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特别关注
 
天下神仙府,地上宰相家——宋元时期的洞霄宫盛况
来源:《灵府琼馆留凡间》  作者:马晓坤  日期:2019-12-20


时至北宋,道教又发展到一个高峰。开国之初,宋太祖、宋太宗就注意扶持道教。宋真宗更加崇奉道教,不仅加封老子为太上混元皇帝,而且命令王钦若、张君房等编撰了《大宋天宫宝藏》,宋徽宗更是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刊行了《政和万寿道藏》。上行下效,崇尚道教成为一代风气。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中,天柱观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个人物:陈尧佐。陈尧佐世称颖川先生,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在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时任两浙转运副使,与白元鉴等同游天柱观时见到奇异的景象:他们在大涤洞口秉炉烧香,忽然有五色祥云从洞中飘出,上达云霄,下弥林麓,隐隐约约还看到似乎有仙人在云气中来往,数刻方散。另外,他去天柱观时在观门外看到一株郁郁苍苍的大栎树,是唐代名道吴筠手植,本来在宋咸平元年(998)已经枯死,但在他来的这一年却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这都令本来便信奉道教的陈尧佐以为神异,于是上表图状以叙此事,宋真宗也以此为祥瑞,下旨设醮祭神,并因此改天柱观为洞霄宫,赐田十五顷以资此观。在北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清理繁多的祭天投龙的名山洞府,只余20处,大涤洞名列第五位。

 

陈尧佐.jpg

陈尧佐

北宋时期,洞霄宫也是当时文人墨客喜欢游览的胜地。这里还流传着一个神异的小故事。衢州人赵忭是一位刚直不阿的官员,人称铁面御史。他曾两次在杭州做知府,却一直没有去闻名遐迩的洞霄宫。在元丰七年(1084)八月的一天,他忽然做梦梦到一处宫观,宫阙重叠,巍峨壮观,有几个道士迎接出来,说是洞霄宫。于是发兴游赏,所见楼阁金像,泉石亭台,无不一一与梦中相符,不禁感慨仙圣有缘。北宋时苏轼为官杭州期间,也曾数次游览洞霄宫,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元祐五年,当他又一次为官杭州时,曾写道:“前身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忆旧游。更欲洞霄为隐吏,一庵闲地且相留。”(《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元祐五年十月二十日)他这里所用的“隐吏”,涉及到宋代以来的一种职官:祠禄官。这种官制究其根源,则在于唐代之宫观使制,不同的是唐代宫观使实际执掌宫观事务,是名副其实的官职,而这种祠禄官虽称为“监某庙”“提举某宫观”,却不负责具体事务,仅是借名食禄。这种制度始于宋真宗时,清代学者赵翼在其所著 《廿二史札记•宋祠禄之制》条中言,宋代的祠禄制度始于宋真宗时期的王旦,他因病致仕时,真宗任命他为玉清昭应宫使,领宰相一半的俸禄。可见初衷是佚老优贤,为高官提供一种福利。初时只有位极人臣者才能得到,而王安石变法时则以此职处置意见不同者,于是人数大增,至南宋初年,可以统计出的祠禄官竟然有1400余名,北宋后期至南宋的中高层官员,一旦仕途不畅,可以自乞奉祠或落职奉祠。祠禄官本身并无官品,视其所带寄禄官或职事官而定。其有内祠与外祠之别,内祠优于外祠,提举杭州洞霄宫原为外祠之一,因南宋定都临安,升为内祠,提举洞霄宫也成为去位的宰阁大臣的好归宿。据《洞霄图志》所载,两宋提举洞霄宫的官员就有118位,清代朱彝尊在游览洞霄宫之时有感于《图志》未载南渡后提举官姓名,后稽考旧史,爬罗剔抉,历时14年,将南宋建炎到咸淳年间余杭洞霄宫南宋提举官的名字官职共计115人都记录下来,现在收在《曝书亭集》第65卷。宰相或副宰相级别的官员据近人许圣元《洞霄宫》的统计有60多位,其中不乏在当时政局中起过决定性作用的实权派人物或文化名人,如蔡京、李纲、赵鼎、张浚、郑清之、江万里、朱熹、范成大等。李纲曾两次提举洞霄宫,死后葬于大涤山,清代时洞霄宫还有李纲祠;大儒朱熹,晚年仕途不畅,自请提举洞霄宫,后也在洞霄宫立祠祭奉。

 

赵忭.jpg

赵忭

南宋时宋室南迁,洞霄宫由外祠变为内祠,更由于皇帝崇道,洞霄宫得到空前发展。先时在北宋末年平定方腊起义的过程中毁于兵火,没有及时重建。南宋绍兴初年(1131),宋高宗曾率大臣至大涤山祝祷,对此颇感惋惜。绍兴二十五年(1155),崇道的宋高宗以皇太后之命派修内司工役和步兵司军兵到洞霄宫,在一切人员物资皆不惊动地方官员与百姓的情况之下,重建了殿堂,有昊天殿、钟楼、经书阁、玉皇阁、演教堂、东西宫、逃生洞及其他宫宇设施,规模浩大。其费用开支均出自慈宁宫,所有能工巧匠和差役均由外地调拨,数年后建成,规模宏大,宫内分三大殿、三院、十八斋堂、五十五楼观祠阁等,宫外21里处立通真门,进入洞霄宫须经通真门、九锁山门、外门、双牌门和山门,共设门五道,出入森严,重建后的洞霄宫盛况空前。陆游曾称赞新建洞霄宫恢宏壮丽,鬼斧神功。乾道二年(1166),在洞霄宫庆成之时,宋孝宗率后妃、朝廷大臣陪同太上皇赵构与太上皇后至此祈祷,停留数日,并御书“自有天地”匾额。此后,赵构还专程来过数次,为出行方便,他还派人在沿山河边修建了一条宽达五马并行、长近20公里,直达老余杭洞霄宫的青石板道路,供自己和文武百官出行,如今这条青石板路还存在于杭州西溪路的柏油之下。后世南宋帝王往往把洞霄宫当成避暑的行宫,常来此处,宋理宗曾为之御书“洞天福地”。

 

极盛时期的洞霄宫有殿堂、道舍千余间,道士数百人。可惜于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又一次毁于大火,烧燎一空。

 

洞霄宫图。清·闻人儒《洞霄宫志》.jpeg

洞霄宫图。清·闻人儒《洞霄宫志》

入元,大涤山道教续有发展。著名道士有郎如山、沈多福等。其生平事迹已详见上文。沈多福在大德八年(1304)成为洞霄宫住持,他要求弟子孟宗宝、邓牧搜罗旧籍、咨询故老,收集诸家诗集,汇编而成《洞霄诗集》14卷与《洞霄图志》6卷,为洞霄宫,乃至杭州道教史上留下宝贵的资料。

 

据《洞霄图志》记载:最为繁盛时期的洞霄宫,宫内有通真门、九锁山门、外门、双牌门、三门、虚皇坛、三清殿、昊天阁、璇玑殿、佑圣殿、张帝祠、龙王仙宫祠、云堂、旦过寮、诸亭、白鹿山房、廨院二所、法堂、方丈、库院、斋堂、道院等。宫外有至道宫、龙德通仙宫、元清宫、冲天观、洞晨观、元阳观、冲真观、龙德观、元同观、明星宫、洞阳观、岳祠道院、清真道院、凝真道院、若虚道院、通明道院、益清道院、紫清庵、碧壶庵、溪山庵、闲隐庵、学院庵、太平庵、集虚书院等洞霄下院或说是接待宫观,另还有汉宫坛、升天坛等宫外庄院20余处。基本是属于正一法派。

 

元代除对大涤山原有之洞霄宫、冲天观等进行修葺外,又新建有若干宫观:元清宫,始建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落成于大德三年(1299),有寥阳殿、璇玑阁等。白鹿山房,初为唐吴筠所构石室,宋道士陆维之筑舍,元道士沈多福扩建为道院,成于大德九年(1305)。清真道院,建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有屋五六十楹。在此之前,余杭洞霄宫是茅山上清派或正一天师道的传法基地,大体为符箓为主的正一道。明末清初后,才有全真华山派的道士相继居于此处传法修炼。

 

 

文章节选自《琳宫胜处绝尘嚣 千古佳名号洞霄(三)》,内容有所删减

相关内容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喻守真事略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2024-12-18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2024-12-16
打造展示杭州历史文化的优质平台 2024-12-1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