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杭州宋史论坛2025年第三期…
书讯 |《杭州文史》第40辑
讲座预告丨胡可先:白居易的杭…
文史探秘·杭韵传承——杭州市…
 
特别关注
 
抗战胜利后返杭见闻
繁华闹市中的两口古井:钱王井…
忆1956年的台风灾害
避暑季节的精致生活
禹杭履迹
 
鄂多立克东游杭州
来源:楼毅生  作者:  日期:2017-02-13

元代杭州城市繁华,经济发达,文化多元,有许多令中世纪欧洲人感到惊讶的新鲜事物。当时来到杭州并留下了记录的人之中有广为人知的马可·波罗,也有在他之后来华的鄂多立克和马黎诺里,他们在自己的记录中都对杭州充满赞美之辞。


鄂多立克(Odoric Pordenone,约1286—1331)是14世纪游历东方的欧洲旅行家,出生于意大利弗里乌黎省波登隆埃县,祖籍波西米亚。他很早就加入了天主教方济各会,一直过着清苦的托钵僧的生活,仅食面包和水,披着粗布,赤足步行,甚至拒绝在教会中提升,退隐到荒野。这些磨炼对于他以后作艰巨的长途旅行很有裨益。

 

鄂多立克起航

 

1318年,约32岁的鄂多立克开始东游。他从威尼斯出发,经历西亚一些地方后,在1321年由波斯湾乘船至印度,在经历印度一些地方后,再由斯里兰卡乘船东行,经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地抵达广州。他在中国的时间大约是1322—1328年之间,正是元英宗和泰定帝统治时期。他从广州出发,经过泉州、福州,到达杭州。然后沿运河北上,经南京、扬州、临清至汗八里(今北京),再从甘肃西行,经中亚、波斯,返回意大利。回国后,他口述在东方的各种见闻,由别人笔录成书,曾在欧洲广泛流传,汉译本名为《鄂多立克东游录》。1331年,鄂多立克在乌迪内修道院去世。


鄂多立克给我们留下了古代中西交通史的珍贵史料。他来中国时走的是海路,回去时走的是陆路,恰好与马可·波罗相反。从他记述的沿途风物来看,他到达广州后,经由泉州、福州至杭州的路程,应该是越过闽浙赣三省交界的仙霞岭到衢州,顺钱塘江而下;再从杭州沿着大运河北上至北京。从中可见,杭州正是当时海、陆丝绸之路连接的重要节点。

 

 中国国画中的鄂多立克

 

鄂多立克盛赞杭州是“天堂之城”,是全世界最大和最高贵的城市,并且是最好的通商地。他说:“若有人想要谈谈该城的宏大和奇迹,那整卷纸都写不下我所知的事。”他还说杭州城开12座大门,有着人口众多的大郊区,每个城镇“都较威尼斯或帕都亚为大”,人们用纸币交纳赋税。他极力向人打听杭州的各种情况,了解到这是“蛮子国王”(即南宋皇帝)从前居住的京城。他感叹杭州地方之大,杭州人口之多,“我很奇怪,那么多的人怎么能安排住在一个地方,但那里始终有大量的面食和猪肉,米和酒”。他说杭州有基督徒和穆斯林,还描述了他所参观的一座佛教大寺庙和园林,和尚带着他进入园林,园中有座小山,覆盖着可爱的树木,到处都是岩窟,当和尚敲锣,就有许多猿猴应声下山来。他还与和尚讨论了灵魂问题。有学者认为,鄂多立克所去的寺庙应为灵隐寺。


鄂多立克与马可·波罗一样,对杭州的描述有夸大之处,如他说杭州有12000多座桥等。但大多讲述基本符合史实,并且还留下了一些自己独特的见闻,如他在钱塘江边住宿时,客舍主人特意向他演示如何用鸬鹚捕鱼;又在另一处地方目睹渔民潜水捕鱼,细节生动。

 

 

相关内容
繁华闹市中的两口古井:钱王井与乐善堂井 2025-08-16
苏轼与杭州佛教 2025-08-16
杨素修杭州城的经过 2025-07-30
《西湖游览志余》与杭州话 2025-07-17
被称早餐天堂!杭州人家门口的“小大理”,因为他,名字都自带“锦鲤”… 2025-07-14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市政协文史研究中心 杭州文史研究会  电话/传真:0571-8770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