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文史动态
 
书单  2020年历史学新书(9)
来源:史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0-05-15

1

人文主义地理学

1.webp.jpg 

作者: [] 段义孚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

原作名: Humanist Geography: An Individuals Search for Meaning

译者: 宋秀葵 陈金凤 张盼盼

出版年: 2020-5-1

页数: 272

定价: 45

段义孚认为:“对一个地方生动或逼真的描述,也许就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最高成就。”  段义孚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并不研究客观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现象,而是以人之生存为核心,研究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把研究重点置于人直接经验的生活世界和环境的社会建构,强调人性、人情、意义、价值和目的,关注人的终极命运,进而发现人类在生态整体中的定位以及人类与环境的本质关系。  《人文主义地理学》是他作为地理学家所认识和经历的一切的见证,书中他反思了之前所有作品的内容,并将其重新呈现。

 

1930年,段义孚(Yi-fu Tuan) 出生于中国天津,先后在中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就读小学和中学,在牛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别获得地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他在明尼苏达大学执教多年。自1984年至1998年正式退休期间,他曾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分别以约翰•K.赖特地理学教授和维拉斯地理研究教授的身份担任讲座教授。段教授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是美国地方中心的创始董事会成员,并于2012年获得著名的瓦特琳•路德国际地理学奖,该奖是地理学界的最高奖项。

 

 

2

唐人如何吟诗

2.webp.jpg 

作者: 【日】大岛正二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带你走进汉语音韵学

译者: 柳悦

出版年: 2020-4-1

页数: 164

定价: 39.00

在日本,喜欢唐诗的人不少,那么在诗歌最鼎盛的唐朝,人们是如何吟咏李白杜甫等的诗歌的呢?本书以复原长安诗人杜牧《江南春》的发音过程为例,通过介绍汉语音韵中的四声、反切、韵书、韵图等基本知识以及高本汉、马伯乐等对汉语古音的研究成果,对如何复原当时的发音进行了详细说明。书的最后还附上了试用当时发音吟诵杜甫《春望》、李白《秋浦歌》、孟浩然《春晓》等10首名诗的音韵图。

 

大岛正二(19332011),日本北海道大学名誉教授、二松学舍大学客座教授,专业为语言学、汉语语言学,1963年硕士毕业于东京大学。著有《唐代字音的研究(研究篇)》(汲古书院)、《唐代字音的研究(资料篇)》(汲古书院)、《〈辞书〉的发明》(三省堂)、《中国言语学史》(汲古书院)、《汉字和中国人》(岩波书店)等。柳悦,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主要研究日语语音教育、汉日语音比较。著有《日语复合名词语音语调学习之研究》,代表论文有《学习日语名词音调时出现的各种问题》等。

 

 

3

南朝清谈

3.webp.jpg 

作者: 紀志昌

出版社: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副标题: 論辯文化與三教交涉在南朝的發展

出版年: 2020-3

页数: 568

本書之撰作,乃將史料文獻中有關南朝談辯的紀錄作出歸納、分類、統整,藉由詳實的資料引述,觀察「南朝清談」在形式與內涵發展上的「複合性」特質,從而指出「南朝清談」乃在「魏晉清談」「名士化」定義的基礎上,隨多重性之文化融合、衍變的歷程與結果。透過此一視野,既可繫聯出清談名士之氏族譜系與社群網絡之精神承傳,亦可觀察清談文化發展至南朝所衍生出多元呈現之光譜及無窮的張力與滲透力。  此外,本書亦勾勒出南朝名士如何周旋、調適於當世學術、宗教、文化之變局,從而在語言應對與義學構設上與時俱進,是種在突破傳統中回應傳統之「活清談」,才是「南朝清談」令人讚歎與真正值得觀看之處。而儒、釋、道三教話語的交流與訾應,更屬箇中之典型。如果說南朝論辯文化的發展,乃為歷史上之三教交涉提供了絕佳的舞臺,而三教「吹萬不同」之頻繁對話,同時亦成為「清談」形式與內涵衍化之契機。透過論辯話語的分析,本書觀察並探討了當代各種三教交涉的模態與學理,期藉以釐清言說者理念實踐之話語目的,乃至「話語權」的結構與文化效應。這也正是南朝清談在傳統名士化之美學賞鑒目的外的重要拓展。

 

紀志昌  台湾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曾任該校特聘年輕學者,2013年獲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研究領域為魏晉玄學、六朝學術與文化、三教交涉等,著有相關論文二十餘篇及《兩晉佛教居士研究》。

 

 

4

宋代外交史

 4.webp.jpg

作者: 陶晉生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20-3-19

页数: 496

定价: NT$580

兩宋時期,朝野人士對於遼、金、蒙古三個民族的性質和優勢有不同程度的認識,提出的外交政策,大致分為主和派和主戰派。主和的極致是石敬瑭所謂「屈辱」的外交,對遼稱臣納貢,並且認遼太宗耶律德光為父。主戰的極致是宋太宗和南宋韓佗胄的北伐。這樣的二分法也許過於簡單,如果深入一層觀察,兩宋對遼、金、蒙古的政策,其實可以說是「和、戰、守」三策交互的彈性運用,而基本目的是維持與強大外夷的和平相處而非征服。  宋代為維持和平而採取彈性外交,與敵國舉行無數次的談判,訂立自古以來最多的條約,規範國際外交禮儀,交換諸多使節,並在邊界實行榷場貿易。這段空前的歷史演變值得我們注意和探討。  另外,宋人賦詩數量大,包含範圍從國家大政到家庭瑣事,常以詩歌代替書信或論說。《宋代外交史》中的敘事常引用詩歌輔助,也說明了當時人對世事的看法與感觸。

 

陶晉生  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碩士,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歷史學博士。先後從姚從吾、鄧嗣禹先生習宋遼金元史與東亞史。曾任教於臺灣大學、師範大學、東吳大學、美國西密西根大學、亞利桑那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著有《宋遼關係史研究》(獲中山學術獎)、《歷史的瞬間:從宋遼金人物談到三寸金蓮》、《宋遼金史論叢》、《女真史論》、《北宋士族》等,編有《陶希聖日記:1947-1956(上)(下)》、《陶希聖年表》(與陶泰來合編)。民國79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5

国法与社会惯行

5.webp.jpg 

作者: []吴金成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启真馆

副标题: 明清时代社会经济史研究

译者: 崔荣根

页数: 447

定价: 98.00

纵观古今中外之历史,“国法 (= 理念 )”与“社会惯行 (= 现实 )”平行并存的现象颇为多见。本书试图分析研究的课题,正是“明清时代的国法在现实社会中得到何种程度的反映,并成为现实”。在明清时代,绅士是政治、社会的支配阶层。与之密切相关,且在其周边存在的还有胥吏、衙役、商人、牙行、游手无赖等人群。本书拟以绅士及前述相关人员为中心,通过观察其存在与活动,考察同既定主题相关的诸多事例。

 

吴金成,1941年生于韩国, 首尔大学东洋史学科博士,现为首尔大学名誉敎授。曾担任韩国公州师范大学敎授、首尔大学东洋史学科敎授、 东亚文化研究所所长、韩国明清史学会会长、韩国东洋史学会会长等。先后在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哈佛大学燕京学社、普林斯顿大学、北京大学等地访学。研究领域为: 明清时期国家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方的社会和经济,绅士和无赖的角色等。主要著作有:《中国近世社会经济史研究——明代绅士阶层的形成和社会经济作用》《矛与盾的共存——明清时代江西社会研究》《国法与社会惯行——明清时代社会经济史研究》(本书荣获第53回大韩民国学术院赏)等。

 

 

6

从汉城到燕京

 6.webp.jpg

作者: 吴政纬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朝鲜使者眼中的东亚世界(15921780

出版年: 2020-5

页数: 264

定价: 49.00

1592年,一场波及中日韩三国的大战,就在朝鲜半岛开打!丰臣秀吉挥兵朝鲜,朝鲜国王连夜出逃,使者急向中国求救,当时的大明王朝,救,还是不救?!  16世纪的东亚,朝鲜身为明朝藩属,每年派遣朝天使(后称“燕行使”)出使中国。这场惊动天下的“壬辰之战”揭开了本书的序幕,带出这群罕为人知的“朝鲜使者”的故事。  从元代到清末,从汉城到燕京,从倾慕到鄙夷,无数燕行使穿梭于贡道,越过高山与深河,传递最新的情报和中国观察。中国确曾居于朝鲜人世界观的中心,明亡清盛却成了极为严重的打击,以“小中华”自居的他们,一边咀嚼着明朝灭亡的悲伤,一边在思索该何去何从……

 

吴政纬  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研究领域为明清史、中国近代史、中朝关系史。著有《眷眷明朝:朝鲜士人的中国论述与文化心态(16001800)》(2015),以及期刊论文《“朝鲜”如何进入明清史家的视界》《论朝鲜清心丸的流行与清代辽东社会》等。

 

 

7

近代东北乡村社会变迁与女性犯罪研究(1901-1931

 7.webp.jpg

作者: 艾晶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0-4

页数: 222

定价: 68

《近代东北乡村社会变迁与女性犯罪研究(1901-1931)》以近代东北乡村的社会变迁为契机,从女性主义视角进行切入,结合女性自身的生活境遇、资源建设及生存资本建设情况,以理论分析、司法统计及典型案例解读为主要环节,运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对近代女性犯罪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以更好地展示近代东北乡村社会变迁与女性犯罪的连带关系,折射出东北女性在适应变迁环境时所做出的挣扎与努力。此外,透过观察东北女性犯罪问题,可以窥见当时中国传统习俗、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演变及东北地区下层民众的实际生活情况。

 

艾晶,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山东女子学院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女性学和社会工作实务。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博士后科学基金及省市级课题二十多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其中《民初惩罚女性性犯罪的法律问题》《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女性犯罪研究——基于犯罪调查的一种分析》等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出版了四部专著,其中代表作《女犯社区矫治的可能性研究——基于辽宁省的实证考察》获2017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博士论文《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年)》获第三届妇女/性别研究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创办女性工作室,为进一步解决女性问题提供了便利。

 

 

8

再造与自塑

8.webp.jpg 

作者: 刘亚娟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上海青年工人研究(19491965

出版年: 2020-3

页数: 230

定价: 40

1949-1965年,中国共产党再造新工人的过程也是一个塑造“新人”的历程。共产党人试图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推翻在传统中国根深蒂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观念,塑造出一种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掌握了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既是工人、又是知识分子的“工人知识分子”形态。从本质上说,这实际上是一场关于“人”的革命。而如果站在人的角度上来看,中共对工人的再造既是一种对人性的改造,也是对复杂人性的重新发现。

 

刘亚娟,先后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2015-2016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联合培养。20178月起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助理研究员、晨晖学者。目前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近年来独立在《中共党史研究》《史林》《光明日报·理论版》《党史研究与教学》等核心期刊、重要报纸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此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项目共计4项。

 

 

9

思变与应变

 9.webp.jpg

作者: 张海荣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20-3

既往学界有关戊戌变法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的改革方案和主张。本书着重考察的是,受甲午战败的强烈刺激,18951899年清朝统治阶层也开展了如何自救的热烈讨论,并在编练新军、修筑铁路、开掘矿藏、创办银行、推广邮政、改革教育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实质行动,即所谓“实政改革”。实政改革上承洋务运动“富国强兵”的内核,但在改革的规格、层次和深度、广度上有显著提升;其间发生的“百日维新”,是胶州湾事件后民族危机加深所引发的一次激进改革,出现了突破制度层的内在需求;同时这场实政改革又下启清末新政,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思想铺垫和物质基础。

 

张海荣,1981年生,河北南宫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学士,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晚清政治史,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清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10

钱的千年兴衰史

 10.webp.jpg

作者:金菁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

出版年: 2020-5

定价: 79

本书是一部关于钱的简史,从“用什么衡量财富”和“什么才有资格被称为钱”谈起,呈现了利息、杠杆、银行、纸币、债券等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金融要素产生的来龙去脉,其间充满了压力、创新、无奈甚至血腥的斗争。本书不仅让我们更了解钱,也通过阅读千年以来财富的稀释和保卫之战,启发读者思考在如今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如何做出恰当的财富决策,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金菁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副院长。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博士。先后就职于世界银行、瑞士银行、雷曼兄弟、摩根大通,从事资本和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工作十余年,对金融市场的深刻体会和认识来自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两方面的积累。本书体现了作者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后对经济学理论的反思,也反映了她坚持“认识事物必须在其依托的系统内部寻找演化逻辑”的一贯立场。希望本书独到、专业和系统的视角,能够为我们认识未来的经济生活提供有效的思考工具。

 

 

11

什么是民粹主义?

11.webp.jpg 

作者: []扬—维尔纳·米勒(Jan-Werner Müller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What is Populism?

译者: 钱静远

出版年: 2020-5

页数: 192

定价: 49.00

在过去的几年里,世界见证了唐纳德•特朗普、玛丽娜•勒庞等民粹主义者的崛起。他们宣扬自己代表真正的普罗大众,借助“平民政治”和“沉默的大多数”等口号,对精英包揽的政治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是,到底什么是民粹主义?它真的是对民主的纠错和补充吗?  在本书中,米勒定义了民粹主义的 核心要素:它反对多元主义,垄断对人民的定义,剥夺持反对意见者的人民资格;民粹主义并非民主政治的正当组成部分,而是它挥之不去的永恒阴影。  在米勒看来,危险和误解都源于概念的模糊不清。只有明确了民粹主义的本质,我们才能在民主政治的实践中更好地应对它的挑战。

 

扬—维尔纳•米勒(Jan-Werner Müller1970 )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教授,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任教于纽约大学雷马克研究所和哈佛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并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分别主讲“卡莱尔讲座”和“丹纳讲座”,长期为《卫报》、《纽约书评》等主流媒体撰稿,是年轻一代政治学者中影响较大的翘楚人物。著有《宪政爱国主义》、《另一个国度:德国知识分子、两德统一及民族认同》、《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等。

 

 

12

宫廷社会

12.webp.jpg 

作者: [] 诺贝特·埃利亚斯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林荣远

出版年: 2020-4

页数: 464

定价: 76.00

本书以法国旧制度时期宫廷社会的人及其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宫廷生活在礼节、典仪、品味、服饰、习俗乃至谈吐方面的每个精心设计的细节,展现出宫廷社会中人的言谈举止与其他社会群体的明显差别,其居所内部结构与外表装饰都遵从严格的等级区别,不仅是消遣娱乐,还有他们的职业生活本身,都必须体现自己的等级,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和需求,因为这事关名誉,将决定自己是发达还是没落。作者以大量例子证明了这种宫廷生活形态是维持并控制贵族的一种手段,它不仅塑造贵族的人格,连国王都不能幸免;而且产生了文化、政治和历史的后果。

 

诺贝特•埃利亚斯(18971989),德裔英籍犹太社会学家,文化哲学家,出生于德国。1933年流亡法国,1935年流亡英国。1975年起定居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在那里逝世。主要著作《文明的进程》等,本书是作者的教授资格论文,出版后为其赢得了阿多诺奖,是作者的经典之作,也是社会学必读作品。

 

 

13

群狼环伺

 13.webp.jpg

作者: []布鲁诺·阿皮兹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李昭

出版年: 2020-5

页数: 512

定价: 58.00

这曾是一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纳粹德国崩溃前夕,布痕瓦尔德集中营里的犯人受到愈发残暴的虐待。德国地下党组织的武装暴动已蓄势待发。但就在此时,犯人们发现了一个被藏在皮箱里的犹太小男孩。把他交出去可以换来上万人的安全,以及反戈一击的机会;保护他则需要冒着性命之 忧挑战党卫军,还可能让重拾自由的努力功亏一篑……

 

布鲁诺·阿皮兹(Bruno Apitz  德国作家,剧作家。于1900年出生在莱比锡,1917年就曾因反战宣传被捕入狱。曾做过书商、演员,还曾加入德国共产党。自1933年起多次被监禁,在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生活了8年,直至二战结束。战后做过编辑、剧院行政主管和德发电影制片厂(东德公有电影公司)剧作家,并一直生活在柏林。本书是阿皮兹的处女作,曾于1963年和2015年两度被搬上大银幕。

 

 

14

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

14.webp.jpg 

作者: []贝蒂娜·施汤内特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平庸面具下的大屠杀刽子手

原作名: Eichmann vor JerusalemDas unbehelligte Leben eines Massenmörders

译者: 周全

出版年: 2020-4

页数: 672

定价: 115.00

1960年代,哲学家阿伦特在旁听耶路撒冷审判后,基于她看到的艾希曼形象——庞大体系下的小齿轮,只知服从命令而没有自己的思考——提出了“平庸之恶”的概念。然而,施汤内特在分析大量一手资料后却发现,艾希曼绝非盲目服从的平凡纳粹官员,而是一个善于伪装、不思悔改的谋杀犯。本书不仅纠正了长期以来对艾希曼的误读,更还原了战后纳粹与残余极右翼分子构成的逃亡网络,呈现了联邦德国的鲜活片段,揭示了美洲纳粹圈子的真实面貌。

 

贝蒂娜·施汤内特,德国独立哲学家,曾在汉堡大学攻读哲学。她编辑并评论康德的宗教著作,针对18世纪反犹太主义的历史进行撰述,同时研究国家社会主义哲学和阿道夫·艾希曼。2000年,其“康德哲学中的反犹太主义”相关研究在科隆获颁哲学政治学会(PPA)一等奖。《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荣获北德广播电视台非小说类图书奖。

 

 

15

Vernacular Industrialism in China

 15.webp.jpg

作者: Eugenia Lean

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Local Innovation and Translated Technologies in the Making of a Cosmetics Empire, 1900-1940

出版年: 2020-3-17

页数: 416

定价: USD 65.00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Chen Diexian (1879–1940) was a maverick entrepreneur—at once a prolific man of letters and captain of industry, a magazine editor and cosmetics magnate. He tinkered with chemistry in his private studio, used local cuttlefish to source magnesium carbonate, and published manufacturing tips in how-to columns. In a rapidly changing society, Chen copied foreign technologies and translate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from abroad to produce adaptations of global commodities that outcompeted foreign brands. Engaging in the worlds of journalism, industry, and commerce, he drew on literati practices associated with late-imperial elites, but deployed them in novel ways within a culture of educated tinkering that generated industrial innovation.  Through the lens of Chen’s career, Eugenia Lean explores how unlikely individuals devised unconventional, homegrown approaches to industry and science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She contends that Chen’s activities exemplify “vernacular industrialism,” the pursuit of industry and science outside of conventional venues, often involving ad hoc forms of knowledge and material work. Lean shows how vernacular industrialists accessed worldwide circuits of law and science and experimented with local and global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to navigate, innovate, and compete in global capitalism. In doing so, they presaged the approach that has helped fuel China’s economic asc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Moving away from conventional narratives that depict China as belatedly borrowing from Western technology, Vernacular Industrialism in China offer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industrialization, going beyond material factors to show the central role of culture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technological and industrial change.

 

Eugenia Lean is professor of history and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nd current director of the Weatherhead East Asian Institute at Columbia University. She is the author of Public Passions: The Trial of Shi Jianqiao and the Rise of Popular Sympathy in Republican China (2007).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轶事》,聊聊湘湖明朝那些事儿 2024-12-16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城市文化精神学术研讨会 2024-12-12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出版 2024-12-10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二辑图录》出版 2024-12-10
书讯|“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出版 2024-12-0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