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文史动态
 
浙江绍兴宋六陵陵园遗址2018年考古发掘简报(下)
来源:会讲宋史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1-04-08

四、遗物


      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建筑构件,包括板瓦、筒瓦、瓦当、瓦饰,均为泥质灰陶,模制。因扰动破坏,绝大部分构件残碎严重,且脱离原生层。
      1.筒瓦
      可分为带舌筒瓦 和带当筒瓦2类。
      带舌筒瓦 标本2018TG3 ①:2,瓦身横截面近半圆形,残长14.5、宽13.3厘米。中前部镂一方孔,应为瓦钉卯孔,边长1.5 厘米。瓦舌长3.6、宽9.5厘米。内侧遍布麻布纹(图一二,2)。
   带当筒瓦  标本2018TG3①:4,瓦身残 长12、宽13.1厘米。当面圆形,内饰大朵菊花纹,外廓略微凸起,直径12.5、厚1.4厘米(图 一二,3;图一四)。
      2.瓦当
      可分为莲瓣纹瓦当和花卉纹瓦当2类。
      莲瓣纹瓦当   有大小间错的12或14瓣莲纹,亦有大小一致的8瓣莲纹。当面圆形,修整不甚规范。外廓与花瓣均隆起较高,中为圆形莲蓬,分布6粒或7粒莲子。标S2E1T0704①:1,直径12.9、厚1.4厘米(图一三,1);标本 S2E1T0704①:2,直径13、厚1.5厘米(图一三,2); 标本S3E1T0406①:4,直径14、厚1.7厘米(图 一三,3;图一五);标本S3E1T0406①:2,直 径13.8、厚1.4厘米(图一三,4)。
      花卉纹瓦当   花卉主要为菊花、牡丹等。外廓略微隆起,当面纹饰多数较为浅、平。标本S3E1T0205①:1,直径12.6、厚1.6厘米 (图一三,9;图一六);标本2018TG2①:1,直径9.2、厚1.2厘米(图一三,5);标本 2018TG3①:6,直径12.6、厚1.3厘米(图一三,7); 标本S3E1T0406①:1,直径12.6、厚1.4厘米(图 一三,6);标本S3E1T0406①:3,直径 12.6、厚 1.5 厘米,当面花卉模印较深,呈现高浮雕效果(图一三,8;图一七) ;标本2018TG3①:5,直径12、厚1厘米(图一三,10;图一八)。
      3.板瓦
      可分为檐头板瓦与非檐头板瓦2类。
      檐头板瓦  标本S2E1T1006①:1,宽21、残长6.6厘米。瓦头饰一层缠绕带纹和一层大波浪纹(图一二,4;图一九)。
  非檐头板瓦  标本S3E1T0104①:4, 宽24.5、残长18.5厘米,光素无纹饰(图一二,1)。
      4.瓦饰
      可分为迦陵频伽瓦饰和滴当火珠瓦饰2类。
      迦陵频伽瓦饰  在宋六陵区域调查过程中偶有发现,本次发掘过程中,可辨识的仅有1件。标本2018TG3①:1,瓦当顶部饰件,仅存头部,高11.2、宽5.1厘米。长圆脸,呈微笑状,头戴宽面高冠,冠面满饰卷云及花草纹,冠后似有中带垂肩(图一二,5;图二〇)。
      滴当火珠瓦饰  数量较多,上部两面模印火焰纹,中有宝珠,下部为束腰覆莲底座,腹部中空。基本结构相同,体量无太大差别。不过,上部的火焰纹样式较多,以卷曲勾云纹形成各种组合,间有少数纯粹几何纹组合构图。标本S3E1T0105②:1,高11.8、底径5.9厘米(图一二,8;图二一);标本S3E1T0105 ②:2, 高12.6、底径5.8厘米(图一二,9);标本S3ElT0105②:3,高10.9、底径3.8厘米(图 一二,6);标本S2018TG3 ①:3,残高 10.2、 底径4.9厘米(图一二,7;图二二)。

图片

图片

图片

五、结语


       据南宋周必大《思陵录》记载,南宋帝陵为分离式的上、下宫布局。上宫为陵寝所在,中轴线主体建筑由外往里依次为棂星门、门殿、享殿、龟头殿、龟头皇堂石藏子。此外,还有外篱寨、里篱砖墙、火窑子和土地庙等。下宫又称神御殿,为日常享祭的场所,设有棂星门、门殿、火窑子、前殿、后殿、东西两廊、神厨、换衣厅、神游亭等。上、下宫之外,还有“神围”,即界墙[1] 。而上宫龟头殿下的“皇堂石藏子”即陵园核心一一主墓室所在。“攒宫石藏, 利害至重……谨别彩画石藏图子一本,兼照得厢壁离石藏外五尺,别置石壁一重,中间用胶土打筑,与石藏一平,虽工力倍增,恐可御湿”,可见主墓室结构应为坚穴土圹双重石椁墓。墓上无封土,而代之以龟头殿[2] 。皇后拊葬于帝陵,减帝陵一等,不分置上、下宫。
       由于发掘范围有限,此次发掘尚不足以完整揭示如此大规模的复杂结构,但通过已发现的龟头殿、墓穴石椁构件、享殿、门殿和垣墙,已基本揭示出了某帝陵上宫的主体建筑结构。墓穴位于上宫的中心,与北垣墙之间无大型建筑,整体的结构布局与北宋皇陵的上宫基本一 致,只是用龟头殿代替了墓上陵台[3]。由此可知, 这实际上是一座基本遵循北宋帝陵祖制建造的南宋帝陵上宫或后陵。

       除了帝陵上宫(或后陵)建筑结构之外,墓地的选择、各帝陵间的昭穆位次关系、上下宫的配列方式、陵园规制的演变过程,也都是我们在工作中予以关注的要点。北宋帝陵严 守“五音姓利”原则,以赵姓所属的“角音大利向”为基本建设思想,时称“国音姓利”这一理念在宋室南渡后,被刻舟求剑地应用在了地理环境迥异的南方丘陵地区。根据《宋会要》等官方文献记载可知,这一理念在昭慈皇后攒宫、徽宗永祐陵、高宗永思陵营造时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但已逐渐举步维艰。在由“角音大利向”到“角音小利向”这个180度大转身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的,当不止于南北方两种风水观念的转化与一个王朝的最高礼制 逐步地域化的过程,其深刻的政治文化背景更值得我们去探索.

      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为探索南宋帝后陵寝制 度的演变轨迹及历时性变化结果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加发掘:   时   萧   雷长胜   吴丝禾

                       陈利平   邓瑞英   李晖达

   绘图、拓片:陈利平   邓瑞英   薛亚强

   遗迹测绘:    徐怡涛  李松阳   黄青岩

                        马   力   王藏博   毛静彦

                        张子欢   袁   琦    铁  莹

   照    相:       李晖达

   执    笔:       李晖达   时   萧    雷长胜    李松阳


 

      [1]王瑞来校证.周必大集:思陵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20:2613-2698.

      [2]徐松.宋会要辑稿:髙宗永思陵[M].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4:1569.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宋太祖永昌陵[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33-35.

      [4]刘未.宋代皇陵布局与五音姓利说[C]//浙江大学艺术与 考古研究(第3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165-190.

      [5]王洙等撰,毕履道等校,金身佳整理.地理新书校 理:五音利宜(第7卷)[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2012:213-230.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轶事》,聊聊湘湖明朝那些事儿 2024-12-16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城市文化精神学术研讨会 2024-12-12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出版 2024-12-10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二辑图录》出版 2024-12-10
书讯|“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出版 2024-12-0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