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肃王即钱镠(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钱镠在位期间,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梦粱录》:祥符寺中,向吴越王于寺内开井九百九十眼,后改创军器所湮塞,仅存数井。
成化《杭州府志》:吴越王开井凡九十九眼,合湮塞仅存数井。
康熙《仁和县志》:吴越王开井有九十九眼,今湮塞仅存三。
《龙兴寺志》:……下有司覆验得铁塔一,石塔二,古井九,与图志合,知为寺之旧址无疑,给券书。
《杭城坊巷志》记载,吴越王钱镠开井九十九眼,后来多数湮塞,仅存三眼,相去各数十步,巷口的钱王井,亦名祥符井,就是其中之一。
至于钱王凿井来由,据丁氏《武林坊巷志》载:盖当时杭地苦卤,水咸难饮,邺候开六井,引西湖水入城,钱王又凿井九十九眼以泽民。吴越王为什么要开这么多井?钱镠于唐景福二年(893)筑罗城,营屯有六,即:白璧营、宝剑营、青字营、福州营、大路营、马家营,其中福州营驻梅家桥东,大路营驻禇家塘(今新华路北段)。有两个兵营驻扎在此附近,饮水问题当然必须解决,凿井九十九眼,乃是为了供军民、僧尼饮食之用。
这口井水源充足,历经大旱而从不干涸。民国二十三年(1934)、1979年两次大旱,其它井皆干涸断水,独钱王井水旺如昔。俚人传说:此井宋朝前为一皇帝开凿,井底有眼与宝石山泉眼相通。
1984年,下城区人民政府在文物普查中查考得知,此井乃是钱王井九十九眼唯一保存下来的井,即委派下城区市政工程队打井队对此井进行调查、修葺。当时井周围有四平方米泥土地面,原井圈已遗失,用旧水泥管套上代用。井圈盖板为青石板,原来当高于地面,由于整个城区地表下沉,原盖板埋没于地坪下约二十多厘米处。挖开浮土,发现盖板已开裂多处,据分析鉴定,约有一百多年历史。这和史载同治十二年(1873)疏浚钱王井、甃石四周围筑土墙相符。井内壁用青砖以菱角式叠法清砌,两端留有上下脚蹬,所用青砖均为清代晩期烧制。井上部内壁直径为九十厘米,井深约七米。打井队修葺时用两台抽水机抽水,但无法抽干。于是,1984年7月21日下城区人民政府作出决定,立碑保护钱王井。
据1995年12月出版的《杭州市志》卷一载,钱王井水属孔隙水,开游在第四纪冲、海积层中,属杭州名泉之一。现在钱王井已经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