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文史动态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41)
来源:史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19-12-27


1

出土文献释读与先秦史研究

 1.webp.jpg

作者: 马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0

页数: 224

定价: 92

近年来新刊布的商周金文、简帛等出土文献数量异常丰富,材料内容更是包罗万象涉及商周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还含有不少早已失传的经史典籍和文献佚记的历史事实。文字释读与文本隐含价值的挖掘是出土文献研究的两个层面,目前的出土文献研究中,不仅仍存有较多的疑难字词,阻碍着文本理解;与此同时,有关材料中历史学、语言学等各种方面的价值也有待于深入探索。与出土文献研究的两个层面相对应,本书的主要内容一是古文字材料文字考释,对部分疑难字词语句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意见,具体而言包括商周金文,战国古玺、兵器、牛骨墨书等文字资料,其中以金文考释为主,金文当中又以近年新出资料为多;二是古文字材料中的商周史实考证(例如楚国历法、西周姬姓婚姻等)以及先秦时期某些语言文字现象和规律(例如注音形声字、汉字古音、隶变等)的揭示。书中成果进一步发挥了出土文献的研究价值,同时也拓展了我们对商周社会的认知。

 

 

2

為士之道(增訂版)

2.webp.jpg 

作者: 王德權

出版社: 政大出版社

副标题: 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

出版年: 2019-6

页数: 452

定价: NT$500

身處困境的唐代士人,習從選士制內部道德環節的失落,理解當代士風變化。他們認為士風惡化,「非受性如此」,而是「制法守度使之然」。本書循著唐人觀點,以「政治體系下的行動者」為主軸,將唐代士人的認識、選擇與行動置於宏觀的政治體系下,進行制度與政治史的考察,以期掌握士人群體的動向。  本書從古代「核心—四方」國家型態的演變,檢視隋代「五服之內,政決王朝」的國制變動,探究制度變遷下士人性質和處境的變化。身處「士人—鄉里」關係斷裂下的唐代士人,面對「士不飾行」的士風惡化現象,如何重構「為士之道」,強化「士—民」關係;面對鄉里內部「民弱而愚」的變化,如何探求「為政之道」,實踐士人富而教之的淑世職能。

 

王德權,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 ,台灣大學歷史學碩士,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 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中國政治制度史。

 

3

古代中国的文明观

3.webp.jpg 

作者:(日)浅野裕一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1

页数: 382

定价: 45.00

今天人们定难想象,上古时代,黄土高原曾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荒漠化源于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始于大量砍伐森林。在三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文字出现不久,城市建设方兴未艾,面对飞速发展的文明,古老的巫术与神灵失去力量,古代思想家忧喜参半,纷纷设想人类的明天。 儒家相信天地自有能力供养人类,鼓励人们在吃穿用度的每一个方面彰显阶级差别,是为礼;墨家相信节约是解决资源短缺的方法,谴责奢靡浪费和不义之战;而道家探索天地、自然规律,看到了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提倡“小国寡民”。此后,儒家成为官学,墨家销声匿迹,道家则以其形而上的特性演化为宗教、哲学,成为中国人替代性想象的源泉。 如何应对文明发展——正是围绕着这个问题,诸子百家建构起各自的理论体系。自然与文明的冲突逼迫人类反思,在希望与危机并存的时代,我们依然可以从先人的遗产中发现启示。

 

浅野裕一,1946年出生于仙台,197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课程。现任东北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主要著作有《黄老道的成立与展开》(创文社)、《解读孙子》(讲谈社)、《孔子神话》(岩波书店)、《孙子》(讲谈社)、《古代中国的言语哲学》(岩波书店)等。

 

 

4

礼乐文明与生活政治

 4.webp.jpg

作者: 朱承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礼记》与儒家政治哲学范式研究

出版年: 2019-9

定价: 68.00

全书从“生活政治”角度对以《礼记》为代表的传统儒家礼乐精神进行了研究,提出儒家的礼乐制度既具有生活文明的意义,也具有政治文明的意义,并对涉及衣冠、饮食、居住、车舆、乐舞等礼乐制度进行考察,指出从儒家的日常礼乐制度中可以发现政治观念、政治价值的落实,而日用常行的礼乐安排也体现了以“差异性”为核心的儒家治理观念。 总体上说,书稿从整体上对《礼记》进行了政治哲学维度的研究,并在现代性立场上对“差异性”主导的儒家政治哲学提出了反思,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现实意义。

 

朱承,哲学博士,200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中国哲学博士学位,师从杨国荣。现任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暨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上海市曙光学者,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阳明学研究会理事、朱子学会理事、上海市儒学研究会理事等。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中国思想的教学与研究,著作有《治心与治世——王阳明哲学的政治向度》《儒家的如何是好》《信念与教化——阳明后学的政治哲学》,合著有《中国伦理十二讲》《中国思想史讲稿》等,另在各类刊物、报纸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曾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5

瀚海零缣

5.webp.jpg 

作者: 朱玉麒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副标题: 西域文献研究一集

出版年: 2019-10

页数: 608

定价: 198.00

本书收录作者近20年来从事西域研究的论文26篇,体现了作者通过文献梳理历史的学术途径。作者认识西域文献的特性,概括为“载体的丰富性、文字的多样性、时间的悠久性、表现的世界性”四个方面,本论集对于西域文明的漫长历史空间、不同文献载体,都有所涉猎。文献不论新旧,而采铜于山,在西域文化的诸多问题点上,均有所创获。

 

朱玉麒,1965年生,江苏宜兴人。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西域文史》主编。主要从事清史与清代新疆问题、唐代典籍和西域文献、中外关系史研究。著有《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

 

 

6

挑战和机遇:新文化运动中的商务印书馆

 6.webp.jpg

作者: 柳和城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19-9

页数: 277

定价: 68.00

百年前的“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蓬物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思想变革、观念跃进。其时,成立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经过二十年的不断发展,已成长为中国出版业的龙头企业,也面临着各种外部挑战和内部新旧势力的冲突。在张元济先生的亲自擘画下,商务领导层把握住历史机遇,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在时代浪潮中重整旗鼓,乘风破浪,驶上了新的航程。

 

柳和城  原籍浙江鄞县,1944年生于上海。1978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史研究并发表作品,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浦东新区文史学会会员。著有《张元济传》《藏书世家》(合著)、《孙毓修评传》《百年书人书楼随笔》《书里书外——张元济与现代中国出版》《挑战和机遇——新文化运动中的商务印书馆》,编著《张元济年谱长编》(合著)、《穆藕初年谱长编》(合著)与《叶景葵年谱长编》,辑编《叶景葵文集》《新见近现代名贤尺牍五种》(合编)等。

 

 

7

个人叙事与地方传统

 7.webp.jpg

作者: 刘先福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 努尔哈赤传说的文本研究

出版年: 2019-10

页数: 310

定价: 99.00

关于老罕王努尔哈赤的传说在东北地区广泛流传。这些传说既描述了清太祖戎马一生的英雄业绩,又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女真人的社会生活。本书作为口头传统视野下的个案研究,旨在从传说文本的形成入手,围绕个人叙事与地方传统交互影响的主题,对如何理解民间叙事文类作出实践层面的回应。本书在此基础上回答了当下民间叙事研究中个人与传统的关系问题,基于从民俗活动过程中理解文类的观点,作者试图以努尔哈赤传说的文本研究为例,打破固有文类思维的局限,提出以个人叙事为突破,贯通地方传统,从而阐释民间文化的研究进路。

 

刘先福,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201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获博士学位,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比较民俗学访问博士。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等工作。

 

 

8

商绅分野

 8.webp.jpg

作者: 何良俊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近代都柳江下游长安镇地方精英研究

出版年: 2019-11

页数: 267

定价: 98

本书主要了讨论清代及民国时期广西东北部融江中游的长安镇,由于外省商人的大量进驻,社会关系结构开始呈现复杂化的趋向,地方精英的构成也相应地显示出多元性的过程。通过对地方精英形成、分类及其关系网络的分析,笔者试图呈现一幅近代长安地方社会的图景,并从中抽离出隐藏于内、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网络。

 

何良俊,广西民族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北部湾大学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副教授。

 

 

9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

 9.webp.jpg

作者: 李颖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0

页数: 360

定价: 78.00

陈独秀是中共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研究他,对深化中共党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书是李颖的博士论文,为当年的优秀论文,并已于2005年出版。本次修订重版,增加了部分新的研究材料,对一些讹误也进行了修改。 中国革命与苏俄、共产国际有着不解之缘。这一历史特征在陈独秀身上表现得格外突出。陈独秀全部的思想和活动,从始至终几乎都与共产国际的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陈独秀研究取得突破的一把钥匙。 本书一方面充实和扩展了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开启了陈独秀研究的新角度,同样充实了陈独秀的研究,即用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关系这样一条贯穿陈独秀一生的主线,重新解析陈独秀政治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

 

李颖,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97年起在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从事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工作。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2018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10

《奥德赛》中的歌手、英雄与诸神

10.webp.jpg 

作者: []查尔斯·西格尔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杜佳 / 程志敏

出版年: 2020-1

页数: 431

定价: 58.00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自己的《奥德赛》。美国著名古典学家查尔斯·西格尔倾三十余年心力研究和讲授《奥德赛》,为这部伟大史诗的诠释史注入了新的丰富内容。  通过西格尔的视角,我们看到的奥德修斯,是一位想要挽救同伴而无能无力的首领,一个机敏灵活坚强隐忍的英雄,一个善于讲述也懂得倾听的吟游诗人,一个历经磨难而雄风犹在的国君,一个忧伤的儿子,一个坚强的父亲,一个懂得和妻子分享的丈夫,一个恩怨分明有仇必报的男人。审慎和聪明没有消除其善良的天性和信任别人的能力,漫长的漂泊流浪也没有把他的心磨砺得太过坚硬而失去可贵的敏感与温情。最终我们将理解,奥德修斯的旅程就是人类自己人生旅程的一种代表和缩影。  在引人入胜的叙述背后,西格尔也密切关注史诗中的风格、构思和神话模式,思考了吟游诗人与听众之间的关系、荷马对诗歌本质的处理等诸多问题。正如Louise Pratt所言:西格尔帮助我们看到文本中最好的东西,也能让我们看到最有可能的潜在意义。

 

查尔斯·西格尔(Charles Segal1936-2002),美国古典学家。1961 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自1990 年起在哈佛大学担任希腊文和拉丁文教授。西格尔擅长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广阔,在奥维德、荷马、塞涅卡和欧里庇得斯的研究方面均有建树,尤以解读诗歌为胜,是20世纪最为高产的古典学家之一。一生发表论文无数,出版专著21 部,除本书外,代表作还包括Landscape in Ovids Metamorphoses (1969), Tragedy and Civiliza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Sophocles (1981,中文版三联书店即出), Dionysiac Poetics and Euripides Bacchae (1982), Lucretius on Death and Anxiety (1990)

 

 

11

改变世界的书

 11.webp.jpg

作者: [] 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森 / [] 科林•索尔特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新民说

译者: 阿里

出版年: 2019-12

页数: 224

定价: 98.00

本书开始于一本有着四千八百年历史的《易经》,以21世纪的另一本预言书、娜奥米•克莱恩的《改变一切》作为结束,精心选取了来自各个时代,包含了各种风格及主题,对人类的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近一百本书。它们或者带来了科学天才具有颠覆性的新知,或者系统性地解释了人类的境况,或者改变了男性对女性以及女性对自身的态度,或者揭露了极权主义不为人知的残酷暴行,或者教会了人们如何照顾婴儿、赢得友谊。

 

斯科特•克里斯蒂松  Scott Christianson  美国学者、作家,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博士,著有《文件中的历史: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份文献》等。 

 

科林•索尔特  Colin Salter  美国作家,曾合著有《任何你需要知道的关于发明的事》。

 

 

12

从德川到明治

12.webp.jpg 

作者: []桂岛宣弘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 自他认识的思想史

译者: 殷晓星

出版年: 2019-7-1

页数: 214

定价: 78

本书为日本著名思想史学家桂岛宣弘教授多年来的论文选集。作者选取了自2001年起就近世、近代日本自他认识的12篇著作,采用新越境思想史学的方法论,以自他认识为切入点,放眼包含日本、韩国、中国的东亚世界,通过对儒学、国学、宗教、近代天皇制意识形态、日本民族主义等问题抽丝剥茧的分析,对日本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作出了清晰而全面的梳理,并对日本思想史学及东亚思想史学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反思与批判。同时,结合教科书、领土问题等现实课题,作为从历史学家的立场,展望了东亚世界的未来。

 

桂岛宣弘(1953)立命馆大学文学部教授,立命馆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文学博士。历任日本思想史学会副会长,现任日本史研究会、日本思想史学会评议员,历史学研究会、宗教与社会学会常任委员,日本经济思想史研究会、东亚宗教文化学会副会长、常任理事。主攻:日本近世、近代思想史,日本民众宗教史。

 

 

13

重塑民族主义

 13.webp.jpg

作者: [印度] 特贾斯维莉·尼南贾纳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副标题: 特贾斯维莉·尼南贾纳读本

出版年: 2019-9

页数: 371

定价: 68.00

《重塑民族主义》是由文化研究学者特贾斯维莉·尼南贾纳撰写的导言及《反思民族主义》《语言,斗争之所》《为什么文化重要:重新思考女性主义政治的语言》等四篇长论文构成。特贾斯维莉是印度重要的女性主义理论家,她一直积极地为思考和研究印度社会问题提供理论武器和理论工具。在这本书里,她尝试总结印度在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文化经历,反思印度狭隘的大国世界观。她认为,印度与美国不同,作为第三世界中的大国,应该构建自己的民族认同方法。与此同时,女性主义也应该是构建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维度。

 

特贾斯维莉·尼南贾纳(Tejaswini Niranjana)目前担任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教授和系主任,她也是印度艾哈迈达巴德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的访问学者。她是印度班加罗尔文化与社会研究中心的联合创办人,该中心在20002012年期间开设了创新性的跨学科博士项目。20122016年期间,她是孟买塔塔社会科学院印度高等教育语言中心的主任,也是维基百科的印度语言顾问。她的著作包括《为翻译定位:历史,后结构主义和殖民语境》(伯克利,1992)、《调动印度:在印度与特立尼达之间的女性,音乐与移民》(杜伦,2006),以及即将出版的关于孟买音乐热的专著。她最近同王晓明共同编辑出版《现在的谱系:定位亚际文化研究》(德里,2015)。

 

 

14

饭局的起源

 14.webp.jpg

作者: []马丁••琼斯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我们为什么喜欢分享食物

原作名: Feast: Why Humans Share Food

译者: 陈雪香译 / 方辉审校

出版年: 2019-10

定价: 56.00

剑桥大学考古系教授马丁·琼斯认为,一系列的“现代”行为为人类走出非洲提供了必备的生存策略,包括面对面地分享食物、讲故事和旅行。而考古发掘中对所有单位进行浮选、系统的植物考古学、沉积物和稳定同位素分析,将会获得更全面的人类分享食物的画面。  马丁•琼斯以讲故事的方式,为我们梳理了千万年以来,“人类”分享食物的历史。从人类近亲黑猩猩分享一只髯猴的活动,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狩猎者的大型狩猎活动,再到农业起源之后人们在定居活动中的饭局,再到希腊罗马时代的经典宴会,再到现代大学教授们的晚宴。内容涉及古生物学、考古学、文献历史学、艺术史等。全方位为我们解答了“为什么我们人类这么喜欢组织参加饭局、分享食物”。

 

马丁•琼斯(Martin Jones),英国生物考古学领军人物,英国剑桥大学考古学系、乔治•皮特-里弗斯实验室(George Pitt-Rivers Laboratory)、格林•丹尼尔实验室(Glyn Daniel Laboratory)教授,曾担任剑桥大学考古系主任、英国古分子生物学研究会主席及科学考古战略委员会主席等职;“古代生物分子研究首创计划”主持人,开创了将多种科技方法应用于古代食物遗存研究的先例。主要研究领域为史前时期的农业交流、人类分享食物的起源、早期作物分子生物考古、生态学理论与考古学方法、欧洲史前时代晚期至历史时期前段的农业等。著有《末日前的英格兰》(England Before Domesday1986),《分子的搜寻:考古学与古代DNA的探索》(The Molecule Hunt: Archaeology and the Search for Ancient DNA2001)等。

 

 

15

向和平宣战

 15.webp.jpg

作者: []罗南·法罗(Ronan Farrow

出版社: 索·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外交的终结和美国影响力的衰落

原作名:< War>译者: 李茸

出版年: 2019-9

页数: 680

定价: 98

美国的外交政策正经历严峻的转变,其结果可能永久改变美国在全球的地位。预算大幅削减使美国的外交及国际发展机构大伤元气,为美国谈判国际协议、在世界各地为美国公民提供保护的外交官们大量出走,国务院大楼里办公室越来越多地空置。与此同时,曾经由和平缔造者承担的美国对外事务已被军工势力接管。美国正变成一个先开枪、后提问的国家。从华盛顿的权力走廊,到阿富汗、索马里和朝鲜等全球最偏远和最危险的地区,享有赞誉的美国调查报道记者罗南•法罗带我们经历了一场惊人之旅,透析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最为巨大、最令人不解的转变之一。身为前美国国务院官员,作者通过亲身的经历,展示了传统国之重器领域中部分末代卫士的真实面貌,其中包括促成了波斯尼亚和平,却在努力达成阿富汗和平进程中英年早逝的理查德•霍尔布鲁克。在大量引用最新解密文件,汇总海量对军阀、内幕消息人士及政策制定者珍贵采访的基础上,《向和平宣战》为一大濒危行业做出了强有力的辩护。书中采访到的政策制定者包括了从亨利•基辛格到希拉里•克林顿,再到雷克斯•蒂勒森在内的所有在世的美国国务卿。法罗认为,美国数十年来在政治上怯懦、在战略上短视以及在对外行为中公然为恶的结果,是美国的外交已然衰落——但这或许也为美国提供了一条摆脱争战中的世界格局的出路。

 

罗南•法罗(Ronan Farrow)是美国的一位调查报道记者,现任《纽约客》杂志撰稿人及HBO电视网的纪录片制作人,曾任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和全国广播公司(NBC)新闻节目的主播和记者,其作品还经常在《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等报刊上发表。他获得过诸多奖项,其中包括普利策奖、乔治•波尔克奖(George Polk Award)和美国国家杂志奖(National Magazine Award),并且入选过《时代》杂志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法罗还是一名有执业资格的律师以及前任美国国务院官员,现居纽约市。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轶事》,聊聊湘湖明朝那些事儿 2024-12-16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城市文化精神学术研讨会 2024-12-12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出版 2024-12-10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二辑图录》出版 2024-12-10
书讯|“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出版 2024-12-0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