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禹杭履迹
 
南宋临安城特展⑲丨檐牙高啄-临安城遗址出土建筑构件
来源:杭州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2-10-14

微信图片_20221014110138.jpg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中数量最多的展品是陶瓷类展品,上一期推文(临安城中的一抹青——龙泉窑瓷器)已对陶瓷展品中的龙泉窑瓷器做过介绍,本期推文将介绍本次展览中数量第二多的展品,即各类建筑构件。历年南宋临安城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建筑构件可以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精致、典雅的宋代建筑图卷。

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功能上可以遮风避雨,不同样式的屋顶装饰也体现出建筑的礼制等级,同时也为建筑带来了艺术气息。相较于前代比较平直的屋顶,宋代建筑檐角较高,形成“飞檐”,同时审美趣味的增加也使宋代建筑更加注重细节方面的塑造,比如瓦当的作用被充分发挥。

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筒瓦底端下垂的部分,既可加固瓦片不会下滑,还可以增加屋顶的防水性能,使用筒瓦的建筑本身等级较高,临安作为南宋都城,城内必有很多高等级建筑,因此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瓦当,其中最常见的是莲花纹瓦当。

微信图片_20221014110141.png

莲花纹灰陶瓦当

1995年杭州卷烟厂南宋三省六部遗址出土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南宋临安府治遗址出土的泥质灰陶莲花纹瓦当,瓦头模印七瓣莲花纹,花卉中心为一条凸线弦纹圈起的六籽莲房,这种式样的莲花纹瓦南宋时期最为流行,在很多南宋时期官式建筑、高级住宅遗址中出土。除植物纹饰瓦当,南宋临安城遗址中还出土了少量龙纹瓦当,其中大部分出土于南宋御街遗址。

微信图片_20221014110144.png

龙纹灰陶瓦当

2004年杭州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出土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这件瓦当当面模印龙纹。龙首长、大,上唇向后翻卷,作回首状。龙首顶部一条长独角伸向颈背。龙爪皆生三趾。龙尾部分叉,下有绶带纹。龙纹瓦当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战国至秦汉,龙、凤等动物纹瓦当最为流行,至唐宋时期,几乎仅剩龙纹与少量兽面纹装饰。南宋时期,龙纹瓦当逐渐成为了皇家或官府建筑上特有的建筑构件。据《京城图》所示,南宋时期御街西侧分布着大量皇家礼制建筑与高级中央官署,这件龙纹瓦当出土于严官巷御街遗址,是南宋时三省六部所在,因此它很可能曾在三省六部的建筑上使用。

《宋史·舆服志》载“凡公宇,栋施瓦兽,门设梐枑。诸州正牙门及城门,并施鸱尾”。其中瓦兽、鸱尾皆是屋顶装饰用脊兽。其中一件出土于南宋临安府治遗址的鸱尾残件,虽残损,但可推测原件体量巨大,也印证了《宋史》中的记载,

微信图片_20221014110147.png

灰陶鸱尾残件

1995年杭州卷烟厂南宋三省六部遗址出土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该件鸱吻残件为灰陶质地,仅存龙头眼部鸱吻。鸱吻亦称鸱尾,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构件,最早出现于汉代,装饰于宫殿、房屋屋脊正脊两端构件上,古人认为鸱尾是水精,能辟火灾,故以为饰。鸱尾最初只能装饰于宫殿建筑之上,唐代以后使用范围逐渐从宫殿扩展到官府衙署和宗教建筑。宋代以后,鸱尾装饰在屋顶上愈发明显,也逐渐定格为龙首鱼身形象,一些宋代绘画中可见一斑,其中宋徽宗所作《瑞鹤图》中的鸱尾形象最为直观,鸱尾也自此成为兼具礼制化与吉祥化的实物表达,既能用于彰显礼制,又可以寄托古人的精神追求。

微信图片_20221014110150.png

北宋 赵佶《瑞鹤图》(局部)中的鸱尾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宋代建筑屋顶上的脊兽装饰进入大发展时期,屋顶各部位均有龙首或兽首装饰,例如1997年杭州万松岭路南宋船坞遗址出土的一件灰陶戗兽,便是宋代建筑脊兽装饰的代表。

微信图片_20221014110153.png

灰陶戗兽残件

1997年杭州严官巷南宋船坞遗址出土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这件戗兽残件存眼部及下颚。灰陶质,龙头造型,二目圆睁,嘴张开呈吞咽状。戗兽是装饰于房屋戗脊上的脊兽,起到固定屋脊的作用。戗脊仅存在于歇山顶建筑上,而歇山顶是宋代高等级建筑才使用的屋顶形式,很多皇家宫殿均为此类屋顶,常出现于一些表现宫廷的宋代绘画中。如著名的《景德四图》之一的《契丹使朝聘图》中契丹使者觐见北宋真宗皇帝时,画面中的宫殿屋顶样式便为歇山顶。戗兽便是安放于歇山顶屋顶戗脊上的脊兽。南宋船坞遗址临近临安城皇城东华门,推测可能是皇城内某座宫殿屋顶上的脊兽。

微信图片_20221014110155.png

北宋 佚名 《契丹使朝聘图》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微信图片_20221014110201.jpg

歇山顶房屋与戗脊图示

屋外勾阑

南宋临安城遗址中出土的建筑构件,除屋顶部分外,还有一些属于房屋外部的建筑构件,《营造法式》对建筑台基外侧勾阑的结构有详细图解,南宋恭圣仁烈杨皇后宅遗址出土的一件莲花纹望柱头便是勾阑最上端的栏杆柱头,也是建筑勾阑中的一件重要构件。

微信图片_20221014110203.png

《营造法式》中所载勾阑图示,其中两端柱顶为望柱头

微信图片_20221014110206.png

莲花头陶望

 2001年杭州中大吴庄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出土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望柱头是中国古代建筑和桥梁栏板和栏板之间的短柱,分为柱头与柱身两部分,装饰主要在柱头部分,常见样式有莲瓣头、石榴头、云纹等。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建筑构件,一般只用在大型殿宇台基外侧的栏杆、桥梁或是水池边的栏杆上。这件望柱头出土于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的水池遗迹内。

宋代建筑集合了从先秦时期到唐历代建筑设计之大成,在打破了里坊制度后,城市规划渐趋自由开放,这也直接影响了宋代建筑设计的进步。南宋临安城遗址中出土的大量建筑构件,可以看出宋代建筑既追求礼制等级同时兼顾装饰艺术的理念。也为研究南宋社会面貌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实物资料。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湘湖轶事|湘湖《小竹里馆图》旧事 2024-11-20
《走近西湖》论文集|徐吉军、董顺翔:南宋临安西湖饮食文化浅析 2024-11-20
我荐|钟毓龙:《诗词曲语辞汇释》作者张相小传 2024-11-19
思想汇|司马一民:李白有没有到过湘湖? 2024-11-19
淳安“四石” 2024-11-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