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特别关注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特别关注
 
林徽因:出生在西湖边的杭州过客
来源:文史馆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2-06-10

最早显露的艺术气质

1904年6月10日,民国一代才女林徽因,诞生于今天杭州市上城区吴山广场西侧陆官巷的林家大宅里。

微信图片_20220610165919.jpg

△ 林徽因

林徽因是父亲林长民和母亲何雪媛结婚8年后生下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备受疼爱。翰林出身的祖父林孝恂,也是非常欣喜,为她从《诗经》中精挑细选出了名字“徽音”,典出《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后斯男”,林徽因直到长大发现有一位同名的男性作家,才改名徽因。

林徽因祖籍福建闽侯,林家是一个累世官宦、簪缨不绝的大家族,源于闽侯而世居福州三坊七巷,这就是近代世上著名的“闽侯林家”,其家族中另一位为世人所知的著名人物,是晚清重臣林则徐。

晚清时,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宦游来到浙江后,因为喜爱杭州的山水,便在杭州城中置业,然后举家搬迁来到杭州。关于林徽因童年的文字材料极少,但她现存最早的肖像,就是在杭州留下的:三岁时,她一人立在杭州的林家院子里,靠着气派的座椅,个子仅及椅子扶把,朦胧的眼光注视着陌生世界。

此外,林徽因的一篇散文还透露自己六岁时得过水痘——儿童都要经历一回的这个疾病,在的她家乡叫“水珠”。她竟然不像许多儿童那样感受难忍的病痛,却说:“当时我很喜欢那美丽的名字,忘却它是一种病,因而也觉到一种神秘的骄傲。只要人过我窗口问我‘水珠’么?我就感到一种荣耀。”这异乎寻常的感受,或许是她最早显露的艺术气质。

有如灿烂阳光的优良启蒙教育

林徽因极少回忆童年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父亲早年远行,母亲没有文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母亲与父亲、与家族的关系恶劣,给她的童年蒙上了许多阴影,以致于她自己也不愿意多回忆,因此几乎没有留下文字痕迹,也很少对儿女提起幼年往事。

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既不善女红,也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与丈夫及公婆关系都不好。后来,何雪媛更失手摔死了儿子,三个孩子中只有女儿林徽因活了下来,她在林家的地位便更低了,被撵到了后院居住。林长民则很快又娶了一房——性格温婉的上海姑娘程桂林,程桂林进了林家后接连生下了几个儿子,何雪媛因此更没有地位了。

何雪媛对林家的憎恶可想而知,她时常在林徽因面前埋汰林家的老人、林长民、程桂林等人,也不允许林徽因与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们玩耍。林徽因长大后,有一回讲到了自己的母亲,说道:“我自己的妈妈把我赶进了地狱,这搞得我精疲力尽并深受伤害,到我临上床时都恨不得去死或从来没有出生在这么个家庭过。”

五岁后,林徽因随母亲搬出陆官巷,住到了附近蔡官巷的另一所宅子里。不过,这并不影响钟爱之光笼罩于幼年林徽因身上,父亲林长民并没有因为何雪媛而亏欠这个女儿。在林徽因的人格成长过程中,对她影响最深的,还是她的父亲林长民。虽然父母感情不睦,但林徽因却由于聪慧被父亲寄予厚望,在外治学的父亲时常抽空给林徽因寄送家书,“知悉得汝两信,我心甚喜。儿读书进益,又驯良,知道理,我尤爱汝。”林徽因更是从小将父亲视为“偶像”和目标。

另外,祖父林孝恂曾做过地方教育事务的主管官员,又亲见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因此非常重视教育,不仅是传统文化教育,还很重视西学,他亲自主持开设了东西两斋林家私塾,私塾的课程十分新潮,有林纾教四书五经,有林白水介绍地理天文,还有外籍老师华惠德、嵯峨峙来向孩子们传授英文、日语……这种正统诗书同实用技艺双管齐下的教育方式,就是林徽因治学生涯的启蒙。

林徽因启蒙教育的具体执行人,则是大姑母林新民。林新民出嫁后,仍常年住在娘家。林徽因异母弟林暄曾回忆:“林徽因生长在这个书香家庭,受到严格的教育。父亲不在时,由大姑母督促。大姑母比父亲大三岁,为人忠厚和蔼,对我们姊兄弟亲胜生母。”姑母弥补了母亲性格、文化方面的缺陷,使得林徽因的天地,一直有如祖父的庭院一片阳光灿烂。

就读私塾,深受其惠的除了林徽因,还有不少族中子弟,日后做成大事的不乏其人,就譬如林觉民、林尹民,多数人只知二人均为黄花岗革命烈士,却不知他们也是林徽因的堂叔。林觉民、林尹民堂兄弟相继牺牲时,年不过24岁,当时林徽因刚7岁,或许这是她幼小的心灵第一次直面“为国捐躯”的忠贞热血。

走出了童年阴影却逃不脱乱世流离

1912年,清帝逊位后,林孝恂举家移居上海。四年后,林长民全家开始定居北京。此间,林徽因进了有名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培华女中是所教会办的贵族学校,教风谨严而得法。由大户旧宅跨入这一方充溢朝气的新天地,终于成就了林徽因一生的学识、情怀、眼界。父亲远游日本时,她翻出家藏数量可观的字画,一件件过目分类,编成收藏目录。编得幼稚是一定的,她在父亲家信上注道:“徽自信能担任编字画目录,及爹爹归取阅,以为不适用,颇暗惭。”培华女中的林徽因,已走出了她的童年。

然而,林徽因连同她的家族,依然要继续20世纪前半期风云激荡的民国乱世中流离。父亲林长民,在民国时期也是一位风云人物,曾作为改良派加入北洋政府,为国家兴亡殚精竭虑。后来因为拒收曹锟贿选总统的五千元一张选票,被迫避祸天津,靠卖字艰难度日。1928,林长民卷入奉系军阀内部的郭松林兵变,在战乱中不幸被流弹击中身亡,享年49岁。

林徽因继承了父亲的家国情怀,赴美完成学业后,夫妻两人不贪图西方的优越条件,断然立刻归国,希望服务于多灾多难的祖国。转眼间,抗战爆发,北平沦陷,林徽因夫妇颠沛流离,经历千辛万苦抵达昆明。当时,空军军官学校一群二十出头的空军学员与林徽因一家相交甚好,其中就有父亲林长民第三任妻子所生,林徽因的亲弟林恒。每逢轮休,弟弟们就会结伴而来,同林徽因一家一起唱歌、念诗、野餐,林徽因和梁思成还作为他们的“名誉家长”参加了空军毕业仪式。

然而,抗战时期,中国空军飞行员匮乏,飞机数量少、性能差,常备可用的战斗机数量最多时也只有200多架,而日本一次就能出动3000多架,力量悬殊之大,和日本空战等同于九死一生,所以中国空军的平均阵亡年龄甚至不超过25岁。但是,每年依然有无数人立志成为空军,义无反顾地投向天空。

果然,不久后,这9名年轻空军,一个接一个在惨烈的空战中为国捐躯,其中也包括林恒。林徽因哀伤不绝,忧愤难平,抱病写下了一首长诗《哭三弟恒》,质问这个英雄无名的时代。她说: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

来哀悼你的死;

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

简单的,你给了。

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

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为何我还为着你哭?

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

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战时你的安全,

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

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很多年后,林徽因之子梁从诫还回忆,每年七七事变纪念日的中午十二点,父亲梁思成都要带领全家,在饭桌旁起立默哀三分钟,来悼念一切他们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抗日烈士。

尾   声

8岁之后,林徽因辗转流离,此后再没有回到杭州定居,但杭州美丽的吴山、西湖、钱江等山山水水,还是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她后来创作的许多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杭州风情土物的描写和赞颂。特别是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月,她携丈夫梁思成回到杭州,还认真制定了一个关于重修六和塔的计划,可惜的是因日寇入侵,导致该计划最终未能实施。

林徽因六岁后所住的蔡官巷故宅,距离西湖不过两百米。百年后,阳光依然透过枇杷树和海棠,照着蔡官巷林氏宅院的白墙,那上面有一首抄录了一首林徽因《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中的名句:千帆过尽,回首当年那份纯净,梦想早已渐行渐远。如今岁月留下的,只是满目荒凉。


相关内容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作品成果展(三) 2025-01-21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2025-01-20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2025-01-20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2025-01-16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作品成果展(二) 2025-01-1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