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特别关注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远逝的灶头画和印糕版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禹杭履迹
 
文保360丨【廉政课堂】碑中识清风——《宁远记》中的戴溪
来源:名城杭州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2-10-14

杭州孔庙碑林所藏南宋时期的碑石之中,《宁远记》碑有着独特的史实价值。《两浙金石志》、《寰宇访碑录》、《金石萃编》、《武林坊巷志》等均载有此碑。《两浙金石志》记为“宋重修义冢碑——宁远记”。

微信图片_20221014104613.jpg

《宁远记》碑拓本

碑高170厘米,宽110厘米,厚24厘米,刻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王介撰,陈一新书。碑为全通,分为三部分:上部碑额刻“宁远记”三个大字,隶书。中间部分碑文列19行,行25字,楷书;第三部分碑文列21行,行13字,楷书,且有一处风化严重,多字漫灭。

碑文:宁远记开禧二年,今兵部侍郎戴公溪为司成,有李迪功寿朋者,老矣,不仕养于学,谒司成具道:太学有义冢,久弗葺。司成乐闻之,丞讯其颠末,云:昔淳熙间,故待制张公宗元,以所得分地七亩余,弃之。学以葬远方士子之不幸而死者,名广惠山。出清波门,并城而南,过刘寺五六里,道梯子领(岭)①,步渐高,坡陇相属,至方家墺,即其所也。山之东为官衢,西直循王府,山其南接民家方氏墓,北距郎主簿,山广袤十有五丈,幽靜阒寂,面势颇称,旧有守者,廪稍不继,弃之去,以故殡者少,地益不治。司成命学录李君元白、孙君澜往视之。旧殡凡九,各有表识,喟然叹曰:朋友死无所归,于我殡是,非学校之责乎。乃裒金钱加修焉。即土周而甃以石,循山址而缭以篱,彻旧门而改作之,增为三间,以备时祀之所;广出入之路,复命守者,给以券食。既成祭,以安其神,又定津送之费,官以给之,制时祀之式,使岁举行之,榜曰:宁远。司成之惠,甚渥也!呜呼,士不幸而死,又不幸而贫,或远不能以归葬,则殡于此者,岂不愈于寄之僧舍乎。朋友致岁祀,墓丁供洒扫,政使有家,殆不过是。昔延陵季子葬其子,于嬴博之间,三号遂行,孔子以为合于礼,然则斯殡也,而遂葬亦岂不可。虽然庸廪不继,时祀不修,则朋友义废,而宁远之意荒矣,尚其永念之哉。嘉定元年九月日,国子司业王介记,国子录陈一新书。
条目如后:一 每岁清明,举录前期关诸斋,每斋率钱三环,省委公厨具鸡黍之属。至日举录一员,轮请长谕二员,同诣义冢致祭。过晴,则行其仪,用鸡黍、从食、果子共十豆,酒各三酌,墓神用鸡及果子共三豆,酒亦三酌,并备祝文香茶之属。祭毕,以所馔给墓丁并随行仆从。元造长车二只,用毕仍寄留墓丁家。一 两学生员有不幸身故,家贫地远,合葬义冢之人,本斋长谕保明申,举录备申,本监请官会贰拾千,充结砌等费,委举录、长谕及其乡人营办。非就义冢安葬者,不给葬之。日请本斋集正直,日送至墓所,一 墓丁陈胜之月给系转运司,给到小券一名,专充看守,不许本监人辄行搀请。如或运司给付不时,许墓丁经监投状本监。即与施行。陈之庆刊
碑文讲述了南宋开禧二年(1206),司成(官名)戴溪修复义冢,以安葬远方士子之不幸而死者,使之安宁的事迹,故曰《宁远记》。
碑文提及的义冢在何处?从碑文内容得知:太学有义冢。淳熙间(1174-1189),待制张公宗元,以所得分地七亩余,太学以葬远方士子之不幸而死者,名广惠山。如碑中所记载:“出清波门,并城而南,过刘寺五六里,道梯子领(岭),步渐高,坡陇相属,至方家墺,即其所也。”意思是说,出清波门,沿城墙向南,过刘寺再行五六里,来到梯云岭,地势渐渐升高,坡陇相接连,到方家墺,就是义冢所在地了。

微信图片_20221014104617.png

《咸淳临安志》·西湖图

那么,义冢还在么?现位于何处?
根据《两浙金石志》卷十一记载:今山无广惠之名,梯子岭《游览志》作梯云岭,方家“墺”今书作“峪”。耐得翁《都城纪胜》作方家溪,皆古今异名也。
宋元之际,耐得翁所著的《都城纪胜》,书成于端平二年(1235),记录的是杭州琐事。此书的《园苑》篇中,方家墺就已更名。
明代田汝成撰写的《西湖游览志》卷六《南山胜迹》篇记载:“自清波门折而南为笔架山、方家峪、忠节祠、褒亲崇寿教寺......方家峪畔旧有水隆寺、遇真院、悟真院、崇真院、广慈院、广严院、广福院、净教院、宝藏院、西莲瑞相院、西林法惠院、安福禅院并废......又西南为华津洞梯云岭......梯云岭石磴峻绝,岭下旧有水月寺,宋太平兴国二年建,元末毁,有水月池、灵固石。”北宋苏轼曾作诗一首:
千尺长松挂薜萝,梯云岭上一声歌。湖山深秀有何处,水月池中桂影多。
由此可见,因历史的变迁,方家墺、梯子岭分别更名为方家峪和梯云岭。根据地图,只能推断大致位置为现玉皇山路南屏山东面阔石板沿山一带,这里直至民国时期仍是义冢聚集的地方。

微信图片_20221014104654.png

历史背景:碑文中提及的两个南宋时期的年号:开禧和嘉定。在历史上,有“开禧北伐”和“嘉定和议”两个著名事件。
开禧二年(1206)四月,韩侂胄发起“开禧北伐”,寄望收复北方故土。开禧三年(1207)五月,南宋分道进兵。初时收复了一些领土,韩侂胄抱有“立盖世功名以自固”的私心,轻敌冒进。不久,金援兵大量南下,宋军大败。金人要求惩办战争祸首,韩侂胄在当年十一月,被朝中反对派杨皇后、史弥远、杨次山等人合谋诛杀。
随后,史弥远等人将韩侂胄等人的首级送往金朝,以“函首之耻”的代价,向金朝示好求和。“开禧北伐”以失败告终。
嘉定元年(1208)九月,宋金达成“嘉定和议”,南宋在对金关系中的地位再次降格。和议内容是上国书称金主为伯父,岁币银绢各三十万,又以三百万缗钱赎回淮、陕两地。嘉定和议后,双方大致维持和平六七年。
嘉定为宋宁宗赵扩最后一个年号,共计17年。嘉定年间,南宋的人口、户口均达到峰值。
正是在南宋朝堂内忧外患、动荡纷争之时,戴溪“学而优则仕”,步入官场。

戴溪是怎样的一个人?


微信图片_20221014104657.jpg

戴溪为别头省试第一的淳熙五年(1178),同年的榜眼是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叶适。叶适于淳熙十四年(1187)举荐了陆九渊等三十四人,因这些人“后皆召用,时称得人”,这其中就包括了戴溪。叶适称之为“(戴溪)天下奇才,于今世不过数人。”可见,叶适对戴溪的赞赏与肯定。

戴溪“通诸经,从学者数百人”,文史功底堪称一流,著有《石鼓论语答问》、《春秋讲义》和《岷隐诗文集》等。

作为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戴溪在《石鼓论语答问》中,敢于直陈经文之失,敢于质疑已有注释,充分体现了“浙学”的批判精神。在对名物典制及字词的考证中,他注重考据的做法和借用历史事实来解释经典的方法,不仅弘扬了永嘉学派经史兼重的主张,而且也凸显了“浙学”求实的基本精神,尤其是其中的爱民、利民、齐民、劝民,用人等思想,无不体现出“浙学”的实用。

《万历府志》载:溪尝筑精舍岷岗山,与王楠读书其中,自号岷隐学者,称岷隐先生。岷岗山,在温州瓯海西南。年轻时,两位青年才俊曾一起在岷岗山研究《春秋》等儒家经典,成为一则求学的佳话。

戴溪一生官场辗转,虽务实求学、致力朝政,却奈何家国不全、山河破裂,朝堂内争不绝。他的“岷隐”是山水极致情怀,涵盖了人文、意境、风景。一个“隐”字,暗含山水在尘外,实为古今人不可言说的渴望。在北伐失利、被迫求和的历史背景下,家国一统,成为戴溪等人永久的夙愿,从他的好友王楠诗中,或许可以体会到他们的忧伤与无奈。

《登浮光四望亭》 

宋  王楠

长年忍泪说中原,望彻中原隔戍垣。

谁遣江淮限南北,从来宇宙一乾坤。

 功名纸上徒虚语,岁月愁边恐断魂。

 老矣叫阍无处所,倚空长剑与谁论?

微信图片_20221014104700.png

温州岷岗山风景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湘音汇|杨时开筑湘湖,北宋水利工程的丰碑 2025-01-21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2025-01-20
年味好浓!杭州最有烟火味的弄堂,这几天车水马龙!它还是个历史满满的地方… 2025-01-20
西湖之谜系列|“三潭”如何印月? 2025-01-16
浙水敷文 · 名碑赏析丨名门进士 科学巨擎 2025-01-14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