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昶(1846-1900), 原名振蟾,字爽秋,号重黎,桐庐县坊郭(今桐庐镇)人。清光绪二年(1876)进士,授户部主事。九年,考取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历充会典馆、方略馆、天文算学馆等职。十一年,曾随吏部尚书锡珍等至天津,参加中法《天津条约》的谈判。十八年,出任徽宁池太广道。任内整顿吏治,奖励农商,提倡教育。二十四年,擢陕西按察使,改江宁布政使;八月,调直隶布政使,均未就任。不久,以三品京堂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次年,授光禄寺卿,转太常寺卿。二十六年,义和团进入北京,慈禧太后及端王载漪嗾使攻打各国使馆,并召甘督董福祥助攻。袁昶竭力反对,两次上疏,主力剿灭义和团,藉以阻止各国调兵来华。疏入不报。在御前会议上,又力言“拳术不可恃,外衅必不可开”,“杀公使,悖公法”,局面将不堪收拾。兵部尚书徐用仪、吏部侍郎许景澄皆附昶议。太后不悦而退。不久,天津炮台陷落,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载漪却谎称克敌奏捷。袁昶愤不可遏,又与许景澄仪阙上疏,泣请速杀祸首,以挽大局。载漪大怒,请旨速捕。七月初二昶被杀,景澄用仪同时遇害。宜统元年(1909),追赠哀昶为“忠节” ,并于西湖孤山南麓敕建”三忠祠”,奉祀袁昶、许景澄、徐用仪三人。著作有《渐西村人初集》《安般簃诗续抄》《春闱杂味》 《于湖小集》《水明楼集》《参军蛮语止斋杂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