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澳位于桐庐深澳镇,距桐庐县城20公里,320国道线过其境。以深澳古村为主,还包括荻浦、徐畈、环溪三个村,总面积10.5公顷,这四个村沿应家溪西岸一字排列。 深澳、荻浦在历史上统称深浦,为申屠氏始祖于南宋后发展而成。徐畈为金华徐偃王在南宋时迁居于此,为申屠氏姻亲发展而来,至今主要居住为徐姓和申屠姓。环溪村为明代洪武年间大儒周敦颐十世孙周廉溪率族人迁居于此,世代繁衍而成,因两溪环绕村落,故名“环溪”,多为周姓。 深澳文物古迹众多,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屠氏宗祠(含跌界厅),另有怀素堂、恭思堂、景松堂、爱莲堂、尚志堂等26处古建筑。深澳古建筑集中,保存有百余幢传统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其中有40余幢清代建筑,基本为清代中、晚期建造,多为民居,部分为祠堂、庙庵、戏台和桥梁。 
▲上图:荻浦申屠氏宗祠享堂 下图:荻浦申屠氏宗祠浅浮雕石梁 申屠氏宗祠位于荻浦村,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占地900余平方米。宗祠为合院式建筑,五间三进,前为门堂,中为享堂,后为寝堂。门堂栏杆外置一对巨大的旗杆石。大门后明间设戏台,隔着天井面对享堂。享堂为举行祭祖仪式、族中议事和执行族规族法的场所。享堂梢间则用于存放族中老人生前备好的棺木。享堂与寝堂间有一天井,两侧为鱼池,中间为过道,过道两边置美人靠。寝堂用来供奉祖先牌位,高出享堂1.5米,使整座祠堂显得很有气势。外墙用鹅卵石叠砌,观音兜硬山顶。门堂、享堂采用圆形、方形石柱,寝堂用木柱。 宗祠最有特色的是大门前的檐廊。檐廊三开间采用石柱石梁,石梁用浅浮雕的手法模拟北方画梁的效果。石梁上的短柱和抱梁云均用青石雕凿而成。檐柱上亦使用石质狮鹿造型的牛腿,图案造型古朴流畅。柱梁以上花枋、斗拱则使用木结构。整座祠堂古朴沉稳。宗祠不远处为“跌界厅”(即保庆堂)。当地人称“花厅”、“戏台”。“跌界厅”原为明代桐庐籍吏部尚书姚夔为感谢舅父所建,现建筑为清代年间重修。建筑共三间三进,每进自成一独立建筑。一进为门厅,中门两侧次间为轿厅,专门放置访客的轿子。二进明间为单独的戏台,装饰十分华丽,牛腿、斗拱、花枋、裙板均以“封神演义”为内容。申屠氏宗祠是桐庐县江南所有申屠氏的总祠,它与跌界厅一起承担了申屠氏族人合族祭祀活动及重大庆典的任务,它也是桐庐县最具典型的祠堂和花厅。 
▲荻浦保庆堂 爱莲堂坐落于环溪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坐北朝南,占地546平方米,五间三进,依次为大厅、享堂、寝堂,分别用来演戏、议事、供奉祖宗牌位。祠堂内保存完好的精美雕刻颇有特色。爱莲堂体现了环溪周氏与周敦颐之间的深厚渊源。周敦颐是北宋著名哲学家,二程、朱熹皆为其弟子。一生最爱莲花,著有《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已成为世人的励志名言。古人为祠堂取堂名,常取先祖道德文章中训勉后人积极向上的文字。 
▲环溪爱莲堂 周敦颐后裔散居各地,均以“爱莲堂”为本族祠堂堂号。环溪村民以“爱莲堂”族人自傲。祠堂历经数百年,也曾风雨飘摇,但它始终完美地存在于村民心中,时刻提醒宗族成员之间的同源意识,相互之间更加亲近团结。为让祠堂完好传存后代,村老年协会于2003年始重修祠堂,族人捐钱,齐心协力,历时两年乃成。为谋本族之兴旺,建设美好新环溪,村里一群文人志士,于2006年春创立“爱莲书社”,其宗旨是“教化儒学,弘扬家风,读书明理,崇文敬德,修心尚志”,这也是对周敦颐的纪念和理学的传承。 深澳古民居受徽派建筑影响,从建筑风格、建筑形式来看,大多雷同。古民居中的代表建筑有深澳资善堂、继续堂、敬思堂、恭思堂、九德堂,荻浦村的佑承堂,环溪尚志堂、绍德堂等。这些古民居基本建于清代中晚期的百余年间,由于同族同宗,建房时极易互相参照、攀比。正是由于这种参照和攀比,才形成了深澳民居的典型意义和特色。深澳的古民居布局紧凑,民居之间往往以角门、后门相连通。小巷狭窄,都以卵石铺面,不少建筑就地采用卵石砌墙,显得十分古朴。 
▲环溪尚志堂 深澳古民居的一大特色是外拙内秀。建筑外观都十分简洁,但内部梁架结构和门窗上的木雕装饰却十分讲究,甚至有些奢华。除牛腿、斗拱、花枋外,深澳建筑中的扁作梁、楼屋裙板亦加以雕刻。这些木雕装饰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囊括了古代人们心中所有的吉祥动物和赋予一定意义的植物花卉,如狮、鹿、鹤、蝙蝠、麒麟、鲤鱼、梅、兰、菊、竹、荷花、石榴等。其内容的广泛还表现在大量人物故事的使用。如《二十四孝》、《三国演义》、《说岳全传》、《封神演义》等。深澳民居中的这些木雕往往就成为孩童启蒙教育的题材,民居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甚至一生不脱其影响。 深澳民居的另一特点是每幢建筑的木雕装饰都有一定的主题。这种主题表现了主人的思想文化和道德取向。有的主题是福禄寿禧,有的是耕读传家,有的是忠孝传家等。主题不同,在装饰上故事的取材就会不同。对宅院的取名,往往表达出主人的情趣与思想。如“怀素堂”,其名取自《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大《易》曰:“素履,往无咎。至于位与履之所在,而悉本诸怀,而后即所怀者以为行与往。”而“九思堂”得名于其建房太祖对子孙的告诫:“思诚之功,要有九思,谓:思艰难,思无邪,思其居,思其外,思其忧,思其善,思以慎,思以孝,思己过。”从堂名中往往可以窥见建房者的道德追求和文化情怀。 深澳古村因其水系而名,古村濒应家溪而建,申屠氏先人在规划村落建设时,首先规划了村落水系。深澳的村落水系是一个独立的供排水系统,它由溪流、暗渠、明沟、坎井和水塘五个层面立体交叉构成,各自独立,相互联系,充分调控地面和地下水资源,将饮用水、生活水和污水分开处理,并使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反映出一种对水资源利用的环保意识,而且在实践中解决了溪流洪水和地下水泛滥对村庄造成的危害。 
▲深澳水系 深澳的传统风俗有时节(丰收节)、水龙会,舞狮、龙等。传统手工艺有造坑边纸、绣花、贴画等。2007年,深澳村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