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住在西湖之滨,又曾居在运河之畔。几年前,迁居钱江北岸。 住得楼层较高,走近窗前眺望,视野很广,可以望得很远。窗前是公园,配置的植物品种很多,一年四季变换着丰富的色彩。不远处是钱塘江,可以直观潮起潮落。 窗里,是避风遮雨的家。窗外,包容了整个世界的叱咤风云。 窗里,是一位来去匆匆的过客。窗外,演绎着大自然的风花雪月。 然而,窗外的景象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迁。故而,开始用相机记录窗外的镜像。 假如,把过往数十年间有意无意地在窗前拍摄的镜像归纳在一起,读起来就是自己的生命轨迹。假如,把每个时段的瞬间画面拼接起来,便成了社会变迁的脉络。 顺着时间的先后,顺着自己的旅程开始吧。 封面,是七十年代回故乡无锡县插队落户时从故居“朝北屋”窗前拍摄的,正是春播时节,来不及擦干手心的泥浆按下了这幅镜像。亲娘(奶奶)问,伲来酿做啥?“拍照相”我答,“发痴”亲娘张着无牙的嘴笑着说。 每年收割稻麦的时节,舅婆(外祖母)就会从杭州返乡去地里捡拾稻(麦)穗。每次回来都会让老街茶馆里喝茶的我的同村人带信叫我去吃饭。舅婆待我就像招待贵客似的,有鱼有肉有酒有烟。外婆家楼屋北面的窗外就是“塘河”(京杭大运河),塘河对岸是砖瓦厂(轮窑)的大烟囱,还有夕阳。 76年,“因病”退回杭州。78年进了单位有了一份工作,工资还是年龄的数字大。80年成家了。费用全是父母亲包办的。叔叔帮我安置了结婚的新房,是在杭城市井深处的一条小巷--石匠弄里一幢60年代建造的新公房顶楼。有一间有老虎窗的阁楼,正好用来作我的暗房。我们有了儿子,我们的家很温馨。 邻家的孩子小青、小卿、小芬、小芳常来玩,抢着抱我们的儿子。《国际摄影》杂志用来作道具拍照相。 我家的访客,同事“连根”,因为相貌、喉音极像旧居的街坊“连根”,因此,一直就直呼“连根”,他也认同了。 新房周边基本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民居,有好几家规模较大的丝绸企业,还有一所学校。环境是十分的清静的,市井味浓浓的。 窗对面是一幢和我们居住的新公房一模一样,顶层也有一户新婚的夫妇,他们的女儿“燕燕”与我们的儿子“真真”同年。 杭城的市井深处布满了曲巷拐弄,大的汽车是进不来的。幸好,离上班的工厂不远。(本文转自章胜贤的钱塘记忆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