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素有“丝绸之府”之美称,随着杭州丝绸业的发展,一种为满足行业聚议和解决纠纷需要的组织——行会,及其建筑——行业会馆,也应运而生。杭州最早的丝绸行会,出现在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并于忠清巷建立了行会议事之所——观成堂。 
绸业会馆 光绪三十年(1904),因场地局促,无法满足丝绸从业者集会、议事的需要,宋锡九等人提出“复创迁地改筑”方案,并获得众同业者赞成。此后,绸业巨贾王达甫、蒋延桂、徐吉生、丁立中等集资在保信巷(今直大方伯)内重建观成堂,于宣统三年(1911)初开始建造新厦,民国三年(1914)九月竣工,耗银币5.8万元。整个建筑占地20 亩,层楼叠起,气势巍峨。主要建筑有武帝殿、观成堂、天章阁、行吾素斋等。是当时杭州规模最大的同业组织会馆。新厦建成后,挂出的招牌是“绸业会馆”,一时成为南北丝绸业商贾商议业务、交流行情、集散丝绸、切磋技艺的场所,对发展杭州丝绸业起了一定的作用。 
直大方伯绸业会馆正门(老照片) 绸业会馆旧址地址现在的门牌为:“直大方伯92号”,如今仅存观成堂主体建筑、后厢廊,以及民国三年(1914)“杭州重建观成堂记”石碑。观成堂坐北朝南,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六间。 绸业会馆是杭州现存惟一的丝绸业会馆。作为杭州丝绸业发展历史的重要史迹,对研究近代杭州丝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图片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