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浙江大学基建工地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座墓葬,经过考古发掘清理,该座墓葬共出土了6件定窑白釉瓷器和数件金银首饰。考古学家根据墓葬出土遗物判断其年代为南宋时期,这座墓葬出土的白瓷中,有一件白釉印花荷花双鱼纹瓷碗格外引人注目。这件白釉瓷碗尖唇,敞口,斜直腹,矮圈足。胎体轻薄、外壁素面,内壁满印花装饰。自口沿处向下有印花回纹一周,内壁主题纹样为缠枝莲花纹,莲花纹饰间有卷云纹,碗内底印有双鱼纹饰,碗口为芒口,是金代定窑瓷器中的精美产品。
定窑,位于中国河北省曲阳县,是中国陶瓷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窑场之一,凭借精细皎洁的白瓷产品,在晚唐至元代的近四个世纪里,成为了中国白釉瓷器的烧造中心。定窑创烧于唐代,晚唐时期便已能生产极为精美的精细白瓷,位于杭州临安的吴越国主钱镠的母亲水邱氏的墓中出土的定窑白瓷,是早期定窑瓷器的代表之作。据《吴越备史》载:“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九月十一日,王进朝谢于崇德殿,复上金装定器两千事、水晶玛瑙宝装器皿二十事、珊瑚树一株。”可见五代时期,定窑瓷器已经成为了南方吴越国向北宋的进贡之物。吴越国专门自北方大量购买,于器物口沿加金银扣边装饰后,再行进贡。
自北宋始,定窑白瓷更是凭借着其精细洁白的品质一度成为宫廷供御瓷器,深受北宋皇室及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喜爱,苏东坡《试院煎茶》诗中:“……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便对此有所描述。定窑于北宋中晚期发明了印花装饰技法,即用胎土制作一块印模,其后在印模上刻划出纹饰,最后用拉坯制成的瓷器倒扣于印模上将刻划纹饰印在碗、盘类器物的内壁,可以快速印出复杂的纹饰,如此高效率的装饰技法大大提高了单件瓷器的生产效率,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创举,此种印花装饰技法在金代最为流行。杭州博物馆藏的这件浙大宋墓出土的白釉瓷碗便是金代定窑印花工艺装饰出的精美瓷器之一,在河北曲阳定窑址中,甚至出土了与这件印花花卉双鱼纹碗纹饰基本一致的印模。
北宋灭亡后,宋室南渡,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使南北方窑场之间瓷器互通受到阻碍,但是南渡后的宋朝皇室与士大夫们却从未放弃对精美素雅的定窑白瓷的追求,据武林旧事·卷二《赏花》载,南宋皇室:“禁中赏花非一,先期后苑及修内司分任排办……又命小珰内司列肆关扑,珠翠冠朵、篦环绣段、画领花扇、官窑、定器、孩儿戏具、闹竿龙船等物,及有买卖果木酒食饼饵蔬茹之类,莫不备具,悉效西湖景物。”可见北方定窑瓷器与南宋官窑瓷器一并为南宋皇家御用之物。而此时定窑瓷器在南宋境内已经成为了稀缺品,金代统治者借此机会专门用其作为商品与南宋交易丝绸和茶叶等货物。
定窑白釉印花荷花双鱼纹瓷碗 (杭州博物馆藏)
1989年于杭州浙大发现的这座宋墓中,出土了多件精美的白瓷和大量专供女性使用的金银首饰。可见这座墓葬的墓主人定是当时的富庶之家。能够以北方所产精美瓷器作为随葬品,也代表墓主人的身份非同寻常。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