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宋书“尚意”
讲座预告 | 两宋杭州书法
光明日报刊登肖如平教授《英国…
书讯|龚延明主编,祖慧、周佳…
 
特别关注
 
关于在杭州高级中学建立中国共…
讲堂实录 | 宋书“尚意”
杭州解百的前身
京都状元富阳纸
艺林文韵
 
史话杭州·风雅钱塘:郁达夫《自万松岭至凤山门怀古有作》
来源:杭州党史方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5-06-05

微信图片_20250605102218.jpg

自万松岭至凤山门怀古有作

郁达夫

五百年间帝业微,钱塘潮不上渔矶。

兴亡自古缘人事,莫信天山乳凤飞。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杭州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爱国主义战士。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郁达夫早年在杭州读书,之后到日本留学,曾与郭沫若等人在东京创办“创造社”。1921年9月初,他回到上海,主管“创造社”工作。1933年4月,郁达夫举家回到杭州。在杭期间,他曾任杭州作者协会理事和常务理事,是杭州文坛中的活跃分子。

微信图片_20250605102220.jpg

古凤山门

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企图策动华北五省脱离中国,国民党当局仍采取绥靖政策。9月的一天,郁达夫从万松岭走至凤山门,思及时事,随口吟诵出这首七绝诗。文字初见于其1935年11月29日的日记。该诗借古讽今,表面讽刺宋高宗赵构苟安杭州,不思收复,将王朝兴衰系于古人谶言,实则暗讽国民党当局对日本侵略者的退让态度。

郁达夫在诗前写道:“北平、天津、济南等处,各有日本军队进占,看起来似乎不得不宣战了,但军事委员会只有了一篇告民众宣言的准备。”诗后又说:“此景此情,可以移赠现在当局的诸公。”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西湖百亭 | 双灵亭 2025-06-27
西湖百亭 | 仁风亭 2025-06-20
杭州孔庙碑林藏历代名碑精选 ⑦丨宋理宗御书《圣贤赞》 2025-06-20
郁达夫的六月西湖游记 2025-06-10
古今西湖名人缘|陌上花开缓缓归 2025-06-10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