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杭州北山路84号,只见一扇月洞形的小红门,门外延伸着块石垒砌的围墙,大丛绿色植物从墙头探出,在门前弯下累累枝条。这里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地。漫步在这座民国时期的旧宅中,可见起草宪法的历史图片、报刊资料、政府档案。这些泛黄的图文档案前,人们驻足、细看、议论,那些有关新中国首部宪法的岁月记忆被重新唤醒,鲜活如新。 1954年通过的“五四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它的背景竟抹有几分西湖的冬韵。 1953年12月27日,刚在专列上度过60周岁生日的毛泽东,悄然来到杭州。 路途中,他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这注定了是一次身负重任的“休假”,列车南下的隆隆声中,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已在毛泽东的脑海里酝酿。 “简明”是起草宪法时毛泽东的指示。起初他决定写100条,比后来通过的106条,仅少了6条。这言简意赅的106条,凝聚了起草团队100多个日夜笔耕不辍的辛劳。 胡乔木在一个月中先后拿出3稿,最终因疲劳过度患上中心性视网膜炎,不得不赴苏求医;后继者田家英既参加讨论,又参与修改,32岁的他因劳累过度而吐血。 毛泽东是这个宪法起草组的主心骨。在浙江省档案馆收藏的《毛泽东与浙江》一书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谭启龙回忆:1954年1月9日,宪法起草正式开始。每天15时,毛泽东便会来到北山路84号30号楼,常常一干就是一个通宵。在曾任国务委员、公安部长的王芳记忆中,为了起草宪法,毛泽东的办公桌上总堆满了各种书籍、资料和文件。 杭州的雪天,毛泽东爱在西湖畔漫步。雪地上留下一串串伟人坚实的足迹,首部宪法的起草工作也渐入佳境。这部“开门立宪”的经典之作,从提出初稿到最终通过,关于“五四宪法”的讨论持续多月,参加人数多达1.5亿,占当时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各方提出的意见共有118万多条。 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宪法起草委员会对草案又做了修改。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正式诞生。 “云流千里远,人对一帆轻。”尽管首部宪法的起草倾注了毛泽东的心血,但当有人提议将这部宪法定名为“毛泽东宪法”时,毛泽东却坚决拒绝,并要求删掉宪法草案中颂扬自己的条文。“那样写不合适,不合理,不科学。”他严肃地说。 拟宪法,在西湖,因而“五四宪法”草案也便有了“西湖稿”的雅号。毛泽东为何选择在西湖边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许是西湖碧水的灵动能启发人思考,许是葛岭旧宅的文人墨香能赠与人灵感。其中原委已无人能言。 无论是怎样的机缘巧合,中国宪法史中已留存下几分西湖的茶烟日色,也让这片江南山水多了一段关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部宪法的渔樵夜话。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