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觅知音,潇湘水云听“宋韵”。 9月26日上午,由杭州市社科联、社科院主办的《宋韵之雅——“琴器书画”系列讲座》第一讲如约在杭州市党群服务中心拉开帷幕。第一讲的“大咖”是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文研院邀访学者曹家齐,他为大家带来了《潇湘水云——宋元浙派琴曲》。 《潇湘水云》是南宋最著名的琴曲,和伯牙子期的《流水》、魏晋时期的《广陵散》等名曲同为“中国十大古琴曲”。 现场座无虚席,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宋韵文化中“琴”之精髓,弄明白这究竟是一首怎么样的曲子?同时理解它和宋元时期的浙派琴曲有什么联系?曹家齐教授在开讲伊始,就为大家播放了古琴演奏家龚一演绎的《潇湘水云》——
琴声清脆、悠扬,一起调,就将大家带入了轻烟缭绕、水波荡漾的优美意境,仿佛置身于一幅湘西远景的山水画之中。在古曲“散、慢、中、快、散”的速率变化中,听众们的心情也随旋律跌宕起伏,最后怒涛汹涌的潇湘水云渐渐风平波息,而余音缭绕,让听众们陷入了深深的共鸣,又意犹未尽…… 在这首古琴曲中,有人听见了隐士偏居一隅的山水生活,有人看到祖国西南的大好河山、有人读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悲凉和能人贤士郁郁不得志……
“事实上,对于这首《潇湘水云》,现在的许多主流看法都是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对昏庸王朝的义愤,其实不然。”曹家齐说,在他看来,这首曲子非但没有那么强烈的斗争色彩,甚至连作者也很可能不是大家一直以为的“浙派古琴”创始人郭沔。 为此,曹家齐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阐明《潇湘水云》的创作背景不可能在“韩侂胄北伐、贾似道苟安”时期。 “首先,在那个时期的世人眼里,韩侂胄发动的开禧北伐并非是为国家,而贾似道主政时也并没有被视为苟安,因此,如果郭沔作为时人,不会因此写出悲愤琴曲;其次,郭沔的生卒年和踪迹均不可考,当时他应该已经离世了;第三,在宋末元初的古籍里,虽有提到郭沔,却从未提及《潇湘水云》,如果是他所作,不可能忽视如此作品。”曹家齐解释道。 那么,《潇湘水云》究竟是何人所作? 他认为,可能与宋末元初诗人、词人、宫廷琴师汪元量有关。汪元量是钱塘人(今浙江杭州),号水云,传承“浙派古琴”,且留诗“望美人兮何处,水云隔断潇湘”。他不仅去过湖南等地,还和郭沔的弟子徐天民相交甚密,有很强的遗民心结。 曹家齐说,同时,潇湘文学自成一脉,其意象情景主要是“恨别思归”和“和美自得”,这和古曲《潇湘水云》中10个小段的10个标题相对应,很有意境,分别是:洞庭烟雨、江汉舒晴、天光云影、水接天隅、浪卷云飞、风起水涌、水天一碧、寒江月冷、万里澄波、影涵万象。 “因此,《潇湘水云》很可能是郭沔弟子徐天民所传,友人、后人改编,又附在郭沔名下的一首古曲。”曹家齐说,它代表的是古代文人的潇湘情怀。 而遗民色彩是“浙派古琴”弹奏技法的最大特色。在宋元之际,《潇湘水云》成为了遗民群体的感情寄托,被赋予“以寓惓惓之意”的思想内涵。 到了清末民初,中国在民族危机、社会现实的压力下,琴家和音乐史家们就从郭沔的经历出发,将《潇湘水云》的创作背景置于南宋韩侂胄北伐或元军南下的历史环境中加以理解,使之具有国家、民族意识的忧愤情怀,改变了这首曲子的打谱和演奏风格,古曲也因此渐失本初意境。 因此,曹家齐认为,音乐史中有关《潇湘水云》的史实问题应当重新叙述,对这首古琴曲重新打谱,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艺术魅力。 敢于正视历史,提出不同的见解,曹家齐教授的深入研究吸引了许多听众“秒转粉”,据悉,除了现场观众外,当天的《宋韵之雅——“琴器书画”系列讲座》第一讲还在央视频移动网、爱奇艺、我们大杭州视频号等10余个平台同步直播,共有网友近80万人次收看。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