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丑与怪:从史前艺术到汉画像的怪异研究
作者:朱存明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8-2-1 定价: 66.00 此书通过对汉以前上古时代的文字、图式、器物、神话等的分析,来研究中国的丑怪。更深层次则是探讨中国文化在其发生阶段从自身经验出发观察自然、社会、人生时产生的种种惊异,并根据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判断其为美或丑。虽然本意是从丑出发来探讨审美发生学,但研究的结果却发现审美的起源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对怪异的警觉,是基于人的经验判断中的自我安全与快乐的生命直觉。 02
广州贸易 作者: [美]范岱克(Paul A. Van Dyke)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沿海的生活与事业:1700-1845 原作名: The Canton Trade: Life and Enterprise on the China Coast, 1700-1845 译者: 江滢河 / 黄超 出版年: 2018-4 《广州贸易——中国沿海的生活与事业(1700~1845)》用九章但高度凝练的文字全方位研究了1700~1845年的广州贸易。第一章回顾了18世纪早期广州贸易初期的状况,论述整个贸易赖以发展的机制的基础。第二章进一步探讨广州贸易的运作。随着每天日常运作的逐渐清晰,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外国人之所以信任广州贸易体制的原因,这促使了来华外国船舶急剧增多。第三章到第五章,具体探讨三种为贸易服务的特殊职业人群:引水人、买办和通事。第三章分析把大型船只引至珠江狭窄水道航行的全过程,可以更好地了解清朝官员如何控制这些船只的来往。第四章通过补给品贸易以及外国人获得物资和劳力以满足需要的方式,探讨外国人如何在中国维持生活。第五章分析由通事所执行的官方程序,这些程序使海关监督能够控制贸易,登记在册以便征收关税。探讨完广州贸易发展的基础之后,本书接下来分析贸易架构中的变化和衍生出的弊端。第六章,回顾贸易管理中的一些重要做法,这些做法旨在掩盖短处而使整个体制运转更加有效。第七章,通过观察白银、鸦片和大米之间的联系,专注讨论贸易的内部机制。第八章,探讨其他若干促进和影响贸易发展的因素,比如澳门贸易、中国帆船贸易、资本市场和代理商等内容,不过这些内容并不是贸易内部机制的一部分。在确定、描述和解释了控制、支配和影响贸易的主要内容和要素后,第九章将讨论这些要素如何互相作用以推动贸易向前发展,同时阐述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结语分析广州贸易体制无法继续维持而土崩瓦解的原因。 03
学习考古 作者: 陈胜前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8-3 定价: 34.00元 本书汇集了作者在教学和科研中的思考,他站在一名考古学老师的立场上,为对考古学感兴趣的、想要投入考古学研究的和正在学习考古学的青年学生、工作者提供了知识背景,包括学科史、学习方法和理论、相关专业书籍等,并对考古教育提出了意见和看法。所写内容,从考古出发,与文学、哲学、科学甚至生活细节相结合,用考古学的方法和视角,探讨大众的事儿。“隔行不隔理”,其视角独特,旁征博引。如爱情考古、从当今时尚看石器的类型划分和考古学文化的风格,从《舌尖上的中国》看考古学研究中的“透物见人”等。对于初入此专业的学生,以及对考古学感兴趣的大众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准确的知识体系,更加难得的是,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 04
白瓷之路:穿越东西方的朝圣之旅 作者: [英] 埃德蒙·德瓦尔 出版社: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穿越东西方的朝圣之旅 原作名: The White Road: A Pilgrimage of Sorts 译者: 梁卿 出版年: 2017-12-1 页数: 500 定价: CNY 69.00 中国是关于瓷器的一切故事的起点,千年来瓷器在这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成就,形成了伟大的传统。世界级陶瓷艺术家与畅销作家埃德蒙•德瓦尔从中国开始,深入探访“发明和再造”了瓷器的三座世界性的瓷都:中国景德镇、德国德累斯顿、英国普利茅斯,以贯穿中西的视角,结合了旅游札记、回忆录与历史讲述,追溯瓷器从中国传入欧洲发展演变的辉煌历程,描画出一部数百年中西文明交流史的迷人面貌。神秘的白瓷堪称促成东西方交流的最重要文物。1291年,马可•波罗将第一件中国瓷器带回威尼斯,从此掀起了整个欧洲对瓷器的狂热。四百年间,西方无人破解瓷器的烧制配方,瓷器被称作“白金”,成为中国的不传之秘,而一条瓷路也在东西方之间逐渐形成。德瓦尔仔细搜罗爬梳文史典籍与档案资料,白瓷之路上重要的时空坐标,被史剧般错综复杂而又引人入胜的故事点染标注,王侯贵族、传教士、炼金师、哲学家、商人和冒险家悉数登场,娓娓道出一幕幕掩埋在历史云烟里的瓷器故事。在本书中,作者对人性的关注与沉思贯穿始终:关于人类在一个速朽世界中追求恒久美好之物的雄心,并且不惜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 05
1919 作者: 埃雷斯.馬內拉(Erez Manela) 出版社: 八旗文化 副标题: 中國、印度、埃及和韓國,威爾遜主義及民族自決的起點 原作名: The Wilsonian Moment: Self Determin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igins of Anticolonial Nationalism 译者: 吳潤璿 出版年: 2018-3-28 页数: 464 定价: NT$500 本书是斯特凡·贝格尔教授主编的“书写民族”系列丛书的第一本论文集。该书收录了来自四洲八国的著名历史学家的论文,集中讨论了19世纪以来历史学家在各地民族国家建构中的角色,用全球比较的视野呈现了历史书写在不同时空中的异同分合,进而把“书写民族”这样的举动内嵌到全球性知识生产与流播的过程里。 06
美国内战回忆录 作者: [美] U.S.格兰特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译者: 王立言 等 出版年: 2018-2 页数: 562 定价: 148.00元 美国内战回忆录(全两册)由美国第18任总统、内战期间联邦军统帅格兰特将军晚年根据自己的经历撰写而成。这部作品完成后四天,格兰特将军带着无尽的凄凉和遗憾离开了人世。本书以时间为主线,上册讲述了作者在西线指挥作战时的各次战役;下册主要讲述了作者升任中将、成为全军统帅后,指挥联邦军与邦联军在东线鏖战,攻克邦联首都里士满,迫使邦联军统帅R.E.李将军投降,最终赢得了这场历时四年的残酷战争的胜利。 07
晚近的历史记忆 作者: 陈晓莹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两宋的五代十国史研究 出版年: 2018-1 定价: 86.00元 五代十国的历史于两宋—尤其是北宋—乃近代史。这段混乱跌宕的历史,是两宋的政治高层、知识群体乃至一般民众关注的重大话题之一。两宋时期,一方面,有关五代十国的追忆、伤痛、愤懑、鄙夷、期待,种种复杂而又难以厘清的思想情感,皆在数百年间关于五代十国史的著述与议论中隐隐再现,至今读起来,仍令人唏嘘感叹:另一方面,有关五代十国的反思、考量、鉴知、比照,诸多理性提升与焦虑,又在两宋的体制架构、政治实施与意识形态取向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本书就是对上述内容的系统梳理和整体研究。 08
清代华南帆船航运与经济交流 作者: [日] 松浦章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译者: 杨蕾 出版年: 2018-1 定价: 48.00元 本书着重探讨清代华南帆船在东亚海域内所扮演的角色。全书上下两编各有侧重点,上编侧重于文化层面的解读,分析历史文本,勾勒船神信仰、海上救助等历史面貌。下编侧重于经济层面的探讨,讨论了清代华南帆船往行福建、长崎、台湾、上海等地的经济活动,结论清代华南帆船航运与经济交流的意义。 09
中国乡村 作者: 萧公权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副标题: 19世纪的帝国控制 译者: 张皓 / 张升 出版年: 2018-2 页数: 724 定价: 158.00 《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是萧公权先生的学术代表作之一,考察了19世纪清王朝统治中国乡村的政治体系,包括理论基础、措施和效果。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乡村地区自然的社会组织划分和基层行政体系,即村、集市、乡镇的划分,保甲和里甲的行政分配和结构特色;第二部分考察国家控制乡村的统治体系,涉及保甲监控、里甲税收、社仓等灾荒控制以及乡约等思想控制系统的设置情况;第三部分讨论乡村控制的合理性及其效果,以及乡村对它的回应。本书附录有关里甲、粮仓等制度的珍贵资料。 10
Gender, Power, and Talent 作者: Jinhua Jia 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The Journey of Daoist Priestesses in Tang China 出版年: 2018-3-6 页数: 336 定价: USD 70.00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changes in political policies, the religious landscape, and gender relations opened the possibility for Daoist women to play an unprecedented role in religious and public life. Women, from imperial princesses to the daughters of commoner families, could be ordained as Daoist priestesses and become religious leaders, teachers, and practitioners in their own right. Some achieved remarkable accomplishments: one wrote and transmitted texts on meditation and inner cultivation; another, a physician, authored a treatise on therapeutic methods, medical theory, and longevity techniques. Priestess-poets composed major works, and talented priestess-artists produced stunning calligraphy. In Gender, Power, and Talent, Jinhua Jia draws on a wealth of previously untapped sources to explain how Daoist priestesses distinguished themselves as a distinct gendered religious and social group. She describes the life journey of priestesses from palace women to abbesses and ordinary practitioners, touching on their varied reasons for entering the Daoist orders, the role of social and religious institutions, forms of spiritual experience,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ndered identities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Jia takes the reader inside convents and cloisters, demonstrating how they functioned both as a female space for self-determination and as a public platform for both religious and social sphere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lives and roles of Daoist priestesses in TangChina, Gender, Power, and Talent restores women to the landscape of Chinese religion and literature and proposes new methodologies for the growing field of gender and religion. 11
晚清小说的新概念地图 作者: 颜健富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8-4 页数: 328 定价: 52.00元 随着清朝在军事、政治上的挫败,“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天朝荣光”破灭,传统天下观崩坏,新的世界观建立。作为时代结构一环的小说,亦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晚清小说的新概念地图》聚焦1902至1911年间的小说文本,从空间想象、冒险精神、忠义观念等意识的转变入手,展现了晚清小说家们的焦虑与思索,讲述他们在激荡的变革时代如何将“中国”置入“世界”的坐标,重新找寻中国定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精彩纷呈的“新概念地图”。此外,书中还探讨了晚清小说中崛起的“国民”理念如何影响、启发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作家的创作,全面展现晚清至民国的政治、社会、文化转型。与很多前辈学者仅就“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泛泛而论不同,本书作者发掘了《狮子血》《痴人说梦记》等一批极重要却被长期忽视的作品,并抓住其中关键问题进行研究,颇具开创性,荣获2016年台湾“中研院”年轻学者研究著作奖。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