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禹杭履迹
 
命途多舛的《皇朝文鉴》,为何“搁浅”,又为何出版留世
来源:《举世稀逢是宋刊》  作者:姜青青  日期:2019-07-19

图1-4 《皇朝文鉴》南宋麻沙刘将仕宅刻本。北京大学藏.jpg

图1-4 《皇朝文鉴》南宋麻沙刘将仕宅刻本。北京大学藏

(接上篇)《皇朝文鉴》这部书之所以会“搁浅”,后人看得更透彻一些,那就是当时围绕这部书的编纂,大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还记得周必大建议孝宗去馆阁臣僚中选主编这个桥段吗?这拨第一枚算盘珠子的人就是周必大。馆阁是大宋文人在中央朝廷的“集散码头”,这码头有码头的文化,但凡馆阁之臣因为职责所在,辞赋文章、参政议事的核心观念基本上要以“皇权”为中心。这是规矩,也是文化,并非可以简单理解为馆臣就是一帮溜须拍马的家伙。为皇帝鼓鼓掌、吹吹号,提振皇帝的政治自信和文化自信,也是为了富国强兵。老周自己就是馆臣出身,他建议新编《文海》交由馆阁臣僚来打理,就是希望新书能围绕“皇权”中心,体现赵家皇帝在文治上的丰功伟绩,这想法与馆臣的一贯做派是一脉相承的。

吕祖谦接手新书主编后,又拨动了另外一行算盘珠子。按理说,老吕恪尽职守,勤奋工作,这书编得还是很出色的,至少皇帝起初还是非常认可的。但他有不同于馆阁臣僚的另外想法。作为当时理学的代表人物,老吕“醉翁之意不在酒”,总想着在这样一个钦定的重大文化工程中,融入理学主张,所以他一开始就提议要对原来的坊刻本“大拆大建”,意在厘定一条能够展现理学价值观的思路来,那就是要突出“道统”观念,即当政者要在道德上树立权威,以德治国。老吕的想法首先就叫赵磻老和临安两教官受不了,于是他们找借口开溜了。而馆阁同僚对老吕的做法也看着不顺眼,没有一人肯做帮手。原来朱熹在和老吕探讨新编《文海》的编辑方针时,叮嘱他千万不可放入与理学相左的异端邪说。然而老吕因为馆阁之臣的职责所在,也要考虑一碗水端平,因而除了大量选用理学人士的诗文作品之外,也宽宏大量地放进了一些并不被理学一派所待见的人物之作。所以,后来朱熹、张栻等人看到新书目录后,甚为不满,搞得老吕里外不是人。

新书编定,孝宗叫周必大作序,老周作为这项文化工程的发起人不好甩手不干。但他在序言中还是按照自己既定的“算法”码字,强调大宋皇帝的政治对于国家文运盛衰的决定作用,大宋文豪辈出、杰作涌现,全靠赵氏皇帝领导得好。老周这时还在千方百计扭正这部书的“导向”问题。(图13)千万不要以为老周人品有问题,身为朝廷大臣连点节操都没有。

事实上,在馆阁镀过金的人有浓厚的御用色彩实属正常。倘若你今天犯颜,明天直谏,遣词造句还可着劲儿像邹浩那样的不堪,让天王老子都下不了台,别说皇帝了,搁谁谁都受不了,那还要你干吗?还能好酒好菜地跟你推杯换盏?做梦!可是老周这番话显然和理学观念不合,所以后来老吕收到这篇序言后,心里直骂娘,你老周这算啥玩意儿?整一篇都是马屁文字啊!但这是皇帝叫这么写的,你能怎么样?没办法,老吕只好叫人将这篇序言束之高阁,再不提这茬了。那孝宗封赏老吕的事儿,陈骙为啥要从中作梗?原来这陈骙也是馆阁名臣,编过不少国史方面的重要书籍(传世的就有《南宋馆阁录》),还主持过秘书省的办公楼建设,在馆臣中也是老资格了。他见老吕屁股坐在馆阁,做事却违反基本原则,偏离了“方向”,心里当然不爽,心想你这点歪脑筋小算盘瞒得了谁?你不过想趁此机会借船出海,但我告诉你,没门!可是,陈骙胳膊拧不过大腿,皇帝执意要升迁老吕,他也挡不住,只好在有关批文中呲牙咧嘴一番,过过嘴瘾罢了。但陈骙的态度代表了馆阁臣僚的普遍心思,后来出现的那个彻底扭转剧情的“媢人”,十有八九就是馆臣中的一员。

朱熹还有张栻,他们和吕祖谦算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但心地宽厚的老吕对一些不入他们法眼的文字也网开一面,与朱熹当初提出必须旗帜鲜明地摒弃异端邪说这一要求,还是有距离的,所以这书让他们感到别扭也在情理之中。后来馆臣崔敦诗奉命删改书中奏章,更是让朱熹不快,又着实非议了一通。不过,朱熹看问题还算是比较全面的,他在晚年对《皇朝文鉴》又有新看法,认为这书还是编得很有深意的,所选奏章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大是大非问题,大宋近两百年在文化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后来文学流派的变革,也尽在其中,所以这书绝非一般的文选集子可同日而语,对老吕的努力工作还是作出了很高评价。

最后介绍一下《皇朝文鉴》在南宋时的最终结果。吕祖谦回乡后没几年,在淳熙八年(1181)去世了。他至死也没能看到自己呕心沥血、半条老命都搭进去的《皇朝文鉴》的出版。还是在江钿老家建阳,有名的麻沙书坊“刘将仕宅”将这部书刻版刊行了。(图14)但到宁宗时把持朝政的韩侂胄大兴“庆元党禁”,理学道学言论统统被禁止,可偏偏吕祖谦当时就选了理学巨擘伊川先生程颐的文章,《皇朝文鉴》又被指为反面典型,差点被焚书扬灰。党禁弛解后的嘉泰四年(1204),新安郡(即徽州)地方官沈有开有感于“麻沙本”《皇朝文鉴》错讹很多,读起来很不舒服,便让当地学校对全书校订重版。这一年,周必大也去世了。嘉定十五年(1222),沈有开的后任赵彦适发现沈氏本仍有不少脱漏谬误,恰巧他的好友喻君与吕祖谦后人相熟,听说赵彦适很推崇《皇朝文鉴》,便寄来了这书的吕家藏本。赵彦适当时是“喜而不寐”,立即组织力量重新校订出版。到了端平元年(1234),赵彦适后任刘炳看到了“东莱家塾”的版本,也就是吕家自己刊刻的《皇朝文鉴》,便对赵氏本也不太满意,于是对全书再次订正,全新出版。而在《皇朝文鉴》编辑部所在地的京城临安,南宋时却再无看到这部书的出版。

宋版书的问世,真是复杂曲折,艰难异常!而临安作为当时南宋京城,一部书的出版更是受到了各种政治势力和文化取向的密切“关注”,稍有“异响”,群起攻之。《皇朝文鉴》只能算是在临安编成的,刻印均在外埠。是以,后人要一览编校刻印俱在临安完成的宋版书,殊为不易,真所谓“举世稀逢是宋刊”!

 

 

文章来源《举世稀逢是宋刊》《杭州文史小丛书》第四辑

文章原名《钦定编纂的《皇朝文鉴》终因架不住围攻在京“搁浅”了》


相关内容
湘湖轶事|湘湖《小竹里馆图》旧事 2024-11-20
《走近西湖》论文集|徐吉军、董顺翔:南宋临安西湖饮食文化浅析 2024-11-20
我荐|钟毓龙:《诗词曲语辞汇释》作者张相小传 2024-11-19
思想汇|司马一民:李白有没有到过湘湖? 2024-11-19
淳安“四石” 2024-11-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