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之追问 作者: 陈胜前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来自史前考古学的思考 出版年: 2019-1 定价: 38.00元 直立行走和狩猎为何成就了人类?从狩猎- 采集到农业产生,人类在演化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什么转折事件?战争如何影响人口变化?……史前考古学家研究人类超过99%的历史,本书探讨了现代人起源演化中的生计策略和文化适应,从各个细微方面体现了考古学的洞察力。 陈胜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 年赴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SMU)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美国考古学会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弗雷德·温道夫(Fred Wendorf)和“新考古学”开创者、考古学家路易斯·宾福德(Lewis Binford ),2004 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考古学理论、考古学思想史、农业起源、石器分析、遗址过程动态解读、史前艺术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 2 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考述 作者: 赵昌平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 定价: 98 本书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发端的辉煌历史。从开辟、补天、射日、治水,到制器、植谷、疗疾、服畜,各种传说的铺排环环相接;由开辟传说、法相天地到龙凤崇拜、炎黄兴起,再及尧舜神话与鲧禹治水,各种梳理也丝丝入扣。将其称作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中华民族创生史可谓当之无愧。 赵昌平(1945—2018)著名出版人、文史专家,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特聘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文学专家组副组长。主攻唐诗学及中国古典诗论,著有《赵昌平自选集》《顾况诗集》《孟子:匡世的真言》《唐诗三百首全解》等。曾与骆玉明、汪涌豪合著神话普及读物《中华创世纪》。 3 从大野泽到梁山泊 作者: 贾长宝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公元12世纪末以前一个黄河下游湖泊的演变史 出版年: 2019-2 定价: 85.00元 “大野泽-梁山泊”作为黄河下游曾经存在的巨浸大泽,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与郡县地理沿革、河渠沟洫变迁、漕运水利建设、屯垦括地等问题都息息相关,又长期以“盗区”知名,所以引起古人格外的关注。从宋元到明清,该湖泊的由来与消亡是历代史地学者必定论及的问题。宋人“梁山泊古大野泽”之说在后世著述中被广泛征引,表明古人认识到了大野泽与梁山泊作为同一湖泊的不同阶段,彼此存在承继关系;但因缺乏自然地理学科背景,传统著述对“大野泽-梁山泊”的具体演迁解释得非常模糊。民国以来的学术界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未超出沿革地理的视域。本文尝试以现代历史地理学方法,对“大野泽-梁山泊”在公元12世纪末之前的演迁史进行研究。 贾长宝,男,汉族,1988年1月生于河南省新乡市。2005年9月至2013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 2013年10月起至今,就读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与中德文化交流史。 4 周礼与“家天下”的王制 作者: 陈赟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 定价: 79 王国维自视其《殷周制度论》为经史二学上的大文字,但其藏经学于史学的进路一再被遮蔽。本书由史而经,由王国维而上及历代诸儒,对西周王制要素的继统法、封建、禘礼,尤其是宗法等,进行了翔实而具有系统的阐发,试图在规模、广度与深度上呈现西周王制的几本架构、制度基础、精神原则和理念根基。本书的特色在于:基于经史之学的进路,立足于儒家思想的大视野,对西周王制做了别开生面但又根植于经典的诠释,尤其是对继统法、宗法等进行了集大成性的研究,对《殷周制度论》与三代王制的理解提供了新的可能进路,也为中国思想的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恢宏的视野。 陈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哲学、近现代哲学、比较哲学、思想史等。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牛津大学、孟菲斯大学、台湾大学访问学者,台湾东海大学访问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1)、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2011)、上海市社科新人(2011)等。著有《回归真实的存在:王船山哲学的阐释》《中庸的思想》《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庄子哲学的精神》《儒家思想与中国之道》《困顿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现时代的精神生活》等多部专著。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项、上海市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1项等。数次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励。 5 武帝文教与史家笔法 作者:董成龙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2月 《武帝文教与史家笔》基于对司马迁《史记》的阅读和思考,作者董成龙在多年潜心阅读经典的基础上,整理出一条贯穿三皇五帝至汉朝的立朝与立教线索,根据这条线索,又反观司马迁的史家笔法及其背后的心法。司马迁继《春秋》之志而作《史记》,申明周秦之变与秦汉之变,叙事贯穿立朝与立教两大问题。立教是确立官奉学说、改正朔(年的起始月和月的起始日),要害在立德。立朝而不立教,则无法导民以德,延绵政权。汉朝立朝以来,高祖沿用秦制秦德(水德),惠吕无违高祖确立的汉朝祖制,虽行黄老之术却不依黄帝(土德)为国朝敲定土德;中经汉文帝刘恒(前203-前157)、汉景帝刘启(前188-前141)意欲改弦更张,遭遇立朝权臣捍卫祖制,未能成行;终于汉武帝确立代秦而起的汉朝新德(土德)。与此同时,在儒生建议下,汉朝不再沿用秦制颛顼历,改用太初历,重启历史纪元。改德与太初历创制(天人之际),加之由黄老之术而独尊儒术(君臣关系)的官学调整,共同构成立教时刻。 董成龙,法学博士,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攻政治思想史,聚焦中世纪之后的立国与立教。主编“世界史与古典传统”译丛,编译著作《大学与博雅教育》、《德性与权力》。代表作品: 《清民变局中的政治儒生与国运情怀》、《共和与君主》、《梁漱溟的“建国运动”》、《立教时刻的史家笔法》等论文,《排他性共和主义与非君主制共和国》等译文。 6 甲午战争 作者: [日]大谷正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启微 原作名: 日清戦争:近代日本初の対外戦争の実像 译者: 刘峰 出版年: 2019-3 1894年夏,中日之间爆发了近代以来两国的首次大战。以此为界,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面临亡国的危机;日本则一跃成为东亚强国,开始跻身列强行列。这场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战争究竟缘何而起?其间经历过怎样的复杂过程与时局变迁?此后的东亚情势又何去何从?日本当代著名历史学者大谷正利用大量文献档案,从政治史、外交史、军事史、媒体史、社会史等多个角度切入课题,将一场复杂的甲午战争展现在读者眼前。 大谷正,1950年生,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毕业,日本专修大学文学部历史科教授,专攻日本近代史,出版专著《近代日本的对外宣传》《兵士与军夫的日清战争》,另合著有《日清战争的社会史》等书。 7 近代中国的司法 作者: 聂鑫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19-1 页数: 176 定价: 35.00 晚清以来,近代中国受欧风美雨的影响,废除了传统的中央三法司与地方行政长官兼理司法制度,建立了现代的司法制度。经历约半个世纪的发展,民国在司法体制建设方面亦取得一定成绩,通过制度选择与制度创新,在有的领域甚至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表面上看,1949年之后中国大陆的司法体制与近代中国相较已改弦易张,新旧体制泾渭分明;但实际上今天司法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亦为民国司法的核心问题,例如独立的行政审判机关、最高司法机关抽象的规范解释权、司法行政权的特殊安排等等。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近代中国的司法展开研究:民初选举诉讼中的法官造法、平政院裁判与近代中国文官保障制度的司法实践、公务员惩戒的司法化及其界限:公务员惩戒委员会体制研究、民国司法院:近代最高司法机关的新范式、近代中国审级制度的变迁、从三法司到司法院——中国司法传统的断裂与延续。 聂鑫,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台办、国台办(清华大学)两岸关系法政问题研究基地秘书长。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南京大学法学学士(2000)、北京大学法学硕士(200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2008),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哈佛大学法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2007-2008)。研究领域包括法律史、比较法、宪法学、法学教育与两岸关系。近年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获得省部级奖与学会一、二等奖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历史研究》等中英文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中华民国(南京)宪法研究》(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中国近代国会制度的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中西之间》(法律出版社),独著教材《中国法制史讲义》(北京大学出版社),译著《别了,孟德斯鸠:新分权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8 宋朝与高丽往来人员研究 作者: 王霞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1 定价: 88 宋与高丽关系是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的转型期,双方由传统的一元朝贡关系转变为复杂的多元朝贡关系。分裂的政治格局决定了这一时期宋丽关系的“特殊性”,而*能反映这一“特殊性”的就是双方的往来人员。*是使节交聘。与大一统时代不同,此时的官方交聘行为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交聘目的亦灵活多变。第二是商人往来。与唐代是新罗商人主动来中国沿海地区进行贸易不同,宋丽贸易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大量宋商前往高丽。第三是留学生和求法僧,数量与唐代相比明显有所下降,但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第四是移民。这一时期出现了宋人“主动移民”的案例,他们的移民行为具有和平性、海洋性、稳定性和精英性的特征,与因避难、战争、逃荒等客观因素进入高丽的移民完全不同。这些动态的人群,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而立体的宋丽关系图:使节手持文书与节钺,举止高雅地在豪华的宫殿里移交国书;商人在繁忙的码头匆忙装卸货物,汗流浃背;留学生满腹经纶作诗唱和,以宾贡进士的身份荣归故里;求法僧携带经卷游历名山古刹,在求师问道中发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之慨;移民收拾行囊,在高丽王的热情招募中远赴高丽期待开启人生新篇章。 王霞(1981-),女,回族,山东济宁人。2005年6月西北民族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2008年6月陕西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获得世界史方向硕士学位,期间交换留学韩国一年且获得韩语中级资格证。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在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工作。2015年6月,获得陕西师范大学中外关系史方向博士学位。2015年7月至今,在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作者一直以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为主要研究方向,硕士、博士阶段学位论文也是围绕这一方向,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域外汉集研究集刊》、《唐史论丛》、《当代韩国》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两项,主持省级、市级、校级课题多项。 9 曾国历史与文化研究 作者:方勤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该书稿依据考古发掘资料和出土文献材料,并结合极少量传世文献,对名不见经传的曾国历史进行了梳理。首次结合*考古发现,以曾国文化内涵为分期依据,对曾国墓葬材料进行系统梳理,尝试构建曾国的历史脉络框架,将曾国历史分为西周早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略涉及春秋中期)等阶段。在这个基础上,再分析其文化内涵,探讨其与中原中央王朝和周邻诸侯国特别是楚国的关系。该书稿的出版将进一步推动曾国文化的研究。 方勤,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现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2013年参与了叶家山考古工作;2014年、2015年主持了郭家庙曾国墓地发掘,并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6年、2017年主持苏家垄墓地与遗址的发掘,并获得2017年“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并先后发表如《曾国历史的考古学观察》等关于曾国历史与文化研究的论文多篇,是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叶家山曾国墓地研究”的专家组成员和子课题负责人。 10 中国古代的婆罗门教和婆罗门文化影响 作者: 严耀中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19-2-18 页数: 538 定价: 78.00元 本书是关于中国古代所受到的婆罗门教和婆罗门文化影响的研究性著作。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作者从数以千计的文献和文物中钩沉出婆罗门教和婆罗门文化在中国古代存在的种种证据。这些证据包括一个成熟宗教所应该有的全部元素,如神职人员及其传教活动、宗教场所、经籍、信徒墓葬等等,以及文化的各个领域。作者用“碎片分合”、“借瓶送酒”等机制来说明婆罗门教及婆罗门文化是如何输入中国的。为此,该书还在理论上阐释了一种宗教文化传播到异地或异文化领域的标准及标界,并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充分进行了图像和文献的相互释明。这些工作都是以往学者很少甚至没有做过的,对于中国宗教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的完整和准确有着重要意义。 严耀中,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中国佛教社会史史、宗教学等。曾出版《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江南佛教史》、《汉传密教》、《北魏前期政治制度》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11 清末新政制度变革研究 作者: 关晓红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19-1 页数: 392 定价: 58.00元 清末新政是我国近代社会知识与制度转型的重要时期,其制度变革具有牵涉面广、中西新旧缠绕及变化繁多、曲折反复等特征。该书以内官制中的学部酝酿、设置为个案,同时考察了外官制变革中的争议与成效、科举改章至终结对乡村士子的影响,通过整体观照下的具体深入,展现革除旧知、旧制、移植新制过程的诸多纠结困扰,揭示了观念与制度、制度与人事、制度与历史文化、制度与社会等多方联系,以及“速成”新政与清廷速亡的结局。 关晓红,中山大学历史教授。 12 迦太基與海上商業帝國 作者: 粟田伸子 / 佐藤育子 出版社: 八旗文化 副标题: 非羅馬視角的六百年地中海史 原作名: 通商国家カルタゴ 译者: 黃耀進 出版年: 2019-1-30 页数: 400 定价: NT$550 本書首先從「腓尼基人本土及殖民城市的歷史」展開,填補羅馬崛起前的歷史空白。當時是由腓尼基人的活動、以及與希臘勢力持續保持均衡而寫下的前羅馬地中海史。緊接而來的,則是「羅馬和迦太基的對決」,並以迦太基的滅亡與留給後世的遺產做總結,完整重新鳥瞰古代地中海全史。 栗田伸子 東京學藝大學教授,專長羅馬帝國與其周邊地域研究、北非史中的迦太基與羅馬研究。曾參與寫作或共著有:《古代羅馬法研究與歷史諸科學》(創文社,1986)、《希臘與羅馬──古典古代的比較史考察》(河出書房新社,1988)、《古代地中海世界的統一與變貌》(青木書店,2000)、《躍動的古代羅馬世界──關於支配與解放運動》(理想社,2002)、《幻影的羅馬──「傳統」的繼承與形象的變容》(青木書店,2006)。 13 大辯論: 左派與右派的起源 作者: 李文(Yuval Levin) 出版社: 時報文化 副标题: 左派與右派的起源 原作名: The Great Debate: Edmund Burke, Thomas Paine, and the Birth of Right and Left 译者: 王小娥 / 謝昉 出版年: 2018-12-25 页数: 320 定价: NT$400 《大辯論》深刻檢視了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這兩個哲學信仰系統對於自由、正義、平等、人性、歷史、理智與改革等概念的不同理解,並進一步說明二者的對立,對當今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凡試圖理解個中要義的讀者,都可以從本書尋得答案。 李文(Yuval Levin) 芝加哥大學政治哲學博士,曾任美國總統小布希的公共政策官員、《國家事務》(National Affairs)雜誌創辦人暨編輯、道德與公共政策中心(the 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Center)赫托高級研究員(Hertog Fellow),也是《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與《旗幟週刊》(The Weekly Standard)特約編輯。 14 美孚石油公司史 作者: 作者:[美]艾达·塔贝尔 译者:肖华锋、方芳等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2月 本书以调查报道的方式,披露了洛克菲勒及美孚石油公司建立石油垄断的种种手段和累累劣迹。塔贝尔花费了五年的时间,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分析,以及对相关人员的走访,向人们清晰地揭露了洛克菲勒靠非法牟利而发迹的所谓“美孚石油方式”。然而,其写作手法并非义愤填膺的谴责,她以翔实的数据,冷静、客观的笔触,实事求是地勾勒出了石油垄断帝国的发展史,以及洛克菲勒集团的全貌。 艾达·塔贝尔(Ida Tarbell,1857—1944),调查记者、作家,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美孚石油公司史》是她为《麦克卢尔杂志》创作的一个系列,旨在揭露石油业的商业垄断与不正当竞争。1922年,塔贝尔被《纽约时报》评为美国“12位伟大女性”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