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湖,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谚语:“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后两个好理解,断桥并没有断,长桥并不长,那这孤山不孤是为何?这就要说到北宋初年著名的隐逸诗人林逋了。
林逋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祖父曾在吴越王朝时期当官。林逋父母早逝,这个官宦之家也落入了贫寒家庭之列。虽然生活孤苦,但是林逋刻苦读书,希望有朝一日能学以致用,为国为民谋利。北宋景德元年,辽军大举攻宋,直扑澶州城下。宋真宗御驾亲征,在澶州给辽军以强有力的一击。当时的政治大背景,使书生林逋爱国热情高涨,他毫不迟疑地换上一身戎装,仗剑北上。正如他在诗中所写,“驴仆剑装轻,寻河早早行”。
可是他还未到达真正的前线,便得知宋辽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边境的干戈暂时平息了。壮志未酬的他只得伴着失落,踏上归途。漫长的旅途中,林逋的心境有了转变,他觉得,趋名逐利并不适合自己,他从小便习惯了孤苦一人的生活,此刻他更加确定自己的人生追求是做一个超然于世俗之外的隐士。他急急赶回家,没过多久,就选定了一处绝佳的隐居地:孤山。
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周围碧波万顷、烟波渺渺。林逋从此开始了远离市区的隐居生活,他把自己的热情和精力、审美趣味和对诗意生活的想象,都投入到了这山水之间的岛屿上。他结茅为室、编竹为篱,还种了一大片梅林,把孤山改造成了半个梅园。在一个大雪天,林逋惊喜地发现,梅花开了!梅树疏朗朗的枝条横斜地倒映在清浅的湖水中,梅花清幽的香气淡淡地飘散在朦胧的月色里,见此美景,林逋诗兴大发,当即写下了《山园小梅》,其中便有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隐居孤山后,经常有人慕名来访。若是来得不是时候,林逋出门在湖上泛舟,就难以相遇。为此,林逋想了个办法,他买了两只白鹤,养在园子里。碰到友人来访而他又不在时,家僮就会放出白鹤,林逋看见湖上鹤飞,便会掉转船头回去,不耽误和友人的清谈阔论。
林逋与孤山相伴二十年,不出仕也不娶妻,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宋真宗曾命杭州知州去孤山,表示自己有意起用他,但是林逋婉言拒绝了。此后继位的宋仁宗也安排人来给林逋送东西,表示慰问。范仲淹、梅尧臣等许多才俊大臣,都不远千里来拜访他,可谓“孤山不孤”。林逋去世后,宋仁宗赐号“和靖先生”。
如今,西湖孤山面对北山路一侧仍保存有林和靖墓。林逋身上有着如梅花一般坚韧不拔、傲骨高洁的品格,他也真正做到了“独善其身”。由此看来,从林逋在孤山栖居的那一天起,杭州的孤山,孤山上的梅花,就永远和他的名字以及他所代表的隐逸文化连在一起了。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