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禹杭履迹
 
文化沙龙 | 宋代文化的展示
来源:杭州文史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2-06-27

微信图片_20220627113313.png

包:自从宋韵文化这一概念提出来以后,各有关方面都在关注,一些机构和组织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或举办文化活动。总的来说,目前对于宋韵文化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或者说是不准确的,比如把宋韵文化等同于南宋文化。用“宋韵”一词来概括两宋时期的历史文化,是否合适,也应该思考。目前我们于此暂不展开讨论,先用这个概念来指称两宋时期历史文化的整体。

认识宋韵文化首先要全面认识宋文化。宋韵是从宋代传承下来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包括文化、思想、制度、科技、艺术等多个方面。宋文化指的是宋代的文化,宋韵文化则不局限于宋代,它体现的是一种积淀、一种渗透、一种传承。尽管杭州是南宋行都,但是在杭州谈宋韵文化,不能只强调南宋文化,也不能只局限于杭州。当然,我们可能更多地用南宋杭州的例子来展示宋代文化。今天的文史沙龙主题是“宋代文化的展示”,主要围绕宋代历史文化的概括、借鉴、传承、展示等方面展开讨论。关于宋代人文精神,其实有很多内容,比如人们常说的作为宋代文化核心的士大夫文化。如何作进一步概括、提炼,以及就宋代文化的当代借鉴和传承展示等问题提出实质性建议,请大家积极讨论。

微信图片_20220627113306.jpg

宋代文化展示的总体思路

郑:我先抛砖引玉吧,讲讲个人的想法。我曾经参与过一个“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的调研项目,有一个体会,这是一种策划性、政策性的概念,而不是历史学范畴的学术概念,好概念是一种好的思想工具,这种概念指导我们在瓯江历史文化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提炼出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可落地的项目建议。我觉得,“宋韵”对浙江来说,首先要在两宋文化,尤其是南宋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中提炼出正能量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见、可感、可传承、有实物、有遗址、有抓手的项目。比方说在文化层面,有刚性层面的文化,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思想伦理等等;也有软性的文化,例如士大夫的雅文化和一般民众的俗文化,涉及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吃喝玩乐、诗词、戏剧等等。就宋韵文化展示来说,首先是分门别类地讨论宋韵文化的构成,把具有正能量的资源提炼出来,进行转化,但最终的成果,绝对不是一本书——“宋韵”不是做形而上的、象牙塔的研究,而是要提出一些可行的项目化建议。当然,项目建议有多种类型,展示性项目、地标性建设项目、展馆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产业性开发项目等等。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宋韵文化,只有最后形成能够落地的好的项目化建议,才算是讨论、研究的最终完成。

总结起来,关于宋韵文化展示的思维导图,我想应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梳理宋韵文化的资源构成,第二是提炼宋韵文化的突出价值,第三是提出可落地的示范性的项目建议。

包:我赞同嘉励的说法。我之前的理解是,首先要对宋韵文化做一个概述,包括定义、价值等内容,类似陈列展陈的前言,接下来要实施的,就是一个一个能够落地的专项计划。记得上半年有一次说到宋韵文化,我首先想到的是嘉励正在调查的杭州五代至宋元石窟造像、摩崖石刻,因为那是可以落地的项目。

宋代人文精神和价值资源

王:南宋具有正能量的人文精神,首先是爱国主义,这是南宋人文精神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位民族英雄岳飞和文天祥都出现在这个时代。其次是崇文风尚。南宋统治者普遍推崇文化事业,同时南宋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个历史节点,很多文化高峰出现在这一时期,呈现出一派文化繁荣的景象。再次是文化的包容性。文化包容是文化融合的重要体现。当时北方黄河中游的文化传到了杭州,南北文化实现大融合。实际上,包容性这一特点在当代杭州还有很多迹象,比如我们常常说杭州是不排外的,南宋时期南北文化融合就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渊源。除此之外,宋韵在艺术方面也有生动的体现,比如丝绸、官窑等,需要进一步提炼概括。

进入“宋韵”的讨论之前,还要解决一个南宋的历史地位评价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抬高北宋、贬低南宋的观念。我们首先要有一个观念:南宋是被动产生的,它是北宋灭亡的被动产物。南宋建立时,黄河以北大片土地已经丢光了,但这不是赵构造成的。绍兴和议后,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土地是南宋丢掉的,但是燕云十六州是五代后晋割弃的,河北、河东等地区是北宋丢掉的,各有各的“帐”,要讲清楚。换言之,如果北宋一贯伟大,那么就不应该出现南宋。

郑:关于宋代人文精神最突出的价值资源,特别是就南宋而言,我觉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岳飞、文天祥为代表的爱国主义,经世致用的浙江思想,以海外贸易为代表的生产力和文化输出能力,以南宋临安城为代表的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以青瓷、诗词、宋版书为代表的审美典范。与士大夫经世致用、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相比,宋人所谓“四般雅事”——焚香、品茗、插花、挂画,体现的是向内的、与自我相处的生活美学,在今天都有产业化的可能。

要说最能体现杭州韵味的宋代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湖山水,其次是南宋临安城,再次是与杭州密切相关的丝绸、官窑青瓷、石窟造像、摩崖石刻、宋版书等。

宋代文化展示的实施路径

郑:关于南宋杭州的历史文化资源,过去做过很多的梳理,再讲出新的东西确实比较难。我想应该首先要做这件事,把南宋临安城“立起来”,通过数字模型的形式,将临安城的建筑、形态尽可能真实地复原起来。临安城包罗万象,承载的文化丰富,可展示的内容也很多,而且是直观可视的。

微信图片_20220627113302.jpg

△南宋临安城城市布局

首先是复原山水格局和城市布局的呈现。钱塘江、西湖、大运河,以及临安城与环湖诸山的关系。城市布局,包括城墙、城内陆路和水路系统、皇宫、衙署,重要的礼制建筑如郊坛、太庙、景灵宫、社稷坛等,都要争取以“三维”形式复原。

然后是临安城空间内生活场景的复原。例如御街风情,酒肆的喧闹,瓦子里的演出,钱塘江的弄潮儿,皇帝出行时的卤簿仪仗,郊坛、太庙的祭祀礼仪。这些场景如果能够先用电子科技手段还原出来,将来就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复原研究完成了,好故事自然也就出来了。

杭州展示宋韵文化,最重要的项目就是南宋临安城的复原研究和落地,最关键的就是学术研究能否确保复原和再现的真实性。

王:郑老师讲得很有道理,我也很赞同。不过,我有一个担忧:文字呈现出来的建议方案和可视化的展示项目之间可能会存在较大偏差,因为具体项目是由不同的人在负责实施。我建议在制订方案的时候要比较具体,甚至提供一个视频或3D模型作参照,防止最终呈现出来的内容走形变样。

赵:南宋文化展示的确有不少内容是可以做的,其中既包括一些概念性的展示,又包括具体的实施项目。这里我从现实操作层面谈一些看法。

首先是展示空间。既然要做文化展示,就要有相应的展示空间。就南宋文化的展示来说,玉皇山南北就是一块比较好的,而且可以利用的空间。这一区域呈南北走向,在南宋时期就有很重要的功能,现在南边有南宋官窑博物馆、八卦田,在八卦田的东面还有一块很大的空地,目前是作为停车场来使用的;北边有中国丝绸博物馆、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等,如果延伸到西湖边的话,还有一些绿地。

至于在这一区域内具体做什么,我觉得可以参照南宋时期的一幅名画——《耕织图》(南宋绍兴年间於潜县令楼璹所绘),把它打造成一个以展示农桑田园景观为主的文化空间。这一区域内有与丝绸文化有关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也有和农耕生产有关的八卦田,可以说展示农桑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果再把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划进来,结合周边的民居,农桑田园景观可以很好地展示出来。当然,对丝绸博物馆来说,这也是展示上的一个拓展。在那个停车场,如嘉励所说,可以作一些场景式的展示,或者引进一些商业活动。另外,我之前也一直在呼吁,在这一区域打造一条博物馆街或博物馆线,把区域内的各个博物馆包括浙江美术馆、唐云艺术馆、杭帮菜博物馆等串起来,相互协作,举办南宋文化主题展览。

其次是活态展演。从2018年开始,我们连续举办了四届国丝汉服节,每届选定一个朝代的服饰作为主题,去年就是宋代主题的。因此,对于活态展演,我有一些切身体会:如果有实物作参照,是比较好做的,否则难度会很大。尽管文字和图像资料可以作为复原的凭借,但是毕竟和真正的实物不是完全一样的,最终的成果也更偏向学术性。我觉得可以借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做法。运河本身是流动的、露天的,在博物馆里展示难度很大,刚开始我感到不可思议,但是大运河博物馆做得很成功,参观的人也很多。

最后是研究出版。大家都知道广受关注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它是按照朝代编纂的,最先出版的是《宋画全集》,其他朝代的绘画全集也在陆续出版。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个类似的关于丝绸的项目,不过两者的做法不一样。按照时代来编纂,要去各个博物馆查找,费时费力,因此我们是以博物馆为单位来做,一个博物馆出一本丝绸图录。就有关宋代的出版物来说,历史文化方面的书已经非常多了。我建议从文物艺术精选的角度,编纂宋代文物精选或宋代艺术精选,比如说宋画精选、南宋丝绸精选、宋瓷精选等等。

包:赵馆长的发言提纲挈领,建议很切实,不少内容是可以落地的。刚才赵馆长讲到,玉皇山南北这一区域作为一个集中陈列区,把现有的资源整合起来,然后再加一些东西进去,至于如何命名我们先不考虑。以《耕织图》为参照,将其打造成一个农桑文化展示园,如何更好地把有关农桑的内容融合进去?“桑”这一块,已经有中国丝绸博物馆作支撑了;而“农”这一块,光有八卦田,我想是不够的,还需要添加其他内容。另外,活态展示方面除了汉服节,还可以根据《梦粱录》的记载,梳理出南宋临安城一年之中的文化活动,举办动态展演或静态展示。比如选取一年四季之中四个有代表性的节庆活动,举办周期性的、活态的文化展示。其他的文化活动,则可以作静态实物展示。

前面嘉励强调的南宋临安城展示,格局比较大,对南宋文化展示来说也是绕不开的。那么,如何通过整个城市的范围来展示南宋文化?我想到以下两点:一是梳理出几条与南宋文化有关的旅游线路,以杭州城为中心,把现有的旅游景观串联起来,远一点甚至可以把西溪、运河连起来;二是在南宋临安城重要遗址点树立文化标志,同时辅之以图文介绍,甚至可以将反映城市生活的宋画附着在一些建筑物上,使展示更加形象具体;三是开发手机APP,使世界各地的人在手机上就可以了解南宋临安城。这样一来,不仅整个南宋临安城的格局可以展示出来,而且人们走到杭州的某个地方,看到标识和介绍,或打开手机APP,就会明白原来这里是南宋临安的某个地方,对杭州的了解自然会更深。

另外,谈到编书,正如赵馆长提到的,也不是说完全不可以编,有些书还是可以编的。因为有些内容,无论是活态展演还是实物展示,都不太容易展现出来,文字反而更容易把问题说清楚,让人理解。当然,首先要对宋韵文化或南宋文化作出相对精确的定义,表明我们的立场和底线。其次需要成立一个专家委员会,在具体项目实施上严格把关,恪守学术底线。我现在想到3个编纂方向:一是编纂一套图文并茂的市民文化读本。读本以介绍南宋文化为中心,每本文字不必多,大约七八万字就可以。一来普及南宋文化知识,有助于读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二来可以对一些问题作出正面回应,比如解释南宋为何偏安一方,阐释包容文化,介绍德寿宫建筑之美,解读宋画、宋瓷如何成为后世审美典范,等等。二是如赵馆长所言,编纂宋代文物精选,诸如此类,但是范围可以再大一点。三是把现有的南宋史研究的学术著作,改编成相对通俗的读物。

王:我想有必要再阐明一点:南宋杭州不仅仅是地方一级政府所在地,它还是南宋中央集权的“心脏”、南宋中央政权所在地,是大散关—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的统治中心。在南宋临安城内,矗立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分布着各类中央机构,积聚着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上朝仪式在这里的皇宫举行,各种学术思想在这里交流碰撞,全国性的科举考试在这里定期举办……无不体现了杭州作为皇城的特殊地位。南宋杭州的这一地位有时候被刻意回避了,或者无意中被忽视了。

现在,我们谈宋韵文化或者南宋文化,不能被临安城的城墙束缚住了,只谈南宋杭州的历史文化。要认识到杭州作为南宋首都的地位,它是整个南方地区的宋韵文化中心。实际上,谈宋韵文化,除了曾经的都城开封和杭州,其他地方不会来争。杭州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担起传承宋韵文化的历史责任,只要是南宋疆域内的优秀文化资源,都应该去关注、去传承。而且,杭州拥有众多一流的博物馆和研究机构,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

关于宋韵文化的传承和展示,我觉得两个方面值得注意:第一,加强互动性。这么多年下来,我们已经编了那么多书,有那么多的发现和成果。要探索如何对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专家学者的学识进行编辑加工,然后用新的手段和平台呈现出来,与读者和观众进行互动交流。第二,注重直观可视性。与传统做学问的套路完全不同,现在我们已经由碎片化的阅读时代进入碎片化的视频时代,所以文化的传承和展示必须是数字化的,而且是直观可视的。传统的通过博物馆等物理空间的展示,已经不够了。

我认为,要在南宋文化的传播上再下功夫,比如说成立一个融媒体平台,不妨暂时称之为宋韵文化频道。在微博、抖音、快手等各个媒体平台上开设账号,全天候传播、投送宋韵文化相关内容。这样既能最大程度扩大文化影响力,也可以把控内容,不至于出现很荒唐的东西。依托这个融媒体平台,可以找一位文化涵养高的优秀主持人,再邀请相关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对谈,最后把对谈内容剪辑成一个个不同主题的短视频,在各个平台上推送。需要注意的是,负责运营频道的人既要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学术背景,不能乱编段子。

包:王宇的这个主意很好。让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来主持这个频道其实很难,因为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我们应该分成两拨人,一拨是技术和传播领域里的人,负责把“声音”传播出去;另外一拨是内容提供者,可以设立不同的专题,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来主持,比如说宋代蚕桑文化主题的请赵馆长做主持人,宋代礼学主题的请王宇做主持人,一个一个专题做下去,一步一步增加内容,而不是说一拨人打天下。

郑:大家都谈到博物馆,我认为杭州目前以南宋为主题的博物馆建设缺乏系统性,整体上应该分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微观的、局部的展示,比如南宋官窑博物馆、南宋御街陈列馆、德寿宫遗址展示馆等,这些都是落在具体点上的;第二个维度是中观尺度的,就是南宋临安城的展示,我们要建设南宋临安城博物馆(或博物院);第三个维度,才是以整个南宋历史和南宋疆域为时空范围,可以称之为南宋国史博物馆(或博物院)。目前来说,杭州南宋主题的博物馆建设,最关键缺少中间维度的规划,也就是我们多年来对南宋临安城的研究,还没有做到可以落地的程度。如果杭州围绕宋韵文化建设博物馆体系,这是值得注意的。

包:今天大家的讨论思路越来越宽,很有意义。南宋临安城是整个南宋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从这个角度来说,临安城以外的资源也应该利用起来。比如,我前面讲到的南宋文化旅游线,可以进一步延伸开来,以杭州为中心,重构当时的全国主要交通路线。我记得有一次和嘉励讨论吕祖谦的《入越录》,以及当时浙东的人怎么去福建、陆游怎么去四川、南宋使臣如何去北方的金国,等等。把这些线路梳理出来,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看杭州,可以提供一种整体空间感与历史交互感。



相关内容
湘湖轶事|湘湖《小竹里馆图》旧事 2024-11-20
《走近西湖》论文集|徐吉军、董顺翔:南宋临安西湖饮食文化浅析 2024-11-20
我荐|钟毓龙:《诗词曲语辞汇释》作者张相小传 2024-11-19
思想汇|司马一民:李白有没有到过湘湖? 2024-11-19
淳安“四石” 2024-11-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