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回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浙江大学始终与党的事业同频共振,求是精神始终与民主科学新中国的建设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前夕,浙江大学学生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追求民主、追求进步、追求和平、追求解放,为20世纪40年代的浙江大学赢得了“东南民主堡垒”的崇高声誉。本期,我们与大家一起回顾黎明前夕的浙江大学学生运动。 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八年艰苦奋战的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是反动当局悍然发动内战。湄潭永兴学生李景先等组织“绿洲社”,出版《绿洲》壁报,强烈反对内战,要求和平民主。湄潭方面陈建新等人组织起“新潮社”,出版《新潮》壁报,提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口号。 1945年12月,震惊全国的昆明“一二·一”惨案的消息传到浙大,学生自治会召开了全体学生大会,通过了声援宣言和罢课一天的决议。在湄潭,学生自治会做出素食一天的决定,将节余的钱汇往昆明。在遵义,浙大学生自治会于12月10日召开了代表会,通过了响应昆明学生罢课的宣言,并举行了追悼昆明“一二·一”惨案四烈士大会。 1946年6月10日,在杭州的浙大学生为反对内战,派代表到各校宣传,成立杭州市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决定全市大中学校12日一律罢课,13日杭州市大中学校学生反内战示威大游行。马寅初先生冒着大雨,一直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 1946年12月24日晚,北京大学女生沈崇,被美国士兵等二人强行施暴。美国士兵强奸北大女学生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了浙大学生的极大愤怒。1947年1月1日下午2时,杭州学生云集浙大,如期举行要求“撤退美军、制止内战”的示威大游行。浙大在抗暴运动中,杭州和上海等地来的许多进步同学,积极地参加了抗暴运动宣传队的活动。后来在宣传队的基础上,建立不公开的组织,延续以前的社名,取名“拓荒社”,成为浙大学运的骨干组织。 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压制民主、发动内战,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发生困难,引起沪、杭乃至全国性的“反饥饿、反内战”斗争。在浙大,为人正直、成绩优秀、热心为同学服务的于子三当选为学生代表会的主席。1947年5月16日上午,在学生自治会主持下举行大会。浙大绝大多数学生赞成进行反饥饿、抢救教育危机斗争,并且派代表赴南京请愿。5月20日汇集在南京的沪、苏、杭等地学生和南京各校六千多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二○”惨案。5月24日下午1时,杭州市各校学生三千多人在浙大集合,队前高举“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横幅,数十万杭州市民夹道观看,对学生行动表示支持。 浙大学生张贴反对内战标语:反内战,才会享太平。
于子三,1925年1月出生,山东牟平人。1944年秋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1947年10月,于子三在校外被国民党中统特务秘捕,同时被捕的还有郦伯瑾、陈建新、黄世民。四同学被捕的消息,使全校震惊。浙大地下党支部书记许良英,立即单线联系李景先、徐永义等几个人。李景先通过学生自治会配合校方积极营救。当局采取拖延政策。三日后,11月29日,于子三在监狱中被杀害,年龄不到23岁。当局造谣说:“他是自杀的。”30日清晨,李景先沉痛地撞响哀钟告诉全校师生,于子三已被杀害,当日上午学生会召开大会。全体同学和许多老师为于子三默哀三分钟。 10月30日下午,一千二百多学生,胸佩白纸素条,手挽着手,冲出校门。在前导引的是于子三烈士的大幅遗像,遗像的前面是一面“冤沉何处”横幅。队伍走向监狱,分批列队进入灵堂,瞻仰于子三烈士遗容。许多同学悲痛地哭泣。 31日,全校七十多名教授首先集会,决定罢教一天。在浙大群众奋起的基础上,31日晚中共上海局派来学运领导人洪德明领导党支部开了有李景先、吴大信等人参加的支部扩大会议,分析了斗争形势,制定了坚定、系统,有力的斗争浙大同学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停止内战”浙大师生悼念于子三烈士计划。11月初竺校长不顾一切阻挠,坚决向上海《申报》披露了于子三被杀害的实情,后各地报纸纷纷转载,各地党组织积极开展支援斗争,全国学生联合会为此及时发表了告全国同胞书,于是于子三惨案的真相很快传遍全国和全世界,于子三运动得到了蓬勃胜利的发展。因学生、校方、当局三方面对出殡意见不一致,僵持了一个多月。为缓解矛盾,学生自治会放弃华家池为墓地的意见,同意安葬于凤凰山学校公墓。浙江省政府和竺校长交涉后,同意1月4日出殡。 浙大师生悼念于子三烈士
出殡前,一群流氓暴徒在军警的庇护下,手持棍棒冲进校门。学生们在舒鸿教授提醒后,进行了反击。在暴徒的袭击中,浙大和外校学生共29人受伤。其中重伤3人。1月4日暴行唤醒了更多同学对反动当局的认识。广大同学当场抓住十几名暴徒,在学校对他们进行公审,这一斗争对反动当局也是当头一棒。这一场反迫害、争自由的于子三运动前后持续四个半月。于子三运动,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爆发最后一次全国规模的学生运动。全国共计约有二十来个大中城市、15万学生参加了反迫害争自由的斗争。它像晨曦将临前雄鸡一唱,昭示着黎明即至。 1948年2月9日,香港《华商报》刊登浙大学生运动的消息。
1947年秋季,中共浙大地下党建立了一个秘密的外围组织——新民主青年社,取名Y、F,Y、F深受进步同学的欢迎,10月下旬,浙大Y、F已发展到40人,超过了中共党员的人数,Y、F在党领导下,共同在进步社团中起了领导和核心作用,于子三烈士就是华家池Y、F的负责人。 1948年三、四月间,在中共上海学委的安排下,上海江苏等大批大、中学师生到杭州春游,中共杭州工委为春游作了周详的布置。春游期间,通过祭扫于子三墓,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影响更为扩大。4月4日晚在浙大体育场,到会的沪杭学生约7000人,人数之多在杭州实属空前。 黎明前,反动当局进行垂死挣扎,在各地搞了特种刑事法庭,1948年8月中共浙大地下党支部书记吴大信在学校被反动当局抓捕,在特刑庭公审时,吴大信揭露了反动当局破坏民主的罪行,体现了广大学生爱国、民主的精神。之后,结合党当时需要大批学生干部从事斗争和建国后的建设工作,党分多批共输送学生骨干五十多名到解放区。浙大被捕的几位同学,在竺校长、广大同学和党的共同努力下,在李宗仁代理总统时,被营救出狱。 1948年8月,浙江大学训导处致吴大信父亲的信函。
1948年底到1949年初,国民政府无论在政治上,或是在经济上,都已经临近总崩溃的绝境。为了防止当局在溃逃前的捣乱、破坏,浙大师生员工在中共地下党领导和竺校长的支持领导下,掀起了护校运动,迎接解放。 1949年5月3日,人民解放军进入杭州,杭州市与浙江大学终于回到人民手中,邵浩然同学代表广大师生在庆祝大会上朗诵了他连夜赶出的欢庆杭州解放的长诗。 浙大“—二·九”学生运动领导人,百岁老人施平先生在回顾浙大学运史时,高度概况了浙江大学老一辈学子当年参加学生运动的思想,以及对当代青年的意义,他说:“当年绝大多数大学生有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要改变祖国贫穷和落后的面貌,摆脱被侵略和受奴役的地位,要求实行民主和发展科学,并为此不懈地进行着斗争。在这一点上,学生和老师都是相互同情与相互支持的。他们中许多人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甚至有不惜为此而牺牲的决心。这种崇高的抱负,我认为是一种永恒的可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是应当继承和发扬的。”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