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平泉杭州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 文保单位概况 ” 
地 址:临平区临平·东湖街道钱江社区临平山西南麓原安隐寺内 “ 文保单位简介 ” 据清顺治戊子《临平记》载,唐宣宗时安隐寺始建,名永兴院。后唐清泰元年(934),吴越王重建,名安平院。至宋治平二年(1065),始赐今名。元至正末毁,复建。后安隐寺屡毁屡建。新中国成立初,寺院僧房均属清代建筑,唐代陀罗尼经幢、唐梅、黄杨、明代罗汉松、石碑均保存完好。1966年,经幢、唐梅、黄杨被毁,安隐寺被工厂占用,拆建为幼儿园,安平泉被开成水池。 安平泉面貌虽改,水质未变,相传为唐代邱丹炼丹之井。泉东西长4米,南北宽3米,南边砌出踏步,三面围以护栏,有明万历年间(1573-1620)里人太学生郭绍孔题“安平泉”三字。此泉大旱不涸,味甘冽。宋苏轼知杭州时,来游安隐寺,品尝此泉后,曾赋诗一首《题安平泉》:“闻说山根别有源,拨云寻径兴飘然。凿开海眼知何代,种出菱花不计年。烹茗僧夸瓯泛雪,炼丹人化骨成仙。当年陆羽空收拾,遗却安平一片泉”。 3“ 保护图则 ”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