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特别关注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远逝的灶头画和印糕版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武林旧事
 
金石书画大家吴大澂和吴湖帆祖孙的杭州情缘
来源:杭州网  作者:清兄  日期:2021-08-06

↑至微堂·清兄摄


↑至微堂·清兄摄

吴湖帆当年用珍藏的商周青铜器换得《剩山卷》。吴妻潘静淑用正楷在画上题写“吾家梅景书屋所藏第一名迹潘静淑记”,视为镇室之宝。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210.jpg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212.jpg

↑至微堂·清兄摄

吴湖帆特意请陈巨来刻了一方朱文鉴藏印:“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并题字:“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画苑墨皇,大痴第一神品富春山图。已卯元日书句曲题辞于上。吴湖帆秘藏。”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委员,书法家沙孟海得知《剩山图》在吴湖帆手上,力劝吴湖帆割爱,请吴将其让与国家收藏。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郦承铨力排众议,拍板从吴湖帆这里购买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由此落户浙江省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215.png


↑西泠印社官网截图

2012年7月,在西泠印社春拍会上,一副吴湖帆的《拟石谷子田居图》以109万的价格成交。石谷子是谁?他是清初画圣,“清四王”之一的王翚,字石谷。吴湖帆的这幅《拟石谷子田居图》,临摹的正是六月初,姜青青在杭州日报《城记》副刊浓墨重彩,详述其来历的《龚蘅圃先生田居图》。

《龚蘅圃先生田居图》,吴湖帆不仅看,留下了自己的题跋,并且临摹…这位海上收藏巨擘,书画家对这幅画作的赞赏,从他留在《拟石谷子田居图》上的题跋可见:

“近见石谷子为龚蘅圃画田居图长卷,老笔纷披,落落大方,乃八十以后极杰构也”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223.jpg

吴湖帆如此擅画山水,但他本人并不喜欢游山玩水,据陈巨来著《安持人物琐忆》:张大千劝吴湖帆多游历名山大川以扩眼界,以助丘壑,吴湖帆笑笑,说了句:“吾多视唐宋以来之名画,丘壑正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何必徒劳两脚耶。”

↑夜凉摄

不过在1928年农历二月,吴湖帆34岁,他与施畹秋同游水乐洞,还留下一方摩崖石刻,看来再不喜欢游山玩水的人,也要看是和谁同游的?想来那时侯正是二人你侬我侬,意蜜情浓…待到第二年二人情断,吴湖帆避施畹秋唯恐不及之时,不知道会否想起在水乐洞里这方石刻的“爱的见证”?吴湖帆离开的那天清晨,施畹秋还未起身,除了两千元钱,吴湖帆连“一顶珊瑚小顶帽子”都没留下,以至于施畹秋没有二人交往的证据,求告“遗弃”之罪无门,只得重新挂牌,再上青楼。

吴大澂和吴湖帆祖孙与杭州渊源颇深,除了水乐洞,杭州还留有不少与他们有关的遗踪,经“至微堂”清兄授权,转载这篇《金石书画大家吴大澂和吴湖帆祖孙的杭州情缘》,西湖山水之间的逸闻趣事甚多,有石为证的艳事,恐怕迄今为止只有吴湖帆留在水乐洞中的那一方了吧?

---编者按。

金石书画大家吴大澂和吴湖帆祖孙的杭州情缘

近来翻看《中国文化世家·吴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一书,看到其中一篇《祖孙书画一脉传——晚清·苏州吴氏世家》,介绍的是著名书画家吴大澂[chéng]和吴湖帆祖孙二人,读完甚觉吴大澂的一生还是充实闪耀不负韶华的。吴大澂(1835-1902),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一号愙斋,同治七年(1868)进士,官至湖南巡抚,《清史稿》卷四百五十有其传。他在仕途上最著名的有两件事:其一是在东北珲春和沙俄进行边界谈判争取领土,被视为“民族英雄”;其二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主动请缨领兵迎敌,遗憾的是战败被革职。当然,他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在艺术领域,不仅是书画大家,也是金石大家。对于吴大澂,本人之前还是有点印象的,在杭州的两个地方都见过他的墨宝,一处是飞来峰的两方摩崖石刻,另一处是浙江省博物馆展出的《蛟门奏凯图》。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229.jpg

吴大澂像,源自《燕京学报专号》1935年第10期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234.jpg

吴大澂等龙泓洞题名石刻,摄于2020年5月16日

吴大澂的第一方摩崖石刻,在龙泓洞内崖壁,篆书“同治己巳暮春,吴县顾曰栋、吴大根、大澂同来游此”二十字,此题刻在许力等人编著的《西湖摩崖萃珍一百品》(杭州出版社,2019年10月)一书中有收录(第95品),申闻《其实意在贞石外——从吴大澂篆书〈大义桥黄氏义庄记〉说起》(《文汇报》2020年5月9日第8版)一文亦有提及。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237.jpg

吴大澂题“冷泉”石刻,摄于2020年5月16日

第二方,位于冷泉南畔,篆书“冷泉”两个大字,落款“吴大澂”。查《愙斋自订年谱(三)》(《青鹤》1933年第1期),可以找到吴大澂游灵隐的记录:“八年,己巳,三十五岁,三月偕大兄至武林,同游西湖,遍览灵隐天竺诸胜。”和龙泓洞的题刻可以完全对应,同治己巳即为同治八年(1869),吴大根正是吴大澂的兄长,顾曰栋无考。“冷泉”两字亦是这次游览所刻,据清代《灵隐寺志》卷一:“冷泉,相传在莲华峰麓,今在寺前,堆蓝漾碧,冬夏常盈。池旁有嵚崎空洞,形家以招提拥北高而面飞来,宜汇此涧。置闸以蓄水,建亭其上者唐刺史元藇,广池者宋僧如璧也。”吴大澂再次来杭,在光绪十八年(1892),据《愙斋自订年谱(十四)》(《青鹤》1934年第23期):“十八年,壬辰,五十八岁,三月,至杭州就医。”这次他又去了灵隐,据《吴湖帆文稿》(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9月),此次游览后吴大澂作《灵隐纪游图卷》并题诗,诗曰:

良药疗我病,名山医我俗。

回首廿四年,洞门纪游躅。

重来访六桥,旧梦犹堪续。

绕堤新柳黄,荡桨春波绿。

隔墙见桃花,俞楼耸湖曲。

名臣旧留题,往事几枨触。

入山虽不深,平眺恣遐瞩。

冷泉憩古亭,壑雷焕新筑。

寒烟锁断崖,残云送飞瀑。

造像千百躯,梵书杂西竺。

仿佛龙门龛,年月不可读。

我师黄小松,谁是武虚谷?

吮毫草新图,梦醒茶初熟。

(冷泉亭畔新筑壑雷亭,为许星台方伯所建)

“我师黄小松”这句中的“黄小松”就是清代杭州金石大家黄易,著有《武林访碑录》,看得出来,吴大澂对这位前辈推崇备至。巧的是,黄易也曾在龙泓洞内题名留刻,就在吴大澂等题名的对面崖壁,此刻在《西湖摩崖萃珍一百品》中亦有记载(第93品),内容为“乾隆乙卯冬日,钱唐黄易小松、金匮钱泳立群同来”,刻于乾隆六十年(1795),早于吴大澂题刻74年。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241.jpg

黄易等龙泓洞题名石刻,摄于2020年9月5日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244.jpg

蛟门奏凯图,2020年5月30日摄于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246.jpg

吴大澂篆“蛟门奏凯图”,2020年5月30日摄于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

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展出的《蛟门奏凯图》,图名下署“毓卿大兄镇军属篆 吴大澂”,这幅画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近海保卫战:蛟门即宁波镇海口,1885年清廷和法国在此干了一仗,历时百余天,浙江军民成功击退了法国入侵军舰,史称“镇海保卫战”或“镇海战役”,是中国在近代海战史上唯一取得全面胜利的战役,其意义堪比载入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镇南关大捷”。“毓卿大兄”是指费金组,字毓卿,江苏吴江县周庄镇(今属昆山)人,镇海战役时任健左旗副将,在此战中表现英勇功勋卓著,事迹见龙永行《镇海战役述评》(《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第4期)。费毓卿回乡后,同乡陶焘画了这幅图为其点赞,吴大澂书写了图名,另外还作诗《毓卿大兄军门大人属题》一首:

跋浪长鲸敢凯觎,蛟门一战走艟舻。

奇兵手扼金鸡垒,上将腰悬玉虎符。

横海勋名三捷奏,平戎气概万人呼。

愿君努力储韬略,待补麒麟阁上图。

后来,吴大澂在甲午战争中主动领兵参战,想来多少受了点镇海大捷的鼓舞,不幸的是结局很悲催,战败后吴大澂差点拔剑自刎,足以看出他的一片忠勇爱国之心。

吴大澂不仅篆书了得,绘画水平也是极高的,其画风深受杭州画家戴熙的影响,据李军《吴大澂交游新证》(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4月):“吴大澂绘画远法董、巨,近师王、恽,至于时人则最推重杭州戴熙”、“戴氏妙于丹青,尤擅山水,吴大澂与妹夫沈树镛皆对其深为钦慕”。戴熙,字醇士,一号鹿床,钱塘人,是道光、咸丰时期的翰林画家,官至兵部侍郎,太平军攻克杭州后投池殉难,留下了“撒手白云堆里去,从今不愿到人间”的绝命词,谥号文节,杭州忠正巷曾有三忠祠祀奉这位戴文节。吴大澂时常临摹戴熙的作品,有《临戴熙山水图册》和《临蒙泉鹿床西湖图卷》传世,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这是吴大澂仰慕戴熙的实物见证。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249.jpg

吴大澂《临戴熙山水图册》,2020年9月5日摄于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金石书画》第四期展览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252.jpg

吴大澂《临蒙泉鹿床西湖图卷》(局部),源自桑椹《书画缘 金石乐——浙江省博物馆〈金石书画〉第一期展(上)》(《收藏家》2016年第6期)

吴大澂年轻时曾入苏州紫阳书院师从于俞樾,俞樾后来赴杭州任诂经精舍主讲,成为杭州的学术带头人,有“门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之誉。据顾廷龙《吴愙斋先生年谱》(《燕京学报专号》1935年第10期),1892年那次吴大澂来杭,曾去拜访过俞樾,并作《俞楼图》。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255.jpg

俞楼简介,摄于2020年9月20日

今孤山俞楼前的简介牌上,竟然将吴大澂的名字写成了“吴大徵”,大谬矣!吴大澂有个表弟叫汪鸣銮,钱塘人,也是清末大臣,被革职后也曾任诂经精舍主讲(由俞樾举荐),所以说作为俞樾弟子的吴大澂和杭州诂经精舍总有绕不开的关系。吴大澂去世后,墓志铭由俞樾撰文,汪鸣銮篆盖,可见这位学生在俞老师心中的地位。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259.jpg

俞樾像,2020年9月20日摄于孤山俞曲园纪念馆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303.jpg

吴大澂墓志铭拓片(部分),源自《燕京学报专号》1935年第10期

吴湖帆(1894-1968),为吴大澂长兄吴大根的嫡孙,因吴大澂独子九岁时不幸夭折,吴湖帆便过继给了吴大澂为孙(故称“嗣孙”)。吴大澂对这位嗣孙特别满意,曾经发出过“有嗣如此死复何恨”的感慨,他的一生所藏大部分由吴湖帆所继承,这也奠定了吴湖帆日后成为收藏鉴定大师级人物的基础。在书画鉴定领域,黄宾虹的鉴定水平曾令不少人诟病,作为这个领域巨擘的吴湖帆,也曾经在日记中吐槽黄宾虹的一些鉴定为“老糊涂颠倒黑白、乱点鸳鸯的判断”(《吴湖帆文稿》),对于一代画坛宗师黄宾虹尚且如此嗤之以鼻,可见吴湖帆在这个领域自视甚高。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312.jpg

浙江省博物馆藏《秦权铭文拓本轴》,曾是吴大澂吴湖帆旧藏,2020年9月5日摄于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金石书画》第四期展览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314.jpg


吴湖帆《西溪秋霞图》,源自《西溪画寻》

吴湖帆也是著名的山水画家,和祖父吴大澂一样,他也对戴熙珍爱有加,曾以戴熙精品镇斋(张葆英《戴熙山水画赏析》,《中国书画》2013年第3期)。吴湖帆有不少关于杭州的画作流传,如作于1958年的《灵鹫峰图》、作于1959年的《六和塔俯瞰钱塘江大桥》等。另外,李云雷和周明雍《西溪画寻》(杭州出版社,2012年12月)一书收录两幅吴湖帆画作:《西溪秋霞图》(作于1953年)和《西溪秋色》(作于1922年)。吴湖帆也喜欢填词,欧阳修曾写过《采桑子》十首,每首都以“西湖好”开头,比如轻舟短棹西湖好、画船载酒西湖好、荷花开后西湖好等,吴湖帆次韵欧阳修写了类似的《采桑子》十首,也都以“西湖好”开头,如清明时节西湖好、山明水秀西湖好、鸳鸯飞对西湖好等,两者的区别是欧阳修咏叹的是颍州(今安徽阜阳)西湖,而吴湖帆咏叹的无疑是杭州西湖,因为词中有“繁华自古西湖好,花港逶迤。春晓苏堤。缓步垂杨倩影随”之句。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317.jpg

吴湖帆《采桑子》,源自《佞宋词痕——吴湖帆手抄墨迹》

(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8月)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319.jpg

潘静淑与吴湖帆

吴湖帆和杭州之间的情缘,当然远不止为之作过几幅山水画和填过几首词,最值得一提的当属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半幅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又称《剩山图》),此画曾是吴湖帆的旧藏,画上留下了“画苑墨皇大痴第一神品富春山图己卯元日书句曲题辞于上吴湖帆秘藏”和“吾家梅景书屋所藏第一名迹潘静淑记”的字样(其中潘静淑正是吴湖帆的妻子),吴湖帆自己也临摹过此画。1957年,在时任浙江省文管会常务委员书坛泰斗沙孟海的游说下,吴湖帆虽有不舍但最终还是将《剩山图》以8000元的“低价”半捐半卖给了浙江省博物馆,个中曲折可见周军《〈富春山居图〉离散录》(《文史精华》2011年第8期)。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322.jpg

《剩山图》复制品,2020年9月5日摄于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

吴湖帆还曾在《剩山图》上盖了由篆刻大家陈巨来为其刻的“铭心绝品”印,幸运的是,此印章2019年末出现在了西泠印社秋季拍卖市场上,最终由陆镜清先生以含佣金184万拍得,并于2020年7月2日捐赠给了浙江省博物馆,使得印与画完美合璧,也为此画再添了一段传奇。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324.jpg

↑“铭心绝品”印面,源自《〈富春山居图〉传世印章归藏浙江省博物馆 西泠拍卖陆镜清捐赠寄乡情》报道

(《上城报》2020年7月7日第2版)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328.jpg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334.jpg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338.jpg

吴湖帆《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源自《吴湖帆画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6年1月)

作为书画名家,吴大澂和吴湖帆祖孙和西泠印社均有渊源,吴湖帆还是西泠印社的社员。西泠印社虽然创建于吴大澂去世之后,但是他和后来成为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的吴昌硕往来密切,两人都是俞樾弟子,有师兄弟的关系。据陈郁《吴大澂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3月),吴大澂后期把玩古印,确引吴昌硕为同好至交,其有诗《题吴昌硕印存》曰:

与君赏奇共析疑,心慕神追有心获。

吴昌硕有诗《上愙斋大中丞》:

文章德业倾中外,节钺驰驱半九州。

至竟河流能底定,不谈经济著成谋。

铜柱声威古莫仇,兴安界画述皇猷。

裴岑碑与龟兹刻,一样题名逊一筹。

其中“兴安界画述皇猷”这句盛赞了吴大澂在与沙俄谈判疆界时的突出贡献,“裴岑碑与龟兹刻”这句则总结了吴大澂在访碑探古方面的成就。吴大澂与吴昌硕还曾合作画过一幅《枯木竹石图》,现藏广东省博物馆。西泠印社现藏有一部珍贵的印谱《十钟山房印举》,是近代金石收藏大家陈介祺集辑并为吴大澂拓制的,民国时西泠印社社员张鲁庵从吴湖帆处购得这部印谱并捐入西泠印社。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340.jpg

吴昌硕和吴大澂合作《枯木竹石图》,源自朱万章《吴大澂与吴昌硕的合作画》

(《文物天地》2018年第12期)

吴湖帆在杭州山水间也留下过一方摩崖石刻,位于水乐洞,位置比较隐蔽不易发现,在洞内转角处崖壁上,刻于1928年,《西湖摩崖萃珍一百品》有录(第100品),内容为:戊辰闰二月,江南吴湖帆携施氏畹秋,游此题名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344.jpg

吴湖帆水乐洞题名石刻,摄于2020年7月26日

吴湖帆挚友陈巨来的回忆文章《吴湖帆轶事》(《安持人物琐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1月)对题名中的施畹秋,有详细介绍。烟霞洞有胡适与曹诚英的故事流传,水乐洞有吴湖帆和施畹秋的携游题名存世,看来民国年间,西湖南山一带的景点,深得当时文人青睐。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346.jpg

黄易等水乐洞题名石刻,摄于2020年7月26日

水乐洞作为一方名胜,留下的游人题名甚多,距吴湖帆题名不远处,吴大澂所仰慕的黄易也留下一方题名石刻,全文曰:无锡秦瀛、钱唐黄易、海盐张燕昌、山阴陈广宁、金匮钱泳、嘉兴戴经、戴光曾、江宁刘徵、长洲吴国宝,以乾隆六十年十月十日来此

此题名刻于1795年,和龙泓洞的那一方黄易等题名为同一年,秦明《黄易〈访古纪游图册〉误改纪年新证》(《杭州文博》2018年第1期)一文对此有详述。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349.jpg

张大千等水乐洞题名石刻,摄于2020年7月26日

和吴湖帆、溥儒一起在画坛上并称“山水三鼎甲”的张大千,亦在水乐洞留有题名石刻,位置在右侧洞口旁,《西湖摩崖萃珍一百品》亦有录(第99品),全文曰:汉安张虎痴及其弟丽诚、文修、大千、君绶五人来,游于此

张大千和吴湖帆都是蜚声民国画坛的人物,同混一个圈子,两人往来密切,张对吴极为推崇且自愧不如,他曾经说过:中国当代画家只有两个半,一个是溥儒,一个是吴湖帆,半个是谢稚柳。吴湖帆在建国后的运动中被审查,其中一项“罪名”就是1949年与离开大陆的张大千有通信,福兮祸兮,令人唏嘘。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352.jpg

1929年第一届全国美展画坛大佬合影,源自朱浩云《影像中的张大千》

(《东方收藏》2019年第4期)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355.jpg

张大千、吴湖帆、溥儒合作画《闲身着白衣》

源自《永安月刊》1948年第111期

杭州的另一处吴湖帆遗踪,是他撰写的一副楹联,在丁家山盖叫天墓前的慕侠亭,联曰:名盖世三叉口;作惊天十字坡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358.jpg

盖叫天墓慕侠亭前楹联,摄于2020年8月30日

京剧名家盖叫天原名张英杰,“英杰”两字形成藏头联,构思颇巧,联中的“叉”字亦作“岔”。另一说此联是著名戏剧家田汉撰吴湖帆书(《杭州日报》1985年12月10日头版《盖叫天墓道修复》),但是“田汉撰”这一说本人没有找到可靠的证据,而“吴湖帆撰”则可以找到确切的依据,据盖叫天之子张剑鸣的口述文章《谈我父亲盖叫天演〈三岔口〉》(《戏曲艺术》1985年第3期):“这是吴湖帆先生送给我父亲的一副对联, 联上有跋语云‘英杰先生擅京剧之武生,南宗之翘楚也,三十年来余所见不下百余次,而《三岔口》、《十字坡》两折,尤为先生毕生绝技,堪称空前无双,因撰此联博一笑也,辛巳冬月。’”吴湖帆和盖叫天两人生前往来密切,可谓至交,张剑鸣作为当事人之子的说法应该是可靠的。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400.jpg

盖叫天故居百忍堂钱君匋书吴湖帆联,摄于2020年8月30日

这副楹联的知名度很高,在赵公堤路盖叫天故居燕南寄庐的正厅百忍堂,同样悬挂了此联,是钱君匋补书的,侧面跋语明确说这是“大画家吴湖帆撰此联以赠盖老”,只是不知为何“盖世”写成了“盖代”,可能是笔误。盖叫天故居书房内亦有此联,是2003年秋夏与参书写的,前款曰“吴湖帆撰”(“吴湖帆”三字有修改痕迹)。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404.jpg

盖叫天故居书房内夏与参书吴湖帆联,摄于2020年8月30日

还有,玉皇山紫来洞前的“紫气东来”四个大字,是当代画家陆抑非题写的,这位陆抑非是吴湖帆的学生,他原名“一飞”,是吴湖帆给他改名为“抑非”的。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407.jpg

陆抑非题“紫气东来”,摄于2020年10月17日

细数之下,吴大澂和吴湖帆祖孙和杭州的缘分还真不浅,这也算是为杭州的人文景观添砖加瓦了。杭州山水间留下的题名石刻、字画楹联、逸闻趣事何其多也,只要有心去发现和欣赏,总能品出不一样的湖山。

微信图片_20210806095419.jpg

作者:清兄,曾为山痴,今为石痴,在荒寂斑驳的石刻中寻找故事,在尘封弥久的故事中品味古今。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湘音汇|湘湖砖瓦业对湘湖、萧山的利与弊 2025-01-23
西湖别墅系列|放庐 2025-01-21
古今西湖名人缘|弘伞募建华严塔 2025-01-21
缅怀周恩来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总理的第一次杭州之行 2025-01-13
百年前的杭城“小菜场” 2025-01-0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