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结营回顾 | “文史探秘·杭…
深切悼念周保尔特约研究员
杭州宋史论坛2025年第三期…
书讯 |《杭州文史》第40辑
 
特别关注
 
民国杭州餐饮的传奇——天香楼
民国杭州餐饮的传奇——天香楼
一缕荷香下,沉浮临安府治
袁浦喜蛋
武林旧事
 
民国杭州餐饮的传奇——天香楼
来源:《民国杭州饮食》  作者:何宏  日期:2025-09-16

天香楼,民国时期杭州一个具有传奇历史的餐饮名店。关于天香楼的历史,宋宪章在《美食篇·杭州老字号系列丛书》的考证最为详细:天香楼初名“武津天香楼”,创办人为居住在杭州严衙弄的苏州人陆冷燕(一说为陆冷年)。陆冷燕祖父陆春祥(一说为陆春江),清末任苏州知府。其父为海上名律师,常年寓居上海,因其祖母于民国初迁居杭州严衙弄,故其父将家产交复旦大学毕业的长子陆冷燕经营。陆冷燕首先接办西湖凤舞台,娶名坤伶粉菊花为妇,每当散戏时,陆便偕同粉菊花到附近一家小店——西悦来菜馆吃宵夜。西悦来的堂倌孟永泰对陆冷燕特别客气,因其母曾在陆家做过保姆,故见面便曲意奉承,颇得陆之信任。孟永泰久有自己开店之意,日久微露其意。陆冷燕就投资了几千元资金让孟永泰经营。至于店名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店东征求店名,一位书生根据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名诗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建议采用“天香楼”之名称而获得重金酬谢;另一种则是民国时期《东南日报》资深记者、浙江新闻界元老黄萍荪先生在《话说天香楼》文中所说的,陆冷燕问孟永泰:“你家太太(指粉菊花)可称国色?”文化不高的孟永泰翘其拇指连道:“各式各式!”陆说:“现在只缺‘天香’,不妨称之为‘天香楼’;国色天香,为湖上留一佳话,不亦乐乎?”

▲天香楼

据孟永泰的女婿韩桐春回忆,天香楼在1923年开张。孟永泰是浙江绍兴人,出身贫寒,从小当堂倌,“遍游七县”,了解各地口味,头脑活络,善于鉴貌辨色。他当上天香楼经理后,经营方式格外灵活,除京菜为主,并保持杭帮菜传统,深得上海游客喜爱。此外,他不惜工本,精修门面,建起玻璃养鱼池,一供观赏,二示活杀现烹之用意,又办蔬菜、家禽基地,保证时鲜原料随时应市。虽然身为经理,但辛劳不改当年当堂倌之时,每日鸡鸣时起,坐自备黄包车,西装革履,亲赴鱼虾产地进货。一到开门时间,立即套上白色号衣,肩搭毛巾,耳夹铅笔,或站堂迎客,或周旋于诸席顾客之间,满脸笑容,殷勤伺候。后来在杜庄(西泠桥畔杜月笙别墅)拜海上帮会马祥生为师,成为杭城生意人中的“白相人”。江南问题研究会编印的《杭州概况调查》中提到:天香楼老板与杭州青帮副首领姚阿生关系密切,在湖墅区很有势力,在教仁街开设天香楼饭店,为杭州头等中菜馆。1931年,孟永泰成为真正的老板,掌握了天香楼,便将店名改为“武林天香楼”。


抗战期间,孟永泰又在上海牛庄路开出天香楼分店。鼎盛时期,教仁路南北俱有天香楼,隔街相望,一店两开,时称“南天香”“北天香”。

微信图片_2025-09-16_091837_788.jpg

▲《西湖游览指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天香楼经营的杭菜,在杭城具有标准性的特色,无论色香味形,都给人以风味纯正、口感鲜爽的感觉。像东坡肉、叫花童鸡、鲜栗炒子鸡、干炸响铃、火踵神仙鸭、春笋步鱼、西湖醋鱼等都是该店的拿手好菜。天香楼制作的东坡肉,用精肥相间的猪条肉,以酒代水,先焖后蒸制成,具有肉色红亮、味醇汁浓、酥而不烂、油而不腻的特点,有“杭州第一名菜”之美誉。

1949年,孟永泰远走香港,于1950年在九龙开设天香楼杭菜馆,成为海外第一个杭菜馆。


相关内容
一代师表经亨颐 2025-09-10
侵浙日军投降纪实 2025-09-03
忆1956年的台风灾害 2025-08-16
近代杭州佛教旧影:从铃木大拙的杭州佛教访问说起 2025-08-16
杭州自来水厂创办前后 2025-07-2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市政协文史研究中心 杭州文史研究会  电话/传真:0571-8770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