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艺林文韵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来源:《管领莺花》  作者:李利忠  日期:2021-07-16

杨万里8岁丧母,父亲杨芾乃精通《易经》的宿儒,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积十年,得藏书数千卷。他曾指着藏书对杨万里说:


“是圣贤之心具焉,汝盍懋之。”


意思是说,这些都是圣贤的心血呐,你这小家伙要努力啊!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他生长于国家多难之时,幼承家庭义方之教,后又遍访张九成、胡铨、张浚等名家大儒,转益多师。这些人个个学识高明,忠烈刚直,促成了杨万里刚正不阿、正色直言的性格。

微信图片_20210716134524.jpg

杨万里


宋人王迈《山中读诚斋诗》中有句云:


“万首七言千绝句,九州四海一诚斋。”


杨万里诗风尖新活泼,自成一家,人称“诚斋体”。“诚斋体”的主要特征,按前人的说法,是死蛇弄活,是生擒活捉,是流转圜美如弹丸,亦即善用“活法”,不仅讲究诗料鲜活,还注重表现上的趣味,用杨万里自己的话说是“透脱”。其要素之一是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限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要素之二是想象奇特,不用奇奥生僻字句,以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通透的章法取胜,自然生动,意趣盎然。


比如西湖作为杭州的眉目,自唐以降,文人歌之咏之,殊难出新,但杨万里仍以其出色的才华,将西湖山水的生机与活力描绘得淋漓尽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一组描写杭州西湖六月景致之美的诗,共有两首。相对于第二首的脍炙人口,第一首则“泯然众人”,尽管如此,但其在组诗中的地位仍不可或缺:


“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


“月尚残”点明了送行的时间,“荷花荡里柳行间”写出了送行路线以及沿途风景,“红香世界清凉国”则形象地表现了荷花烂漫清新的风姿以及观赏者的感受。在这样的红莲碧叶铺展得有如一匹优等锦缎的世界里,我们走过了南山又绕到北山。


人们耳熟能详的是第二首。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开篇即说西湖六月的风光景色,到底迥然有别于其他时日。这两句朴实无华、迹近脱口而出的诗句,写的是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尤其首句,看似突兀,实则造句大气,“毕竟”二字,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接着诗人虚实结合,在前两句直陈泛说的基础上,展示具体形象,用对比强烈的色彩,描绘出一幅惊才绝艳的画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满目层层叠叠青翠碧绿的莲叶,一直铺展到水天相接的无穷远处;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在朝阳映衬下,显得格外娇美红艳。这两句诗写得刚柔相济。莲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外,诗人更状之以“接天”“映日”,不唯境界阔大,语言也很有气势。阳刚与柔美,浑然一体,以致后人但凡说起西湖夏日之美,就会引出这两句诗来。


这组诗是林子方调赴福州任职,杨万里为其送行时所作。颇为耐人寻味的是,无论是第一首还是第二首,诗人在诗中都不曾提及林氏其人,也看不出有任何送行迹象。林子方曾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乃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的同僚。但诗中诗人一反常态,面对远行人,一个劲地点赞西湖风光,委实令人费解。有说“天”“日”系指朝廷与皇帝,杨万里这是委婉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因只有“接天”“映日”,待在朝廷与皇帝身边,才能有所成就,前途光明云云。

微信图片_20210716134528.jpg

杨万里曾说道:


“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


钱钟书评论杨万里“活法”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努力要跟自然界重新建立“嫡亲母子的骨肉关系”,要恢复耳目观感的天真状态,“不让活泼泼的事物做死书的牺牲品”。“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从姜夔的这句不无称羡的诗中,可见杨万里不傍人门户的自我创新之路确是无比康庄的。



相关内容
佳作欣赏 | 《踏歌图》中的年丰人乐 2024-12-20
《走近西湖》论文集|丁云川:“慕侠亭”上镌刻的楹联文字 2024-12-16
李渔:尝以欢喜心,幻为游戏笔 2024-12-04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2024-11-18
风雅宋 · 跟着馆员读文史 | 临安城的赏菊时尚 2024-11-1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