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新书速递 | 张凯:《“义与…
2025年“两浙名贤——浙江…
纪念马一浮先生诞辰142周年…
讲座招募|揭秘南宋:历史真实…
 
特别关注
 
蚕花趣谈——运河蚕桑文化
杭州城市燃气发展史话
清季浙江官立法政学堂的办学与…
清季浙江官立法政学堂的办学与…
武林旧事
 
「读懂湘湖」渔浦华氏:医人以“仁”,是为“儒医”
来源:湘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5-04-16

近代时期,鲁迅先生怀着从蒙昧中叫醒中国的决心,毅然弃医从文,欲从精神层面“救治”国人。而就在百年以前的乾隆年间,华镇第二十八世孙华国仪,遵照北宋名臣范仲淹“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教言,放弃科举儒业,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起正式悬壶济世,开华氏儒医世家之先河。二者时代不同,使命不一,所行的道路也恰恰相反,却在济世救人之心上不谋而合。

旧时读书人改儒学医的很多,但可以称为儒医的不多,称为儒医世家的更少。儒医,不仅是指行医的儒者,更是指行医者须具有儒家仁爱之心。儒家经典《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孔子说,仁,以“爱人”为核心。从这个意义说儒医就是仁医,以关心体贴病者为核心。华氏第一代儒医华国仪,即以儒家仁慈之心济世行医,遇乡里疾痛者出诊不收钱,贫困患者只收少量药费。他常说:“吾岂好行其德哉,吾以绵吾寿。亦示子孙以救恤之谊云尔。”教育后裔业精德劭,恪守家训,要做个好医生,先得做个好人,脉脉相承以传华氏儒医世家。

微信图片_20250416155408.png

华氏祖传医书《温病条辨》,清吴鞠通著

嘉庆三年(1789)版

华氏儒医第二世华元谦(1766—1837),字文通,国学生。幼承庭训,刻苦习医。及长,为方便在乡间巡诊,备一匹马代步。每当天蒙蒙亮,便携带药囊跨马出门,穿村过巷,乡亲们听到马脖子上系着的铃铛发出清脆声音,高兴地说:“华先生来了,病者有救了!”直到夕阳西下,才振辔而回。有时路上遇到贫困者,就将口袋里行医所得资费全部送人,毫无吝色。

华氏儒医第三世华天耀(1791—1856),字大光,号东亭,国学生。他治家俭朴,待人和颜悦色。遇有远道而来的就医者,让其稍坐片刻,请他吃点心,然后施治,并无偿赠送膏丹。他说:“彼远来者,其腹必饥,饥则血气不足。吾之与食也,非市吾惠也,亦以神吾术耳。”原来给病人吃点心,是为了有助于加强疗效,其用心仁厚,施惠不求人知者类如此。

华氏儒医第四代华政(1814—1886),内外科兼治,而尤擅长内科。每日接诊甚众,着手见效,由是华氏儒医医名愈盛。他秉承祖辈遗训,精于医业,待病人如宾客,体贴入微。凡家乡有公益善举,他知无不为,为必继之以久。子福膺、福畴、福康皆从医,为华氏儒医第五代。

华氏儒医第六代传人华钧珊,因厌恶清廷官场腐败,弃仕回萧继承华氏儒医祖业,为民国时期萧山名医。民国十九年(1930)创办萧山国医馆任馆长,为萧山培养中医人才。著有《壶隐医案》《难经训诂》《脉理探源》等医书。同样也是第六代传人华庆麟(1884—1939),接受革命思想熏陶,参加反清活动。革命活动失败后回乡继承华氏儒医衣钵,坐诊萧山县城西门沈天元药店,门庭若市。对病人常管吃管住,赠送膏丹,少收酬金,被乡人称为“赊药白郎中”。编有《临诊医案》二卷。

到了近现代,华氏家族从医仍不在少数,且依旧将“仁”之一字贯穿行医一生。华氏儒医第八代传承人华凤炎,对病人和气关心,无微不至,深受老百姓喜爱。2013年6月,经过网络投票、专家组评定,华凤炎获“萧山最美乡村医师”称号,《萧山日报》有载。新时期,华氏儒医打破“传子不传女”旧俗,华凤炎女儿华震红、儿子华震雷、儿媳蔡杭琴,都从跟随华凤炎医师抄方、把脉开始,师承“业医德为先,医业要精研”的华氏儒医精神,在各自专业和业绩方面有出色建树和表现。2015年12月,萧山华氏内科作为传统中医药被列为第六批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历经260余年的华氏儒医,继续薪火传承。

注:本文节选自杭州湘湖(白马湖)研究院“湘湖全书”《湘湖望族》。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杭州城市燃气发展史话 2025-04-16
特稿 | 四库修书中乾隆嘉奖对江浙藏书家的影响分析(中篇) 2025-04-14
特稿 | 四库修书中乾隆嘉奖对江浙藏书家的影响分析(上篇) 2025-04-14
史话杭州·物阜民丰:王星记扇 2025-04-14
补柳在西湖——林纾与西湖的一段佳话 2025-04-11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