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特别关注
 
望海楼背后一段被湮没的抗倭历史
来源:《武林钩沉》  作者:厚浦  日期:2021-11-03

下城区艮山门一带现在是高楼林立,通衢大道纵横,沪杭铁路、杭宣铁路均从此向北铺延,工矿企业遍布,成为杭州市中心城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要知道,古代的艮山门则是杭州城垣东北端一个重要城防守地,是杭州城市与东郊的分界地带。


据《杭州图经》载,艮山门古时又称东楼、望海楼。《太平寰宇记》记:“楼高十八丈。唐武德七年置。宋熙宁年间,苏轼有诗《望海楼晚景绝句》五首,其中有“沙河灯火照山红”句,指的就是苏东坡站在望海楼上所见的暮色景观。此沙河,大约在今贴沙河一带。到了元代,望海楼内奉祀艮山福主,即艮山的土谷庙神。到了明代嘉靖年间,日本海盗倭寇猖狂于苏、浙、闽一带东部沿海地区,他们用武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严重破坏了我国东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稳定,置广大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明朝王室任命兵部右侍郎胡宗宪总督闽、浙军务,主持东南沿海的抗倭战事。


作为抗倭斗争的重要前方阵地杭州,胡宗宪决定加强杭州城的防务。在冷兵器时代,城墙和城楼当是主要防御工事。于是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胡宗宪在原来杭州城墙的基础上加固或修筑了不少城楼。如在清波门南城墙上修筑了带湖楼,在城南筑起定南楼,在东南方南星桥凤山门西城上筑固了襟江楼,在今鼓楼筑起镇海楼,在艮山门东城楼上则筑起望海楼。望海楼当时曾经在防御倭寇侵城、保障艮山地区的安宁中发挥过一定的作用。胡宗宪率领的抗倭部队也多次从望海楼下出发,歼击倭寇。想当年,倭寇围攻望海楼,楼上明军官兵严阵以待,胡宗宪指挥三军沉着应战,旌旗飞舞,万箭齐发,杀声震天,那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杭州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场面呀!艮山门上的望海楼应当是下城区一座名副其实的抗倭胜利的见证物。

微信图片_20211103191210.jpg

下城区艮山门一带现在是高楼林立,通衢大道纵横,沪杭铁路、杭宣铁路均从此向北铺延,工矿企业遍布,成为杭州市中心城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要知道,古代的艮山门则是杭州城垣东北端一个重要城防守地,是杭州城市与东郊的分界地带。


据《杭州图经》载,艮山门古时又称东楼、望海楼。《太平寰宇记》记:“楼高十八丈。唐武德七年置。宋熙宁年间,苏轼有诗《望海楼晚景绝句》五首,其中有“沙河灯火照山红”句,指的就是苏东坡站在望海楼上所见的暮色景观。此沙河,大约在今贴沙河一带。到了元代,望海楼内奉祀艮山福主,即艮山的土谷庙神。到了明代嘉靖年间,日本海盗倭寇猖狂于苏、浙、闽一带东部沿海地区,他们用武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严重破坏了我国东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稳定,置广大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明朝王室任命兵部右侍郎胡宗宪总督闽、浙军务,主持东南沿海的抗倭战事。


作为抗倭斗争的重要前方阵地杭州,胡宗宪决定加强杭州城的防务。在冷兵器时代,城墙和城楼当是主要防御工事。于是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胡宗宪在原来杭州城墙的基础上加固或修筑了不少城楼。如在清波门南城墙上修筑了带湖楼,在城南筑起定南楼,在东南方南星桥凤山门西城上筑固了襟江楼,在今鼓楼筑起镇海楼,在艮山门东城楼上则筑起望海楼。望海楼当时曾经在防御倭寇侵城、保障艮山地区的安宁中发挥过一定的作用。胡宗宪率领的抗倭部队也多次从望海楼下出发,歼击倭寇。想当年,倭寇围攻望海楼,楼上明军官兵严阵以待,胡宗宪指挥三军沉着应战,旌旗飞舞,万箭齐发,杀声震天,那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杭州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场面呀!艮山门上的望海楼应当是下城区一座名副其实的抗倭胜利的见证物。

微信图片_20211103191212.jpg

胡宗宪图



胡宗宪当时在杭州是如何领导这场抗倭斗争的呢?翻开历史书,那段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清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胡宗宪到杭后,针对明朝官兵“进退无纪,彼此离心,贪功观望,有同儿戏”(《明世宗实录》卷三八八)的软弱涣散状态,一面积极采取措施,认真整顿军纪,严惩拥兵不战和弃城而遁的指挥陈光祖、把总孙敖和嘉善知县邓植风,彰扬优恤壮烈殉国的百户赖荣华;一面多方延揽英豪,网罗人才。一时间,明军军纪整肃一新,一批拥有军事谋略和指挥才能的文臣武将如茅伸、徐渭、沈明臣、文征明、郑若曾、俞大猷、卢镗和戚继光等云集胡宗宪麾下,成为以后抗倭战争取得彻底胜利的中坚力量。同时,胡宗宪还亲自深入被倭寇洗劫过的地区,进行调查勘探,以便做到知己知彼,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于是战斗力大增。同时,他认为单靠武力剿杀来肃清倭寇,是极其困难的,必须采取“攻谋为上,角力为下”(《筹海图编》卷九)的战略方针,实行剿抚并举的抗倭方略,才能彻底消除倭患,取得抗倭战争的胜利。



微信图片_20211103191215.jpg

艮山门图



嘉靖三十四年(1555)五月,倭寇直犯嘉兴。胡宗宪从艮山门望海楼出兵,用计策在嘉兴传令茶坊酒肆照常营业,一面密使勇猛而机警的士兵化装成船民,在南湖画艇上设美酒佳肴以待,并在酒菜中暗下毒药。倭寇前锋一到,争先恐后饮酒作乐,结果全中毒饵。凭着智谋与胆识,胡宗宪不费吹灰之力,毒死倭寇数百人,使倭寇锐气大挫。胡宗宪因“勇敢而有胆略,亲环甲临戎”,功勋卓著,被升任为右佥都御史兼浙江巡抚,取代了组织无力的原浙江巡抚李天宠。


胡宗宪认识到,斩草必须除根,擒贼先要擒王。在确认原籍徽州府歙县人汪直就是倭首和元凶时,胡宗宪机智地利用同乡之谊,将汪直的母亲和妻孥从金华监狱释放,“丰衣食,洁第宅”,并让她们写下劝降家书,于嘉靖三十四年十月派浙江生员蒋洲、陈可愿携劝降书,以“诏谕日本国王,禁蕺岛夷”(《嘉靖东南来倭通录》)为名出使日本,从事对汪直等倭酋的招抚工作。这样,明代对倭寇的招抚策略便全面展开。动以乡谊,晓以利害,使汪直有降服归顺之意。闰十一月,在留下蒋洲作人质的条件下,汪直遣义子汪立功自效。不久,汪便将另一倭酋徐海即将来犯的消息面陈给胡宗宪。同时,胡宗宪豪不犹豫地采取了武力剿灭的战术,先后令参政任环、总兵俞大猷和参将卢镗在马迹山和舟山海域拦截来犯之倭,并生擒了倭寇滩舍卖及乌鲁美他郎等。海陆战场同时报捷,极大地鼓舞了明军的士气。


嘉靖三十五年(1556)四月,徐海率陈东、叶明和辛五郎等日本大隅、萨摩二岛的倭寇万余人,从海上直犯上海、慈溪和乍浦等地,来势极为凶猛。此时,已升任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和浙、直、苏、闽四省总督的胡宗宪,面对这一形势,临危不乱,果断地制定了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术。他以塘栖为阵地布军设防,与浙江巡抚阮鹗互为犄角。在崇德三里桥,阮鹗遣大将宗礼徐海展开激战,三战三捷。但因倭寇势力过于强大,明军逐渐由攻转守,形势对明军极为不利。胡宗宪见武力难以制服徐海,转而使用离间之计。将陈东释放,并让叶明致书陈东,联合进攻徐海,以立功自赎。这样,使三支倭寇魁遂结怨构隙,互相猜忌。八月初二,徐海在走投无路之际,被迫亲率数百倭寇,至平湖请降。徐海由胡宗宪安排驻军于平湖城外的东沈庄;陈东则受胡宗宪之命礼营于西沈庄,两军隔河相望。后因事态有变,胡宗宪传令早已埋伏好的明朝官兵将两支残倭团团包围。徐海见大势已去,投水自杀;徐洪、陈东、叶明和辛五郎等被生擒。其余逃往舟山的残倭,又遭俞大猷伏兵的横击,全部被歼。至此,两浙倭患遂告平息。


嘉靖三十六年(1557)十一月,汪直亲率日本山口、丰后二岛领主特使善妙等40余人和3000名全副武装的甲兵,分乘数舰船驶抵浙江岑港。汪受命上岸与胡宗宪交涉,商讨受抚事宜。汪直率部来到浙江的消息一经传开,两浙地区的官民惊惶失措。面对来自朝野各方压力,胡宗宪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在武力解决缺乏把握的情况下,他“力主抚议”,诱使汪直尽快降顺。汪直至浙总督府入谒受抚,胡宗宪对其宣慰备至,优抚有加,并上疏“请曲贷直死,俾海上,系番夷心”(《明史》卷二O五)。在余寇向明军发起猛烈进攻时,由于胡宗宪事先布置了防御,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奋勇向前,在海上与倭寇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大破倭寇,只有小部残倭逃往福建沿海。


在这历时数年的抗倭靖海战争中,胡宗宪有胆有识,次第翦除了倭寇元凶徐海、陈东、叶明、辛五郎和汪直等辈,为捍卫祖国的领土与领海主权,保护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免遭涂炭,立下了赫赫战功。嘉靖三十九年(1560)以后,为表彰他的功绩,明朝中央政府先后加封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少保。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功于社稷的民族英雄,在徐海、汪直等倭寇被次第翦除以后,却屡遭弹劾,甚至被诬为“军门倭主”(《明通鉴》卷六二)。


正当抗倭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嘉靖四十一年(1562),南京给事中陆凤仪再次上疏弹劾胡宗宪,并指责他为严嵩同党。胡宗宪第一次被逮系京师受审。嘉靖四十二年(1563),胡宗宪被再次下狱。在狱中,胡宗宪发愤上书,累数千言,极力为自己辩诬,并愤然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忠敬堂汇钞》),以抒发愤懑之情。嘉靖四十四年(1565),一代靖海英雄胡宗宪在悲愤交加中死于监狱。


胡宗宪依附奸臣严嵩,固然不足为齿,但他在明代抗倭战争中的作用是不可埋没的,他虽有过,但仍不失抗倭民族英雄之称。望海楼,便是历史的见证。




相关内容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喻守真事略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2024-12-18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2024-12-16
打造展示杭州历史文化的优质平台 2024-12-1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