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儿河下6—3号建筑位于上城区,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胡雪岩故居隔街相望,与汪宅隔墙相邻,系砖木结构的仓储建筑,建筑面积约280平方米。主体建筑坐东朝西,清水砖墙,夯土围墙构成院落,格局完整。青砖外墙上有规律地镶嵌着红砖,一层窗户为弧形砖窗楣,颇具特色。
· 靴儿河下6—3号建筑 ·
该建筑曾作为益元参号的仓库,主要堆放参茸、燕窝等。益元参号创设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以出售纯野山参著名,执杭城参燕业之牛耳,闻名于杭嘉湖一带。此后该房屋也曾作为杭州工具厂宿舍使用。
· 益元参号旧照 ·
2012年,望江地区建设改造指挥部启动实施靴儿河下6—3号建筑的保护修缮工程,重点对建筑原结构进行了整体加固和修复,对建筑外立面、室外环境进行整治和修缮。在保护原建筑主体格局和特色构件的同时,对内部配套设施进行科学合理地提升改造,实现了历史风貌保护与功能利用的和谐统一。
· 修缮前的靴儿河下6—3号建筑 ·
· 修缮后的靴儿河下6—3号建筑 ·
2016年,靴儿河下6—3号建筑作为杭州市方志馆馆舍之一重新面世。开馆以来,组织开展过多次历史文化讲座和专题活动,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2万人次。建筑一楼称文杏馆,为讲座报告场地,二楼承担咨询服务、存放志书功能,共存放地情图书3000余册。如今来到这里,游客或可听听讲座,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或可踏上二楼,检索一本珍贵的志书,静静品读。
· 文杏馆 ·
从曾经堆放参茸、燕窝的仓库,到蝶变为公众使用的方志馆,靴儿河下6—3号建筑的意义实现了物质、精神层面的升华,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与文化魅力,成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典型案例。
· 靴儿河下6—3号建筑全景·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