大背景下,以严谨的史学方法,将清代八旗劲旅驻防杭州260余年由盛及衰的过程,以及主要人物、事件等,用活泼通俗的语言,翔实地加以描述,并辅以历史蕴含丰富的图片,向读者呈现一幅清代杭州旗(满)人生活的历史长卷。2015年4月,杭州出版社出版。 
《补柳在西湖——林纾与杭州》 林纾是清末民初著名古文家、西方小说翻译家、画家。他一生五次来杭,其中第四次(1899-1901),在杭客居近三年。林纾与杭州的关系迄无深入研究。本书对林纾在杭州的经历及其离杭后对于杭州的思念,作了详实揭示。本书既拓深了林纾研究的深度,也填补了杭州近现代文化史研究的一个空白。本书以公众史学形式呈现,文字生动,可读性强。2024年9月,杭州出版社出版。 
王小青,1962年出生,浙江温州人,曾任职于致公党温州市委会,2023年3月获聘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温州市外文协会会员。 著有诗集《梳读心园》《年华独舞》《诗意人生(合集)》,散文《过尽千帆》。诗歌、散文、歌曲、评论、报告文学在《人民日报》《星河》《中国致公》等报刊发表,并在人民网、凤凰网等主流媒体平台传播。 
《年华独舞》 本书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文学底蕴丰厚,极具艺术感染力。将江南景致及情感生活以清幽淡远、气韵生动的水墨图卷形式呈现给读者,该书配有二维码,可欣赏配乐朗诵,让人更深入地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2018年6月,团结出版社出版。 
《梳读心园》 本书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对生活、自然、社会、人性等方面的独特见解和认知、感悟与思考。作品极具音乐性和节奏感——探秘心灵的幽径,聆听每一朵诗意的绽放与内心深处的细腻回响。2010年9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关剑平,1962年出生,辽宁沈阳人,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教授,2023年3月获聘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杭州市余杭区文化特派员等。 主要从事茶文化等研究。在《中国农史》《茶叶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茶与中国文化》《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茶文化研究》《中华文化元素:茶》《中国古代茶文化史》等专著,译著《日料的故事:从橡子到寿司的食物进化史》,主编教材《世界茶文化》《茶文化》等,主编亚洲饮食文化、禅茶文化论坛、世界茶文化学术会议等系列论文集。 
《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茶文化研究》 茶文化从产生、发展,到变迁、转型、整合、创新都是在传播中完成的。本书以茶文化为依托,用文化传播这个基本线索贯穿其九个茶文化传播的转折点。通过对九个事例的考察,在解明特定时代与地域茶文化传播所达到的水准及其原因的同时,也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梳理茶从一种四川地方性饮料发展为世界性生活文化的曲折过程。2009年4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中华文化元素·茶》 本书是《中华文化元素》大型普及系列丛书其中的一部。它既收集了大量的传统茶文化历史知识,又吸收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采取“即器即道”的撰写方法,试图通过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元素,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地研究,彰显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本书主要讨论茶史、茶叶、茶器、茶艺、茶礼等茶文化的几个基本问题,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将中华传统茶文化展现开来,同时又具有文学美,使人赏心悦目,如品茶一般。全书图文并茂,读可悦目,思可悦心。2016年12月,长春出版社出版, 
张学勤,1953年出生,山东寿光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任编辑,2023年3月获聘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兼任杭州文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杭州地方历史文化发掘、研究和传播。出版《<申报>笔下的晚清杭州》、《杭州北山街的名居古迹》(合著)等著作,主持编撰《杭州文史》辑刊,合作编著《中山中路的历史建筑与商业文化》,参与编撰《杭州名人名居》《民国杭州历史遗存》《杭州记忆》《乐为湖山添新景》《杭州70年》等,担任《90年前的杭州——民国<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初读》学术指导等。 
《<申报>笔下的晚清杭州》 本书在充分梳理、运用《申报》有关杭州的史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地方文献,试着还原晚清杭州的社会风貌,展示晚清社会曲折前行的印迹。2022年11月,杭州出版社出版。 
《中山中路的历史建筑与商业文化》 本书以详实的资料和生动的故事展现了20世纪中叶中山中路(鼓楼至官巷口)两侧500多个门牌号码内的352家工商企业基本情况,为中山中路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有机更新,提供了一份较为完整的老建筑全景图。2009年2月,杭州出版社出版。 
张清宏,1962年出生,浙江临海人,浙江省杭州第九中学历史教研组原组长、高级教师,2023年3月获聘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兼任杭州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荣获2019年度民进全国组织建设先进个人。 长期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在《历史大观园》《农业考古》《华夏文化》《杭州文博》《浙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数十篇文章,撰写校本教材《烹文煮史》,参编《百川集》《爱我中华》《中学课本背景知识——外国历史分册》等。 
《烹文煮史》 本书收录60篇文章,内容涉及南宋杭州、历史大观园、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五大类,力图展现较为宽阔的杭州和饮食俗文化史方面的内容。2010年4月,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 
周乾松,1953年出生,浙江乌镇人,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文化学教授,2023年3月获聘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兼任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杭州市“十四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首席专家等。 长期从事文化学、文化遗产保护申遗等教学与科研。在《光明日报》《学习日报》《中国建设报》《新华文摘》等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出版专著《中国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乌镇史研究》(合著)等。承担10多项国家、省级课题成果,多次得到中央领导和省部级领导重要批示,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乌镇史研究》 本书采用长时段视角,对乌镇的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作系统考察。上编为乌镇历史的研究,以纪事体为主,以时为经,以事为纬,把积累的史实资料与方志史籍的正史连缀而成,勾画了乌镇7000年文明史和2170多年建镇史的发展进程和历史线索。下编为乌镇历史文化人物的研究,以人物传记体为主,详尽记叙,展现了乌镇众多历史文化人物的重要活动和生动史迹。2015年12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本书紧扣新型城镇化、加强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背景,简要介绍国外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系统阐述中国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重点论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现状问题、对策建议与改革措施,全面阐明名镇名村申报、保护规划编制、评价指标体系、保护预警系统、保护管理体系等内容,并重点总结云南丽江、山西平遥、浙江乌镇、江苏周庄、浙江诸葛村等保护成功案例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等。2015年9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方韦,1967年出生,浙江淳安人,建德市政协文史和教文卫体委原主任,2023年3月获聘杭州市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兼任严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长期从事地方文史工作。出版《长沟流月》《映水堂诗稿》《严州史话》等专著,编著《严州职官及进士题名》《李频诗集编年笺注》《严州诗词选》等,选注《遥吟俯唱:建德历代诗选注》《寿昌古诗文选注》等,编写《严州诗统鉴》《严州诗词》等,主编《建德市政协志(1998-2019)》。 
《严州诗统鉴》(上中下册) 本书共收录历代诗人咏严州的诗作4808首,涉及诗人1700多位,是迄今为止最为齐全的一部严州诗集。全书近200万字,从南北朝的山水诗人谢灵运开篇,经唐、宋、元、明、清,直至辛亥革命,时间跨度达1500多年。2018年5月,文汇出版社出版。 
《严州史话》 本书以史话的形式叙述严州的发展史,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严州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将使读者能够大致领略和了解严州的人文景。2019年9月,杭州出版社出版。 
周保尔,1958年出生,浙江桐庐人,桐庐县政协文史和教文卫体委员会原主任,2023年3月获聘杭州市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兼任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等。 长期从事地方文史工作和乡土文化研究。主编《桐庐之旅》《桐庐桥韵》《桐江美食》《桐庐古建筑》《畲乡红》《桐庐富春山水名画精选》《桐庐富春江文化集萃》《桐庐,这方热土:桐庐开发区/工业功能区发展纪实》《潇洒桐庐茶》《桐庐味道》等地方文史图书10余种。 
《桐庐富春江文化集萃》 本书整合桐庐文史专辑精华,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桐庐文化。2013年12月,杭州出版社出版。 
《桐庐富春山水名画精选》(上下册) 本集从近千幅富春山水画中,精选160幅,其中既有古代名家黄公望、董其昌、蒲华的精品,又现代黄宾虹、贺天健、钱瘦铁、张大千、叶浅予、李可染等大师的力作,也有当代著名艺术家的佳作,这些作品个性鲜明,各具特色,主题突出,展现了潇洒桐庐富春江山水风光的旖旎和秀美。2010年12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姜青青,1960年出生,云南昆明人,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和发展研究所原所长、高级编辑,2023年3月获聘杭州市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兼任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南宋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副会长等。 长期从事新闻出版领域工作及宋史、杭州地方文化等研究。发表论文《“骊靬”意为“罗马军团”》《南宋西湖的真相》等,出版《遇见宋版书》《〈咸淳临安志〉宋版“京城四图”复原研究》《龙飞凤舞到钱塘——南宋皇城寻踪》《从都城走向天城》《山水之间帝王家》《马扩研究》等10余部专著,主编《杭州茶趣》《弄潮儿在涛头立——三江两岸潮文化》等。 
《遇见宋版书》 本书在大量有关宋版书刊刻、收藏、流布的史料基础上勾稽考订,充分参考清代至民国以来藏书名家的相关观点,以讲故事的方式,把宋版书的雕印之用心、借阅之艰难、收藏之机缘娓娓道来。通过对刻书家、藏书家、著名书贾的细节刻画,多角度、多层次地突出相关宋版书的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拉近了普通读者与宋版书的距离。2019年10月,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 
《<咸淳临安志>宋版“京城四图”复原研究》 “京城四图”是南宋《咸淳临安志》中的《皇城图》《京城图》《西湖图》《浙江图》。本书通过对漫漶不堪的宋版“京城四图”作高分辨率电脑分析,并考以文献,共纠正“京城四图”宋明清三种版本中的错讹缺失509条,复原或更正426条地名,暂时无法辨识和复原的存疑地名仅为9条,总体复原成功率达到了97.97%,也即四图中99.43%的地名现已可以清晰浏览。2015年8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洪钧,1974年出生,浙江浦江人,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遥感与制图分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2023年3月获聘杭州市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兼任浙江省测绘学会地图与地理信息委员会主任等。 长期从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工作。在《测绘通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编写《钱江新城20年图说》《杭州韵味——城市规划七十年》《杭州市行政区划变迁图说》《余杭图说》《临安图说》《桐庐图说》《萧山古今图说》等30余部地图文化作品,主持研发多种大数据矢量地图解决方案、AR地图、三维电子地图等,编制的多种地图(册)荣获全国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 
《钱江新城20年图说》 本书以地图语言为主,照片、图表、文字为辅,科学、简洁、直观、形象地介绍了钱江新城、城东新城、会展新城和亚运村(以下简称 “三城一村”)的过去、现在,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重点突出钱江新城20年建设的主要成就以及新城建设对杭州的重大意义。地图资料以杭州市基础空间框架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历年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影像图以及相关规划资料等。2021年12月,中华地图学社出版。 
《杭州市行政区划变迁图说》 本书是第一部反映当今杭州市域行政区划变迁的地图集,从市域整体的视角、城区发展演变的视角和区、县、市各自的视角、清晰地呈现了杭州市域及所辖各个市辖区、县级市、县的政区形成、发展、演变的基本状况和特定时点的空间格局,既全面完整、层次清晰,又突出重点、前后呼应。2019年11月,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