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文史动态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新书 | 桑兵《国学与汉学:…
 
特别关注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神秘广告背后的历史真相
杭州红会医院的前身
之江大学“十间头”轶事
艺林文韵
 
[艺文掇英]归侨画家林达川
来源:林东唐  作者:  日期:2015-06-25

我的父亲林达川(1912—1985),原名林北滔,广东新会县古井镇独联乡人,旅日归国华侨,油画家。

父亲1930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193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同年9月,东渡日本留学。1933年至1938年,两次进入日本国立东京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习油画、雕塑专业,1943年毕业。历任日本东京《新兴美术》杂志编辑,横滨神奈川鹤见美术研究所教员、横滨中华学校美术教员、横滨华侨总会兼职秘书。1953年回国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油画研究会顾问。1982年参加中国致公党。曾任杭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务委员、副主席,杭州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杭州市政协第三届、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父亲是祖父的独子。祖父林家英十八岁时去了加拿大。起先在内河航船上当厨师,后来在域多利城开新会小餐馆。

父亲酷爱美术,1930年在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得到我国绘画名家黄宾虹、潘天寿、林凤眠的精心培育。1933年,在日本国立东京美术学校,又在日本当代著名绘画大师安井曾太郎、梅原龙三郎、石井柏亭等的悉心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雕塑和油画技艺。在油画风景、静物创作方面,取得相当突出的成就。1949年,他的油画风景《窗外的景致》,在全日本第五届美术展览会上,获得了优秀作品特选奖,继而又获日本美术展览会荣誉——“依嘱”的名誉称号。同年11月16日,日本艺术院院长,日本美术展览会运营会会长高桥诚一郎先生,向他颁发了“赏状”。1952年,在日本著名画师石井柏亭先生的热忱赞助下,父亲在东京银座,举办了个人美术作品展览会,获得成功。日本经济生活出版社专门报导了这次画展,并摄制了画片。从而,为祖国赢得了崇高的荣誉。1951年,父亲加入了全日本美术家联盟。在一本印有第五届全日本美术家联盟会员名册的二百数十位画家中,他是唯一的中国籍画家。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祖父曾来信要父亲携带家眷,赴加拿大继承产业。父亲终究不愿放弃自己所热爱的美术事业而婉言谢绝。新中国诞生后,父亲报国心切,1953年8月,怀着对祖国的挚爱与忠诚,带着我们六个年幼的兄弟姐妹,和慈母陈笑兰女士一起,举家归国,投入了祖国母亲的温暖怀抱。同年10月间,父亲回到了阔别二十一年的杭州母校,开始了他为祖国人民服务的新生活。父亲长期执教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精心指导学生掌握绘画技艺,与同事们共同努力,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美术专业人才。他还经常跋[SITESERVER_PAGE]

山涉水,外出写生。在回国执教的三十三年里,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名山大川:北起万里长城,南及广东,西至新疆火焰山,东达舟山群岛。黄河大桥、佛子岭水库、绍兴水乡、新安江水电站、西子春色、侨乡风光、天山景色等都绘入他的画面之中。他娴熟地挥动画笔,热情洋溢地歌颂祖国宏伟的建设事业。在他回国后创作的千余幅作品中,活生生地展现了祖国万里山河的秀丽风貌,热情抒发了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丰富情感。1983年初夏,父亲以七十一岁高龄,与胡善余、王流秋、黎冰鸿、费以复四位老油画家一起,奔赴敦煌,探索我国艺术宝库,学习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千佛洞壁画传统;然后又远达新疆,描绘雄伟的祖国边陲风光。

1956年春,父亲曾在位于平湖秋月旁的学院陈列馆,举办了回国后的第一次个人油画创作展览会。展出了近八十幅人物、风景、静物油画作品。当时,因公来杭的中央文化部部长钱俊瑞同志,也赶来观赏。他充分肯定了父亲在海内外所取得的艺术创作成就,勉励他继续为发展社会主义美术事业贡献力量。他的风景画代表作《沈家门渔港》,在六十年代初,被收入《中国名画作品选集》中。1962年春,这幅作品,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江丰同志,亲自从杭州带到北京,珍藏于中国美术馆。

父亲是一位热爱祖国,追求进步和富有实干精神的艺术家。他生性乐观,平易,为人纯挚笃厚;他一生正直不阿,幽默风趣,关怀青年,热爱生活;他从事艺术事业大半个世纪,孜孜以求,为祖国艺术的百花园辛勤耕耘。

但是,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他被强加“里通外国”、“特嫌”的罪名,强迫劳改,长达四年之久。面对邪恶,他始终坚信党和人民是会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他以对祖国美好山河无比热爱的激情,拿起画笔来,在“牛棚”里做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纸板,用铅笔作画。他常说:“我一天不画画就难受。”粉碎“四人帮”后,他老当益壮,精神焕发,加倍勤奋创作,矢力求索,艺术上有更新的发展和提高。在长达五十五年的艺术创作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作画着眼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并倾注作者的真情实感,从不为固定的成法所囿。他既接受了欧洲现代派思潮的影响,又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绘画求神韵的传统,注重运用笔法和线条的节奏,空间感强,色彩清新明快,画风整体而又自由。如1981年创作的《石门洞瀑布》、1982年创作的《哈密王墓》、1984年创作的《建设中的杭州》等画作,都比较集中地代表了他的这个艺术特色。1982年4月27日,《杭州日报》发表了记者张晶、陈君明《在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上——访油画家林达川》的采访通讯,赞扬了父亲回国后创造的艺术成就。

父亲回国后,一直定居杭州,对杭州西湖的优美景致,[SITESERVER_PAGE]

十分热爱和熟悉,有关杭州的风景就有上百幅之多。1982年至1984年间,在《杭州日报》、《浙江日报》、《经济生活报》、《富春江画报》等报刊上,发表了:《春柳》、《西湖暮春》、《富春江水泥厂》、《花港》、《烟霞洞》、《黄龙洞》、《曲苑风荷》、《聚景园》、《桐君秋色》、《玉带晴虹》等十幅新作品。

1983年春,浙江美术学院再次为他在杭州举办个人油画作品展览会,展出了一百二十幅作品,浙江电视台报道了这个展览会。

父亲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爱国统一战线工作,1959年,他当选为杭州市人民代表,市政协委员。1962年,杭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他当选为副主席。父亲深知:只有搞好侨联工作,稳定侨心,激发广大侨胞爱国爱乡的热忱,才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实现振兴中华与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因此,他总是不辞辛劳,经常为归侨、侨眷奔走呼号,排难解忧,认真协助党和政府落实侨务政策。一位香港同胞来杭,向杭州市侨联反映,要求对被判劳教的儿子的案情进行复查,因为司法部门量刑时的依据与他儿子反映的事实有很大出入。父亲与市侨联的有关同志一起,及时向省、市侨务部门作了反映,后经司法部门反复认真复查,发现了他人犯罪而嫁祸于港属的事实。不久这位港胞的儿子就获得了平反与释放,并帮助他领取营业执照,办起点心点。这使他们父子俩很是感激。

父亲热心统战工作。他曾动员在美国留学的表侄、电子显微镜专家冯国光归国,献身祖国的科研事业;他三次接受学院领导委托,与胡善余教授一起,热情接待香港著名油画家伍步云,交流创作经验,并通过伍先生,更广泛地联系国外与港、澳的艺术家们。

1955年在保卫世界和平,禁止原子弹的签名运动中,他带领全家九口人庄重签名。当时的《杭州日报》登载了我们全家的新闻照片。1956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浙江日报》上发表了我父亲《为和平,为孩子》一文。文章用我们全家人在日本遭受战争苦难和原子弹威胁的亲身经历,呼吁和平。反对战争。

1979年,父亲将长二米,宽一米四十公分的巨幅油画《上旺茶场》,赠送杭州市侨联;1983年4月2日,浙江华侨大楼落成,父亲将油画《西湖之春》,赠送给浙江省侨联。1964年3月,泉州市陈嘉庚纪念馆落成,杭州市侨联也曾派人,专程送去父亲的两幅西湖风景画。

1982年4月初,父亲七十岁,在北京由致公党中央常委黄独峰同志等介绍,加入中国致公党。并受委托离京返杭,准备在杭筹建致公党基层组织,发展了老归侨杨坚、董明、黄华烈等同志为杭州市的最早一批致公党成员,筹建了中国致公党杭州市临时支部(即现在致公党杭州市工作委员会的前身)。

1984年初,他创作的油画《友好饭店工地速写》,发表在同年2月19日的《杭州日报》上,这是他的最后一幅作品。不久,他心脏病发作,住进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但他仍然没有放下自己手中的画笔。他透过病房窗口,画下工人们日夜兼程,加紧建设中的中日友好饭店。1985年11月21日,父亲终于离开人世。时至今日,当我和兄弟姐妹们,凝望着父亲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作,就仿佛觉得一位艺术家的生命火花并没有熄灭。我们无不为他一生勤奋劳作,矢意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品格所激励。

相关内容
上泗山歌 2024-04-19
德寿岁时 | 今日花朝,请收下这份临安赏花图 2024-03-27
吴山明笔下的黄宾虹像 2024-03-25
游记文学里的杭州 2024-03-21
清代才女林以宁的西湖情缘 2024-03-1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