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杭城旧影
 
一城烟火半吴山,万松岭下倦书声
来源:杭州社科发布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1-04-29

吴山巅上望秀色

城隍庙里尝烟火


吴山地处西湖东南,山势绵亘,直入闹市。雄浑之江奔腾于南,秀丽西湖辉映于北。东边曾是南宋都城的天街御道,朱门绮户,直达凤阁丹墀的皇城,北面则是通往柳浪闻莺的河坊街,商铺店号,鳞次栉比,市列罗绮、户盈珠玑的繁华就堆陈在吴山脚下。


登临览胜,左湖右江,前街后市,杭城秀色,尽收眼底。西湖新十景之一的“吴山天风”就在此山。吴山顶上有座“江湖汇观亭”,亭前楹联沿用明人徐渭题辞:“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回望昔年,远眺钱江如带,风帆点点,西湖似镜,画舫如织,近观城中参差十万人家,意境何其高远。


吴山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但此山本身却是最容易被游人忽略的,因为它深入市区,山脚下就是有名的吴山广场。人们顾得河坊街和南宋御街的烟火气,却顾不上它的入世峻姿。吴山并非是单独的一座孤山,而是七宝山、紫阳山、云居山等几座小山的总称。其上有极具南宋和元代建筑特色的城隍阁、祭祀伍子胥的伍公庙,有容相威怒、庄重肃穆的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还有形似神合、鬼斧天工的“巫山十二峰”(又称十二生肖石)。清朝李卫在七宝山顶还建了一座大观台,从此“吴山大观”就成了西湖十八景之一。

图片

吴山大观


城隍阁的右侧,建有周新祠。周新在明朝永乐年间曾担任浙江按察使,他一生刚正不阿、执法如山,深受百姓爱戴,人称“冷面寒铁”。后因受到诬陷而被明成祖杀害,引起民愤。为平息民愤,明成祖在吴山上为他修建了城隍庙。


城隍阁为七层仿古建筑,勾檐翘角、飞阁耸峙,它的洞门由蘑菇石砌成,底部呈块石状,斗拱、栏杆和排门的雕刻,采用香樟、椴木等制成。阁分七层,各有千秋:一楼陈列八幅反映南宋杭城风土人情、历史故事的名人工艺展品;二楼布置了十一幅大型壁塑,同时可观画作全景,画中的山川城舍、和风梳柳近在眼前,仿佛你闭上眼,还能听到车来人往、笙箫弄月之音;三楼以上则是休闲、赏景、品茗的休闲之所。值得一提的是,倘若夜临城隍阁,华灯星点,与天上明月交相辉映,其情其景盖徐渭“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道尽。


图片

城隍阁一景


吴山多庙,素有“吴山七十二庙”之说。南宋时,众多庙宇整日灯火通明,梵音绕梁。朝山进香者更是络绎不绝。各庙里的菩萨、神像,凡是稍微有些来头的,年年都要过“生日”,这就造就了吴山终年不断的庙会。每逢农历新年、二三月间香市、端午、立夏等节期,山上山下人如潮涌,熙攘喧闹。庙会盛,香客众,看相算命、测字卖卦的,耍杂技、变戏法的,还有卖书卖字画的摊贩摆满了山道,人们赶庙会往往是“闻风而去,满载而归”,形形色色,颇具风情。


保康巷里说旧事

后市街旁赏银杏


保康巷东起中山中路,折南连开元路,西塞,仅长77米,宽2.5米,南宋时称卖马巷,清初称宝康巷,后改称保康巷,一直沿用至今。保康巷名气不大,鲜有人知,但它却是南宋著名女诗人朱淑真的故居所在。虽然随着岁月的流转变迁,朱淑真故居已无处可寻,但巷中那曾经的诗词印记,以及朱淑真的历史文化价值却从未被埋没,对于文学和历史爱好者来说,这条小巷不失为一个叩问历史的静思之地。


朱淑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子。她诗词双绝,能写出“坠翠遗珠满帝城”“沉沉春雨暗皇州”这样气势磅礴的诗作。她书画造诣颇深,明代画家杜琼曾得到一幅朱淑真的《梅竹图》,题画赞曰:“诚闺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


保康巷短短一条“塞煞弄堂”,竟能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思,诗人轻盈曼妙的身影和动人心弦的诗词,在此永远回荡,韵味恒久。

图片

保康巷

后市街,南起河坊街,对大井巷,向北穿越东西向的高银街、惠民路。南宋时,此处为太平坊,称新街巷、新街和后市街。


南宋时,此街多后戚府邸。据《梦粱录》载,宋光宗皇后李凤娘宅在此街南端;宋理宗皇后谢道清宅在宋理宗潜邸东侧。又据《说杭州》载,北宋哲宗皇后宅也在此街。立于街口,仿佛能望见千年前此处鲜衣怒马的热闹景象。


现在,后市街已经成为杭州市秋季赏银杏的绝佳之地。秋意四起时,银杏泛黄,叶子随风滑落,入眼之处都是绚丽的金色。金色阳光映照着金色银杏,浓浓的醉人秋色,实为盛景。

图片

后市街的秋景


西子湖畔闻莺啼

万松岭下倦书声


行至吴山脚下,折过河坊街,便能看到一座绿荫蔽日、草木葱郁的公园,大门正对着南山路,上书“柳浪闻莺”四个大字。柳浪闻莺是西湖十景之一,分友谊、闻莺、聚景、南园四个景区。公园里,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梅花等异木名花。南宋时,这里是京城最大的御花园,又称聚景园。


旧时园内有会芳殿和三堂、九亭,以及柳浪桥和学士桥。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有柳洲之名,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园林布局开朗、清新、雅丽、朴实,乃是欣赏西子浓妆淡抹的观景胜地,临水眺望,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图片

柳浪闻莺

万松书院位于西湖南缘凤凰山万松岭,始建于唐贞元年间,名报恩寺,明弘治十一年,改辟为万松书院。万松书院曾名太和书院、敷文书院,是明清时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文人汇集之地。明代王阳明、清代齐召南等大学者都曾在此讲学。“随园诗人”袁枚也曾在此就读。清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分别赐额“浙水敷文” “湖山萃秀”。


创建初期,万松书院规模较大,主体建筑布局沿用官学“左庙右学”的形制。左边近山处有孔子殿。孔子殿系原报恩寺建筑,三开间,经修葺后焕然一新,是书院的祭祀场所。殿前有颜乐亭。高处建留月台和掬湖台。孔子殿右边,前有万松门,后有明道堂。堂为五开间,宽绰宏敞,为先生“讲明经义”的课堂。西廊两侧各有斋室五间,是师生们自习之所。


万松书院是《梁祝》传说故事的发生地。明末清初的李渔创作的《同窗记》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分别从家乡(会稽、上虞)渡钱江在草桥门偶遇而义结金兰,并且在当时杭州最著名的书院——万松书院同窗共读。三年后分别,便是沿着长长的凤凰山古道送别。

图片

万松书院大门


吴山自古有五多:古树清泉多,奇岩怪石多,祠庙寺观多,民俗风情多,名人遗迹多。吴山景区绝非只是吴山广场,它就像是一碗清茶,你在闹市中喝,须有一颗静得下来的心,细细品味,才会发现吴山周边不一样的美。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云端档案丨大诸桥 2024-12-18
西湖别墅系列|恒庐 2024-12-04
云端档案丨张同泰药店 2024-12-02
梵天寺经幢 2024-11-26
西湖别墅系列|东山别墅 2024-11-13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