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开始,工美馆开展了一场给文物“治病”的专项行动。经过系统地梳理排查,博物馆先后选出两批共31件(套)状况不佳的馆藏文物,为它们进行全面“体检”,制定“手术”方案,实施分步“治疗”。 经过两年时间,31件(套)馆藏文物终于修复归来。在这一批刀剪剑类文物之中,有几件具有格外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 这一期馆藏轶事,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对有上千年历史的宋代大刀,它们在中国的兵器史上有着特殊的传奇色彩。 这组双刀由著名刀剑收藏家、第一届博物馆理事会理事皇甫江先生捐赠,为目前存世稀少的宋代刀剑兵器。它们器型宽大,样式既属于偃月刀的类型,又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并且比较完整,因此十分珍贵。双刀形制相同,全长80厘米,最宽处30厘米。刀身扁平宽阔,刀头反向钩曲呈鹰喙状。刀背前端有一尖齿状的小歧刃,歧刃叉口处专门做出弯弧形的镂空,可以穿绳系挂缨络饰物。刀格与吞口都以铜制作。在四瓣形的刀格侧缘,隐约可见身姿矫健的行龙纹饰。紧贴刀格的吞口则作龙头造型,龙口大张,睚眦毕现,铸造精美。在刀格后面延伸出一小段细长的刀茎,上面各凿一个小圆孔,用于铆接长杆。这类刀的刀杆多为木制,在长期的历史流传过程中,木材易腐化朽烂,所以现在所看到的古代长杆刀大多只有刀头部分保留下来。
大家最熟知的偃月刀,应该就是《三国演义》里关羽的随身兵器“青龙偃月刀”了。但那只是一个霸气的传说,结合正史记载以及时代背景来看,关羽使用的武器其实应为长矛和质地精良的环首刀。至于偃月刀这样的长柄大刀,则要到唐宋时期才开始真正在军队中配备。偃月刀最早写作“掩月刀”,顾名思义,刀身为半月形。宋代《武经总要》里将偃月刀列为“刀八色”之一,主要用于仪仗和演习操练,借着高大威猛的刀势以壮声威,鼓舞士气,所以偃月刀往往有漂亮的造型和装饰,造价昂贵,并不真正用于实战。明清时期,偃月刀又成为考试工具,武举考生须将重约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偃月刀举起,并且“运斤成风”,才能过刀法考核这一关。
有道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偃月刀却得到了意外的发展。16世纪末的明万历年间,朝鲜受日本侵略,国土大片沦陷,当时朝鲜为明朝藩属国,明廷出兵援朝,偃月刀便在这一时期传至朝鲜半岛。明代由于战事频繁,十分重视对武器的研制开发以及对士兵的器械训练,明《三才图会》载:“关王偃月刀,刀势即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无不屈者,刀类中以此为第一。”可以见得,这时期虽不把偃月刀作为前线兵器,但明军中已经对偃月刀有深度认识和充分利用,演练出36种刀法,以供基础操练。
偃月刀初传朝鲜时,也是主要作为日常训练所用。而后由于战争的威胁,便将偃月刀作为骑兵武器进行推广,并参照明朝刀法,编录了“十一势”偃月刀谱,真正把它推上刀兵相见的战场。但遗憾的是,朝鲜对偃月刀的创新运用,并没有在实战中取得所期待的成效,在马上作战中,偃月刀显得过于笨重,并不能充分发挥长兵器的优势。即便如此,这场“昙花一现”,仍不失为偃月刀履历上值得记录的一笔。
我们眼前的这对偃月刀“兄弟”在入藏博物馆时,锈蚀已非常严重。铁制刀身通体布满疏松的橙红色锈,并且由于采用三层复合的夹钢工艺锻造,锈蚀物侵蚀到层理的缝隙间,使几乎一整层铁壳脱落下来,像刀身的拓片一般平铺在文物箱的衬垫上,病情十分危重。
经过科学分析检测后,文物医生“对症下药”,先用毛刷、铜刷、手术刀清除外部浮土,再以手术刀配合超声波仪器细细清理,去除有害锈,随后进行粘接补配和打磨处理。历经近两个月的细致整理,终于完成整体封护。本着最小干预的原则,修复后的双刀不改沧桑本色。从它们身上,不难感受到一种宝刀未老、雄风犹在的浩然气质。 在我们这些被“治愈者”中,还有哪些珍贵又有异趣的刀剪剑?它们又经历了怎样的重生历程?众位看客,且听下回分解。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